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夫人见温司马行事没个章程,不由得暗自叹气,她怎么就嫁了这么一个糊涂蛋?
要不是老爷子重视嫡子,就这样的糊涂蛋,怎么坐得了温家家主的位置。
何夫人思索着该如何破局,想起了李家那得了神秘高人批语的妾室,眼中闪过一道寒芒。
没多久,并州城内外就传遍了,并州城城防营林千户的两个女儿,得高人批命,是天生凤命,得此女者得天下。
那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要多夸张就有多夸张,一开始传的是什么贵人命,后来就变成了凤命、皇后命,最后就变成了得此女者得天下。
李家那边反应很快,但是悠悠众口堵不住。
李桓对着杨夫人道:“没想到,温家那边,还有个能干人。虽然那批命是无稽之谈,但就怕有蠢人会信这个。”温家破局的手段虽然粗糙了些,但乱拳打死老师傅,李家这边确实手忙脚乱了一番。
杨夫人道:“你还会在意这个?反正你已经拿到了温家出手的证据,到时候师出有名,这些流言蜚语就推到温家身上,包括那批命的和尚道士,也可以说是温家找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陷害李家。”对于这件事情,杨夫人倒没有放在心上,她想的是,如何不起兵戈,就能夺了温家手中的兵权?但她也知道,兵权争夺,不见血是不可能的。
李桓见杨夫人又不搭理自己了,就对杨夫人道:“二小子之前写信回来,说想要抬那个林家女为侧室,这个不孝子就知道给我找麻烦,王家那边还不知道会怎么闹呢?”李桓佯装恼怒,一副不想同意这件事的模样。
杨夫人看他又装上了,啧了一声,讥讽道:“你要是不同意就算了,到时候你给二郎说就是,在我面前嘀咕什么。”
“那丫头到底也是夫人跟前出来的,她姐姐又是为了救二郎而死,死的时候肚子里还有咱们李家的骨肉。二郎想要抬她做侧室,倒也说得过去,罢了,儿女都是讨命鬼。”他说这话的意思,好像又同意了此事。
杨夫人凤眼微眯,这狗东西,装模作样说了半天,不就是为了试探自己吗?
杨夫人乜了李桓一眼,不接招,只似笑非笑地看向李桓,就静静的看李桓演。
被杨夫人看好戏似的盯着,李桓也收了面上的神情,那双深邃的眼睛静静的看着杨夫人,好像想从杨夫人的面上瞧出个一二来,却什么也瞧不出来,最后无奈道:“若夫人喜欢那丫头,就由着二郎胡闹,抬林家那丫头做个侧室,若夫人不喜欢,那便算了。”
最终李桓将决定权,交由杨夫人。
杨夫人抬眸瞧他:“那两个丫头,我从前本想着是给二郎做通房,后来她们自己有了造化,被林家认作女儿,进了二郎的后院,做了正经的妾室,我与她们倒有一段香火情,那丫头肚子里的孩子落地了,我想抱来我院养着,大人意下如何?”
李桓听了这话,嘴角勾起,露出一个笑来:“也行。不过二郎后院里,王家的两个丫头都有了身孕,夫人你越过她们抱养孩子,只怕不利于二郎后院的稳定。”
杨夫人垂下眼眸,好像有些不大高兴。
李桓见此,就道:“罢了,看在夫人的面子上,就抬那个丫头做侧室吧,她到底受过夫人的教导,一个侧室也当得。”看起来好像是想要借此讨杨夫人的欢心。
杨夫人不置可否,她知晓,李桓暂时不想她抱养孩子,这才同意将梅瑛抬做侧室。
杨夫人这个做婆母的,可以抱养一个普通妾室的儿子在膝下教养,但是绝不能抱养一个跟儿媳娘家毫无关系的侧室的孩子。因为正房没有嫡子的话,侧室的儿子就算是半个嫡子,会威胁到正房的地位,因此此举就会罪得亲家,也会导致李王两家的姻亲关系破裂。
杨夫人显然是明白这些的,就甩脸子道:“你若不愿意,就抬侧室吧。”说罢,从矮榻上起身,甩袖离去。
李桓见她真的恼了,连忙伸手拉住她,将人扯到了怀里:“夫人,莫恼,莫恼,不如这样,如果林家的丫头生的是个姐儿,就抱到夫人膝下教养,如何。”
“哼,不用。”杨夫人素日里涵养好,总是一副温和有礼的模样,李桓还是第一次见她情绪如此外露,可见是真的恼了,同时心里面也高兴,觉得这是杨夫人亲近的表现,就搂着杨夫人好话说个不停,许出了诸多的好处,又说了自己的不易。
“现如今用得上王家,咱们也不好过河拆桥,抬个侧室已经折了他家脸面,我之后还得给王兄说好话呢,还不知道会被他如何刁难,夫人就心疼心疼为夫。”李桓不停的说着好话,又装低做矮子,杨夫人才缓了面色。
“说起来,那丫头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还不知晓,我们为这争了一遭,倒也是好笑。”
李桓听杨夫人这样说,便知道她已经消了气,就道:“到时候等二郎他们回来了,叫府医给那丫头把个脉就知晓了,如果是个姐儿,就抱到夫人跟前养着,算起来还有可能是二郎膝下长女。”
李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府医已经号了脉息,王五娘与王青棠肚子里的孩子都是哥儿。
经杨夫人恼了一遭,小梅侧室的位置暂且定下,王家那边,李桓亲自去说的。
王家那边当然不愿意女婿房里多出个侧室,宇文夫人跟王老夫人更是不同意,但李桓用了些实际的利益跟王家做交换,又承诺王家那边,即使对方生了哥儿,也影响不到王五娘与王青棠两人,生了姐儿,就养着,生了儿子,到了舞勺之年就分出去单过,算是断了对方继承权,又承诺只要王家女生下嫡子,孩子满了十岁立住了,就立为嗣子。
一个影响不到王家女子嗣继承权的侧室,其实跟普通的妾差不多,只是名头上听着好听,王家那边又得了实惠,这才应了。
王五娘知晓后,气得肚子疼,挺着七个月的肚子,差点早产。
王青棠再一次问道:“那婆子真的这样说?州牧大人真的说了,只要嫡子立住了,就立即立为嗣子?”
杏花点点头,再三保证道:“娘子,那方婆子听得真真的,家里派来的管事嬷嬷,就是这样跟大娘子说的。大娘子听见梅小娘被抬成了侧室,当时差点动了胎气早产。还是听那管事嬷嬷说,梅小娘的儿子过了舞勺之年就会被分出去,并且州牧大人承诺,只要王家女的生下了嫡子,嫡子立住了就立为世子,大娘子才止住了气,没早产。”
王青棠听了这话,喃喃道:“怎么就没早产呢?”半点不在意李二郎后院多了个侧室,毕竟一个空有名头的侧室,对自己造不成什么威胁,对自己的孩子也造不成什么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