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川帝国“以拖待变,重点突破”的总体战略一经确立,如同一部精密机器的主齿轮开始转动,整个国家机器随之高效调整了运行节奏。北境,皇甫嵩的“以夷制夷”之策悄然展开,黑狼、灰狼部落在得到寒川暗中的物资支持后,对白狼部的袭扰力度明显加大,边军精锐小队则伺机发动了几次精准的突袭,斩杀了几名奥伦特顾问和白狼部悍将,北疆烽火虽未完全平息,但大规模入侵的威胁已暂时缓解。西南,滇南节度使严格执行“惠民固本”与“精准打击”相结合的策略,矿场入股的红利开始惠及部分土司头人,道路与学堂的修建也赢得了部分民心,同时对两个受奥伦特蛊惑最深、挑起事端的土司山寨实施了雷霆般的夜袭,首恶伏诛,胁从被赦,动荡的苗头被迅速掐灭。海上,郑知远麾下的南洋特遣舰队化整为零,以高速巡航舰为核心组成几支灵活的护航破交分队,成功护卫了数支大型商船队穿越争议海域,并伺机捕获了两艘落单的奥伦特武装商船,虽未与敌方主力舰队交锋,却有效地维护了航路安全,锻炼了远洋作战能力。
这些战术层面的成功,暂时稳定了帝国的基本盘,但林牧之深知,这远不足以扭转战略态势。寒川需要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来凝聚人心、震慑对手、明确方向。在内部战略统一、外部压力稍缓的契机下,他决定不再沉默,要向全天下发出寒川的声音。一场经过精心筹备的 “祭天颁诏大典” 在帝国历永安十一年冬至日,于京城天坛隆重举行。这并非简单的祭祀仪式,而是林牧之作为寒川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面向臣民、面向对手、面向历史的一次正式的战略宣言,一次争霸天下的檄文。
冬至日,天色未明,寒风凛冽,但京城天坛周围已是人山人海。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各国使节(包括面色凝重的奥伦特特使威廉姆斯公爵)受邀观礼,更有数以十万计的京城百姓翘首企盼。坛下旌旗招展,禁军盔明甲亮,气氛庄严肃穆。吉时将至,钟鼓齐鸣,响彻云霄。皇帝林牧之身着玄色十二章纹衮服,在皇家仪仗的护卫下,缓步登上高高的祭天台。他神色肃穆,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原本喧闹的场面瞬间寂静下来,只有寒风吹动旗帜的猎猎作响。
隆重的祭天仪式过后,林牧之并未立即离去,而是转身面向坛下的万民与使节。礼官奉上早已备好的诏书。林牧之并未照本宣科,他推开诏书,目光灼灼地望向远方,声音通过特制的扩音装置,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穿透力:
“朕之臣民!四海宾朋!”他的开场如同洪钟,震撼人心,“今日,朕于此告祭天地,非为虚文,乃为昭告天下,我寒川之心志!”
他略微停顿,让声音在寒风中回荡,随后语气转为沉痛而凛然:“近岁以来,四方不宁,烽烟时起。北境蛮族,受外人蛊惑,屡犯我疆;西南宵小,见利忘义,滋生事端;更有海上强权,恃其百年之势,结党营私,划海为疆,阻我商路,遏我发展,视我寒川为砧上鱼肉! 此等行径,岂是君子之道?乃是霸权欺凌,弱肉强食之丛林法则!”
这番话,直指奥伦特,引得观礼台上的威廉姆斯公爵脸色铁青,而寒川臣民则群情激愤。
紧接着,林牧之的语气陡然提升,充满了自信与豪情:“然,彼等打错了算盘!今日之寒川,已非昔日之寒川!我寒川儿女,凭自强不息之志,格物致知之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铸就雷龙之炮,开创龙心之机,建成定海之舰!此非为耀武扬威,实为保家卫国,开拓生存之必需!”
他环视全场,声音斩钉截铁:“朕问尔等,我寒川欲求和平发展,可有人予我和平?我寒川欲通商互利,可有人许我公平?既无和平,亦无公平,则我寒川,唯有自寻出路,自创格局!”
这时,他伸手指向祭坛两侧新竖起的巨大匾额,上面以鎏金大字书写着寒川未来的四大战略支柱:
“陆海并济,科技兴邦;广交远朋,普惠苍生!”
林牧之逐条阐释,声音如同战鼓,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一、 陆海并济! 寒川之疆土,广袤大陆乃我根基,无垠海洋乃我未来!陆上,朕必使其固若金汤,民安物阜;海上,朕必使其畅通无阻,龙旗飘扬! 任何试图将我困于大陆之图谋,皆为痴心妄想!我寒川舰队,将为贸易护航,为公道而战,凡我商船所至,皆为我利益所在,凡我龙旗所及,皆受我国威庇护!”
大将军郑知远在台下闻言,激动得虎目含泪,拳头紧握。
“二、 科技兴邦! 此乃我寒川崛起之根本!格物之力,无穷无尽!朕在此宣告,寒川将不遗余力,支持一切探索未知、造福民生之创新! 工造司、格致院,乃国之重器!天下英才,凡愿为我寒川效力者,朕必待之以诚,授之以荣,寒川必成为天下格物学者之心向往之的乐土!”
工造总局会办大臣陈烁和格致学院首席院士林烁在百官队列中,相视一眼,眼中充满了激动与使命感。
“三、 广交远朋! 寒川愿与天下万国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然,朕之所交,必为平等之友;朕之所惠,必为诚信之邦! 对于恃强凌弱、心怀叵测者,寒川亦不惧与其周旋到底!奥伦特欲筑墙围堵,朕便要以诚心交往为砖,破其高墙!这天下,绝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礼部官员和皇甫嵩对视点头,深知此后外交斡旋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而关键。
“四、 普惠苍生!”林牧之的最后一点,将语调放缓,却更显深沉,“强国之最终目的,非为帝王之功业,乃为万民之福祉! 朕承诺,科技之利,必将惠及农工;开拓之益,必将福泽百姓!朕要让寒川的每一个子民,都能享受到强国带来的安宁与富足!”
户部尚书王玄策和众多地方官员闻言,深感责任重大,亦觉前景光明。
最后,林牧之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在天地之间:“故此,朕今日昭告天下:寒川之崛起,势不可挡!寒川之意志,坚不可摧! 朕不主动挑起战端,但亦绝不畏惧任何挑战!这浩瀚海洋,应有寒川一席之地!这天下格局,当有寒川响亮之声!”
“凡认可我之道者,可为友;凡阻我前进者,即为敌! 友者,朕必以诚待之;敌者,虽远必究,虽强必撼!”
“此乃朕之志,亦为寒川亿兆臣民之共同意志! 天地共鉴,日月同昭!”
宣言完毕,礼炮轰鸣,一百零八响震天动地!全场沸腾了!文武百官跪拜山呼万岁,百姓们激动地挥舞手臂,欢呼声如海啸般席卷整个京城。寒川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观礼台上的奥伦特特使威廉姆斯公爵,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面色阴沉如水,他对身旁的副手低声说道:“听到了吗?这不是妥协,这是宣战书……一场针对整个旧秩序的宣战书。东方,真的醒来了。”他匆匆离场,必须立刻将这份宣言的全文和现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国内。
大典结束后,林牧之在宫中设宴款待群臣。他特意将郑知远、王玄策、陈烁、皇甫嵩等重臣召至近前,亲自把盏。
林牧之看着这些肱骨之臣,动情地说:“诸卿,今日之言,乃国策之公开宣示,亦是朕对尔等所托付之重任。宣言易,践行难。前路坎坷,强敌环伺,望诸卿与朕同心同德,共克时艰。”
郑知远激动地一饮而尽:“陛下!臣等必效死力!定使我寒川龙旗,插遍四海!”
王玄策沉稳应道:“陛下放心,臣必殚精竭虑,保障供给,使前线无后顾之忧。”
陈烁目光坚定:“格物之道,臣等必不懈探索,为帝国提供源源不断之动力!”
皇甫嵩阴冷一笑:“暗流涌动,臣自会为陛下扫清前行之障碍。”
林牧之点头,目光望向殿外广阔的天地,意味深长地说:“好!那么,就从今日起,让这天下,好好听听我寒川的声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