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由寺内寿一率先开场,他首先对东条英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回顾了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在配合华北方面军进攻山西作战中的“卓越贡献”与“付出的重大牺牲”,言语间充满了外交辞令式的感谢与抚慰。
东条英机微微颔首,回应得简短而直接:“寺内大将客气了。
帝国圣战,全局一盘棋。
察哈尔兵团能为华北战事尽力,是其荣幸,只是。。”他话锋一转,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山西一战,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地形复杂,敌军顽强,尤其是支那人的后方袭扰战术,令我军后勤与侧翼饱受困扰。
不知华北方面军对下一步肃清山西,巩固占领区,有何具体方略?”
这个问题直指华北方面军当前的痛点。
寺内寿一与西尾寿造交换了一个眼神,由西尾寿造接过话头。
他走到墙上悬挂的大幅华北军事地图前,用指挥棒点指着山西,绥远,察哈尔地区,详细阐述了华北方面军面临的困境。
兵力分散,既要守备大城市和交通线,又要应对无处不在的游击战,兵力捉襟见肘。
华夏军队残余势力在山区和农村迅速扩张,建立政权,使得占领区实际控制力薄弱。
物资消耗巨大,后勤补给线漫长且易受攻击。
“。。。因此。”西尾寿造总结道:“方面军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继续向山西内陆投入重兵进行大规模清剿,效费比过低,且易陷入长期消耗战的泥潭。
方面军的战略重心,有必要进行调整。”
“哦?如何调整?”东条英机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这正是他此行的关键目的之一,探听华北方面军的真实意图和下一步动向。
寺内寿一清了清嗓子,亲自开口,语气变得凝重而坚定:“方面军决定,暂时放缓对山西腹地的攻势,转入以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安全为主的“治安肃正”阶段。
同时,集中主力于华北平原,沿平汉,津浦两线,全力向南突击!”寺内寿一的指挥棒在地图上划出两条粗重的箭头,直指华中方向。
“目标很明确:尽快打通与华中派遣军的陆地联系,形成夹击之势,并伺机南下,分担华中战场的压力,甚至。。。
直接参与对支那心脏地带的进攻!”
这个战略转向的宣布,在会议室里引起了细微的骚动。
虽然众人或多或少有所预感,但由寺内寿一如此明确地提出来,还是意味着华北方面军未来的作战模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东条英机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周正青敏锐地注意到,东条的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了一下,显示其内心正在进行快速的评估。
寺内寿一的战略,与关东军内部某些“积极南下”的想法不谋而合,但也意味着华北方面军将需要更多的兵力,尤其是可靠的,有战斗经验的野战师团。
“寺内大将的战略转向,魄力很大。”东条英机缓缓开口:“不过,向南突击,打通与华中的联系,需要强大的突击力量。
据我所知,华北方面军经过山西战役,各师团损耗不小,是否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援?”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关键处。
寺内寿一和冈部直三郎等的就是这句话。
寺内寿一立刻接口道:“东条参谋长所言极是!华北方面军确实需要强有力的支援。
这也是我此次邀请参谋长前来的主要目的之一。”
寺内寿一斟酌了一下,抛出了酝酿已久的提议:“我们希望,关东军能够考虑,将目前在察哈尔方向作战的察哈尔派遣兵团,正式划归华北方面军序列,由其专门负责绥远,察哈尔地区的防务和对苏蒙方向的警戒。
这样,我方面军才能放心地将原用于该方向的部队抽调出来,用于南线主攻。”
这是一个巨大的交换条件!华北方面军希望吞并关东军的一支重要作战兵团,以弥补自身兵力不足,并稳固北方防线。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东条英机脸上,等待着他的反应。这涉及到关东军的实际利益和势力范围。
东条英机没有立即回答,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权衡利弊。
实际上,关于察哈尔派遣兵团的归属问题,关东军内部早有讨论。
将其划归华北,固然会削弱关东军在“蒙疆”地区的影响力,但也能减轻关东军部分后勤压力,并且。。。可以作为换取更重要利益的筹码。
“察哈尔兵团的归属问题,并非不可商议。”东条英机终于开口,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关东军理解华北方面军的困难,也愿意为帝国圣战全局做出贡献。
但是。。。”他特意加重了这两个字:“关东军也有自己的考量,目前,满洲面对苏俄的压力并未减轻,而大本营近期又有意从关东军序列中,抽调部分师团南下,投入华中战场。
此消彼长,关东军的防务压力将会空前增大。”
他终于抛出了真正的底牌!抽调关东军师团南下!
此言一出,连寺内寿一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华中的松井石根急需增援,虽然早有风声,但由东条英机亲口证实,意义完全不同。
冈部直三郎,大慧直树等人更是竖起了耳朵。
“不知。。。大本营计划抽调哪些师团?”寺内寿一谨慎地问道。
他一开始是希望关东军能抽调一两个师团划给华北,但之后与军部沟通不怎么顺利,所以才将目标放在了察哈尔派遣兵团。
东条英机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但没有打开,只是放在桌上,用手指点了点:“根据大本营初步决议,并已征得植田谦吉司令官原则同意。
除已经抽调出的第二师团以及第十二师团外,我们关东军计划再抽调第四师团,第七师团,第八师团南下支援华中。
至此,我们关东军共抽调出五个师团,投入华中战场。”
五个师团!而且是关东军的主力师团!这个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引爆了无声的震动。
这意味着关东军几乎被抽走了大半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