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处惨烈战场,花山,俗称九里山,位于江阴要塞南部,西临锡澄公路,东接澄杨公路,是屏蔽江阴要塞南翼的天然屏障。
因其俯瞰平原的制高点地位,成为日军进攻江阴要塞必须拔除的钉子。
几天前,日军第13师团先头部队,后藤支队前锋进抵花山前沿的青阳镇。
驻守青阳镇的是第112师第334旅第667团的一个连。
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该连官兵依托镇内工事顽强抵抗。
激烈的巷战持续了数小时,守军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壮烈牺牲,青阳镇遂告失守。
随即,花山攻防战开始打响。
几天下来,双方在此地血战四天,但华夏军队始终牢牢阻挡着日军的步伐。
12月8日,日军发动总攻,花山最为惨烈的攻防战正式拉开序幕。
下午4时,日军第13师团在观测气球的引导下,开始对花山阵地进行猛烈炮击。
炮弹如同雨点般落下,整个花山被硝烟笼罩。
日军第58联队在8门150mm加农炮支援下,向花山阵地发起强攻。
与此同时,日军还出动多艘炮艇沿长江逼近,从侧翼炮击花山阵地,企图分散守军火力。
守军第103师官兵凭借永久国防工事顽强抵抗,要塞炮兵也以4门88mm高平两用炮,两门120mm要塞炮及两门230mm要塞炮全力支援花山作战。
激烈的炮战持续了整个白天,日军在白天的攻势屡屡受挫。
然而,日军并未放弃。
8日夜间,日军利用夜色掩护,再次发动突袭。
收到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严令,日军13师团一举派出两个步兵联队,发动不计后果的死亡冲锋。。。。
经过激烈夜战,日军最终攻占了花山镇,但花山镇附近的高地仍在守军手中。
9日,战事进入白热化阶段。
日军出动飞机对花山高地及江阴要塞进行轰炸,但被守军88炮击落两架。
同时,日军调来了威力巨大的重炮,试图压制要塞炮兵火力。
在重炮掩护下,日军以两个步兵联队向花山高地发起猛攻。
坚守花山高地的是第103师第618团。
面对日军坦克引导的步兵冲锋,该团官兵临危不惧。
由于该团战力相对较弱,火力也不如日军,他们采取了诱敌白刃对决的战术。
战斗至为惨烈,第618团团副李益昌,第2营营长李仲春在激战中重伤,第1营营长陈绍培与第613团第3营营长刘崧生壮烈殉国。
在花山激战的同时,东侧的定山阵地也爆发了惨烈争夺。
定山是屏护江阴城东翼的重要制高点,由第103师第618团防守。
日军认识到定山的重要性,投入战车部队发起强攻。
幸而第618团早有准备,在阵地前沿挖掘了宽阔的反战车壕。
当日军战车冲锋时,纷纷陷入壕沟,步兵则遭到守军火力猛烈射击,被迫后退。
入夜后,第618团团长万式炯组织敢死队,趁夜色潜入反战车壕,用手榴弹塞入日军坦克的了望孔,并用集束手榴弹炸毁履带,将困在壕沟内的7辆日军战车全部击毁。
然而,战至10日中午,定山阵地还是不幸失陷,守军第9连伤亡惨重。
在火线督战的戴之奇副师长震怒之下,下令第7连反攻定山。
第7连连长祝荣华怀着必死决心,率部冲锋,一举收复定山,但夏安民连长在激战中阵亡。
日军随即发起猛烈反扑,第618团陷入苦战。何知重师长见战况紧急,将预备队第615团投入战斗。
在激战中,第615团周相魁团长与两位营长负伤后送,仅剩第3营营长程鹏继续指挥作战。
随着花山阵地逐渐被日军分割,守军处境日益艰难。
12月11日,日军已形成对江阴守军的合围。
12日黎明,锡澄防线上空笼罩着不祥的预兆。
连续近一个月的激战已经让这条被誉为\"东方马奇诺防线\"的国防工事体系千疮百孔。
尽管华夏守军凭借永备工事和顽强斗志予敌重创,但在日军绝对优势兵力的持续猛攻下,防线已经开始出现裂痕。
拂晓,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下达总攻命令。
日军第2师团,第9师团以及第16师团从无锡东线发起主攻,第13师团猛攻江阴要塞,第11师团为进攻第二梯队预备师团。
第10军所属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则向防线南翼实施迂回包抄。
日军投入总兵力已达二十个联队,配属坦克两百余辆,火炮五百余门,形成了压倒性的兵力优势。
清晨5时,日军航空兵首先拉开进攻序幕。
从\"加贺号\"航母起飞的九六式舰载攻击机群对守军阵地进行俯冲轰炸,随后陆航的九三式重轰炸机群对纵深指挥所,交通枢纽实施地毯式轰炸。
浓烟笼罩整个锡澄地区,爆炸声连绵数十里。
“报告师座,前沿观察哨发现日军坦克集群正在集结!”第11师指挥所内,参谋长向彭善师长紧急报告。
透过观测孔望去,远处平原上日军队列蜿蜒如长蛇,在晨曦中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上午7时,日军在全线发动总攻。
无锡东郊的吼山阵地首当其冲,成为日军重点突破目标。
日军第16师团集中全部炮兵火力,对吼山主阵地实施饱和炮击。
炮击持续达两小时,发射炮弹万余发,整个山体被削低数尺。
第13师官兵在朱鸿勋师长指挥下拼死抵抗。
第37旅旅长余子温亲临一线,在战壕内来回奔走鼓舞士气:“兄弟们,身后就是无锡城,我们已经无路可退!”
官兵们用集束手榴弹迎击日军坦克,阵地上爆发惨烈白刃战。
战至上午9时,吼山主峰阵地终告失守。
日军第16师团第38联队占领制高点后,立即建立观测所,引导炮兵向纵深射击。
吼山的失陷使得无锡东郊门户洞开,锡澄防线北段出现第一个重大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