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七年,二月七日。
经历过董卓之乱,西凉之乱之后,和平了二十多年的长安,再次迎来了战争。
满城都是人们的恐慌声,孩子的哭泣声,以及惨叫声。
数十名魏军跌跌撞撞奔向一座府邸,铠甲上满是血污。
还不等他们敲门进入,身后就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
“杀,二三子随我来!”
魏延看了一眼门头上的“大魏永昌”牌匾,轻笑一声。
这里就是关中的最高指挥中心,大魏关西大都督府。
司马懿在出征之前,其实在长安布置了防御措施,以及一套预警领导班子。
如果有敌人入侵的话,就算不能击退敌人,至少防守一段时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的是,毋丘俭来长安的时候,没有带多少可用人手。
在领兵出征的时候,把能用的人都带走了,根本没有想到有人入侵。
这也就造成了偌大的长安,居然没有了统一发号施令的人。
魏军只能在校尉的带领下,各自为战,被汉军打的溃不成军。
大都督府内,一名魏军守将提着裤子冲出茅房。
他这个人有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必须蹲一会,这样一天下来才会舒畅。
谁知道今天刚进茅房的时候,外面就吵的不行,等他想解决完再出去的时候,居然听到外面厮杀声。
眼看一员魁梧大将骑着马冲进大都督府,他也是十分悍勇的抓起茅房的木门就冲了上来。
魏延似乎闻着味了,有些嫌弃的耸了耸鼻子,然后双手猛的一拉缰绳。
战马嘶鸣一声,突然人立而起,双蹄重重的踏在对方的胸口。
一阵清晰的骨裂声音传来,魏军守将同时飞了出去。
“将军,你看看我们抓到谁?”
魏延解决了这个无名小将,另外一边一堆士卒压着一个中年人出来。
看其衣着锦衣绣袍的,一看就是富贵之人,加上其被俘后,仍然面不改色,气度不凡,肯定一个长期居于高位的人。
“某乃韦诞,你是何人?”中年人几分惊讶的看向魏延,问道。
韦诞出身京兆韦氏,写的一手好字,曾任武都太守,后转任侍中,大鸿胪。
过年期间回京兆老家省亲,听说曹叡亲信毋丘俭来了长安,他想过来尽尽地主之谊。
没有想到毋丘俭没有见到,还遇到这么档子事。
“哈哈哈,今日破长安者,大汉丞相司马、豫州刺史、陇右大都督、征西大将军、南郑侯魏延是也!”
魏延哈哈大笑着,每念一个官职就停顿一下,最后几乎扯着嗓子大喊道。
为了这一天,他等的太久了。
这其中有在军中被诸葛亮压制的放纵,也有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报答。
从他提出“子午谷奇袭”之后,一直都被诸葛亮当成悬危之计,他只不过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从刘备意外的提拔他为汉中太守、都督,到如今的一连串官职,足足已经十年了。
他没有辜负刘备对他的期望,他做到了自己的承诺。
“魏延?”
韦诞有些惊讶的念叨,好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与此同时,马岱这里也遇到了麻烦。
未央宫前的章台街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聚集了三四千的魏军士兵。
他们在数名校尉的带领下结成了方阵,前排是刀盾后,后面是密密麻麻的长枪兵。
“散!”
马岱一声令下,上千名骑兵瞬间分成两股,向左右的坊市散了开来。
等骑兵散尽,十余辆马车一字排开,去顶撤围之后,露出一张张的双层连弩。
随着指挥官的红旗挥动,一支支小孩手臂粗细的箭支,暴风骤雨一般的倾泻向魏军。
惨叫声瞬间响起,一道道血色通道,在大阵中呈现。
无论是盾牌,还是人肉城墙,在弩箭面前都只能甘拜下风。
“换刀!”
马岱大喊一声,率先拔出环首刀,第一个冲向魏军。
虽然街道也很宽阔,不过对于骑兵来说,对于这些残兵败将,用刀还是更方便一点。
战骑涌动,在魏军还没有从箭雨的疼痛中反应过来,就如同一阵风般扫过。
刚才还四分五裂的魏军,彻底不见了,留下的是几声还没有死透的哀嚎,以及一地的魏军尸体。
鲜血顺着青石板的缝隙流动,渐渐的汇集成小溪,慢慢的在未央宫前形成小小的血色湖泊。
“万胜!万胜!”
“汉旗所至,弃械者生!”
诛国贼,迎汉帝!
魏延在拿下大都督府和武库之后,马岱也控制了各处的城门。
城内已经没有多少抵抗力量,汉军开始在城内巡逻,维持治安。
等两人再次汇合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
“文长,我们的人数太少,不如将东南西三面的城门堵上,只留下北面?”
虽然还有不少残余魏军躲了起来,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找他们了。
因为长安城实在太大了,他们这几千人除去把守十二道城门,就剩下不了多少人了。
之所以堵东南西三面城门,因为东面是前往潼关的方向,是敌人来袭的方向;西面和南面,还有敌人的郿县集团,蓝田等处援兵。
留下北面城门的话,一个这是他们来的方向,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城门的方向有赵统的兵马。
虽然和赵统相处时间不长,不过马岱对他有谜一般的信心,认为靠近他近一点有安全感。
“好,关中百姓苦魏久矣,我等还当开太仓,取魏之官粮,还于百姓!”魏延大笑的说道。
在他准备子午谷奇袭长安的时候,他就想好了攻占长安之后要怎么做。
虽然东汉末年死了不少,不过经过曹魏二十年的经营,如今也是有十数万人的。
这么多人,那就是一股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万一城中大户互相勾结,煽动百姓造反,就凭汉军几千人根本无法控制。
堵不如疏,干脆先拿魏军的东西来收买他们,说不定还能拉拢一部分人跟自己干。
富贵险中人,历朝历代,那不怕死的投机之人极多。
“哈哈哈,文才此计甚妙!”
两人今日攻破长安,实现隆中对的战略任务,绝对是立下了盖世功劳。
不说回朝之后,丞相和陛下如何封赏他们,就是他们的名字,恐怕也会四处传唱,威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