小梅睁开眼,冬日里少见的阳光,透过窗棂,落进屋里。
身旁的衾被已冷。
杨夫人拿着一卷书,坐在她床尾的凳子上,静静的看着,听见动静,抬头瞧她:“醒了?饿了吗,我叫小厨房做了些蜀地的菜,你试试味道正宗否?”她温和的笑着,背着光,看不清她的眉眼,但小梅却觉得心里软软的,想来夫人是担心自己,才在这边候着,也不知她坐了多久。
小梅起身,勉强露出个笑来:“夫人什么时候找的蜀地厨子,妾已经许久没尝过家乡菜了。”
杨夫人走过去,扶她起身:“前两日才寻到的,正好今日叫那厨子试试菜。”
外边候着的丫头听见动静,忙进来,端水伺候小梅洗漱、穿衣,待要上妆的时候,小梅就道:“脂粉味浓,闻着闷人,就不用了。”
洗漱穿戴齐整后,小梅便向杨夫人行礼,杨夫人拦住了:“身子重,何必多礼。”
“叨扰夫人一日夜,妾羞见夫人面。”小梅道。
杨夫人好笑道:“现下倒是做这斯文模样了。”说着,示意她身边的翡翠扶着她。
杨夫人又道:“现如今,你身子重,就在石榴院中养着,旁的一概不要管。”
小梅心头微微一动,这话的意思,是要出什么大事吗?
杨夫人没有为她解惑,只让她早些回石榴院。
小梅走后,齐妈妈走了过来,对杨夫人道:“打扫花园的婆子道,有个小丫头在花园涩浪那边鬼鬼祟祟的。”
杨夫人道:“不必管,就叫她们王家女自己斗吧。涩浪不平,怀孕的妇人本就应该避开,大娘子若是不避,只能说她自己不将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所谓的涩浪,是园林修建中的一种对不平整台阶的雅称,用太湖石做成台阶,再用碎石铺就地面,地面上的纹路便像是水浪一般,台阶就像是水浪前阻挡了浪花的崖石,那石阶便为之涩浪。
涩浪本就不平整,王五娘怀着孕,还要去花园中赏景,日日往那阶梯上踩,这是生怕给不了别人算计的机会?
杨夫人叹气,在李桓提出,未来的嗣子,只会在王家女所生的哥儿中选后,王家女就不可能安稳下去。
不要小瞧人心,更不要小瞧了人的野心。
想来李桓是早有预料吧,杨夫人如是想道,叹了一口气,此事她管不了。
齐妈妈见她叹气,就对杨夫人道:“夫人先前也叮嘱过大娘子,她身子重,偶尔在自己院子里走动即可。大娘子没将夫人的话听进去,也怪不得夫人不救她。”
杨夫人端起茶盏,自嘲的一笑:“漠视与加害,也没甚区别,现下我做这慈悲样,也不过是假慈悲。到底是年岁大了,比不得年轻时杀伐果断。”
两人说着话,就有一个丫头着急忙慌的跑进来,惊惶的喊道:“夫人,少夫人在花园的台阶上跌了一跤,府医说伤着了胎,只得催产!”
杨夫人手中的茶盏跌在地上,茶汤溅湿了她的裙摆。
齐妈妈也唬了一跳,忙问道:“这个时候,大娘子怎会去花园?”大中午的,日头还热,往园子里跑什么?
丫头摇头,她只是个被打发来传话的,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总之,东大院那边已经乱成一团糟了。
杨夫人就带着人,去了东大院,正屋这边的院子里,乌泱泱的站了一堆人。
杨夫人瞧见了挺着肚子的王青棠跟刚回来没多久的小梅,就皱着眉,对一旁的婆子道:“这里乱糟糟的,还不快扶两个小娘回屋。”她的神情极为的冷淡,尤其是看向王青棠的时候。
小梅想起先前杨夫人的叮嘱,没有多说,行礼后就顺着婆子的虚扶,回了石榴院。
她走了,王青棠也不好再留在这里,只得回了自己的屋子。
杨夫人看向管事的蘅娘:“刚才丫头来报,也没说清楚,究竟是出了何事?”
蘅娘见她面上带着几分薄怒,立即跪了下去请罪。
她一跪下,齐小娘与何小娘也只得跪下去。
蘅娘回道:“今日大娘子吃了早食,觉得屋里憋闷,就闹着要去花园透气,上涩浪的时候没踏实,惯了一跤,当时就破了羊水。”蘅娘回话的时候,强调王五娘是闹着要去花园,意思是她这个管事的劝了,但没劝住。
“夫人恕罪,事情就如张小娘所说,大娘子吃了早食,觉得身子发热,又觉得屋里憋闷,就要去花园透气。奴婢等人劝日头正盛,出门恐生暑热,一旁的张小娘也跟着劝,但大娘子心意已决,不可更改。”王五娘身边的丫头顺安在一旁听见了,也赶紧撇清责任,没照看好主子,他们这些奴才定然要挨罚,现在不撇干净责任,等下板子打下来,休有命在。
杨夫人暗自叹气,这许是王五娘的命吧。
于是,杨夫人就对齐妈妈道:“你进去瞧瞧,大娘子如何了。”
齐妈妈有些犹疑道:“那夫人,若是有个万一……是保谁?”
杨夫人闭眼,吐出一口气道:“保大。”
齐妈妈得了准信,就进了屋子。
地上跪着的蘅娘等人,听见此言有些惊讶,没想到杨夫人选择了保大。
因为,在后院中,默认保小。
杨夫人看了一眼蘅娘等人,对几人道:“先起来吧,若是要追责,也得查明前因后果再论。蘅娘,你管着东大院,便由你去查。”
蘅娘立即回道:“夫人放心,再不叫夫人失望。出事后,妾立即叫身边的丫头秋儿带着人去花园查看,打扫花园的丫头婆子也被控制了起来,单独关着,还未问话。”
杨夫人点头,蘅娘就起身,去查探情况去了。
杨夫人再看向齐小娘、何小娘,对一旁的丫头道:“抬两个绣墩子来。”
“谢夫人。”两人起身谢恩,不敢多言语。耳畔是妇人生产的惨叫声,两人没经历过这些,吓得瑟瑟发抖,她们从不知道,妇人生产是这般吓人。
杨夫人见她们两人也不过十六七的年岁,此刻吓得脸都白了,也不禁有些心软怜惜,对两人道:“你们先回去吧,在大娘子生下孩子前,不要出屋子,屋里的下人也不要胡乱走动,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是。”两人齐声应了,忙带着人离开。
蘅娘那边,带着人去花园,细心的秋儿已经在踏浪上查出不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