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伦特帝国及其盟友在多条战线上的步步紧逼,如同数把冰冷的匕首,从不同方向抵近了寒川帝国的命脉。北境狼烟骤起,西南资源告急,海上通路面临封锁,整个帝国仿佛置身于一个不断收紧的包围圈中。朝堂之上,以往被“科技兴邦”辉煌成就所掩盖的战略困境,此刻赤裸裸地摆在了最高决策层面前。零敲碎打的应对已不足以破局,寒川帝国迫切需要做出一个统领全局、决定未来数十年国运的根本性战略抉择。这场关乎帝国生死存亡的大辩论,在承天殿压抑的气氛中激烈展开。
殿内,炭火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皇帝林牧之端坐龙椅,面色沉静,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分列两班、神情肃穆的重臣。巨大的疆域地图悬挂在侧,上面被朱笔标注出的危机点触目惊心。
大将军郑知远率先出列,这位戎马半生的老将,此刻须发皆张,声若洪钟,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陛下!局势已然明朗!奥伦特亡我之心不死,四处煽风点火,欲使我四面受敌,疲于奔命!此乃灭国之危,绝非疥癣之疾!当此存亡之际,岂可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他大步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北方,“北境蛮族,癣疥之疾!当遣一上将,率精兵数万,犁庭扫穴,速战速决,以雷霆之势荡平雪狼诸部,砍断奥伦特伸向我后背的黑手!”
他的手指继而划向西南,“滇南土司,鼠目寸光!当立即增兵弹压,扼守矿脉,敢有异动者,杀无赦!以儆效尤!”
最后,他的手指猛地指向浩瀚的南海,语气激昂到了顶点:“而重中之重,在于海洋! 奥伦特联合舰队,乃我心腹大患!臣恳请陛下,倾举国之力,加速‘洪荒级’舰队成军! 待我主力战舰齐聚,便应主动前出,寻其主力决战! 一举歼灭其于南海,打破封锁,夺取制海权!唯有如此,方能扭转乾坤,使我寒川绝处逢生!此乃决战决胜之道!”
郑知远的战略,核心在于 “陆上速决,海上决战” ,主张集中力量,与奥伦特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略摊牌,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一举打破围堵。这番充满铁血豪情的陈述,引得殿内不少少壮派将领热血沸腾,纷纷附议。
“郑大将军所言极是!”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决战!决战!”
然而,户部尚书王玄策立刻出列反对,他脸色苍白,手持笏板的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陛下!郑将军忠勇可嘉,然其策……实乃亡国之策!”他声音嘶哑,语惊四座。
“北境用兵,看似速决,然雪原万里,部落散居,岂是数月可定?一旦陷入泥潭,十万大军钱粮何出?西南增兵,土司据险而守,山地作战,耗时费力,若激起更大民变,如何收拾?”
他转向郑知远,痛心疾首:“最险者,莫过于海上决战!郑将军,我‘洪荒级’首舰‘定海号’方才下水,后续舰只尚在船台!形成战力需多少时日?奥伦特海军纵横四海百年,底蕴深厚,其联合舰队实力几何?我以新建之师,远征深海,寻求决战,岂非以卵击石? 若战事不利,主力尽丧,则国门洞开,万事皆休!届时,莫说开拓海洋,恐……恐祖宗基业亦将不保啊!陛下!”他最后几乎声泪俱下,跪伏在地。
王玄策的反对,基于严峻的财政和现实考量,代表了务实派官员的担忧。他的话音刚落,不少文官纷纷点头,殿内响起一片忧虑的窃窃私语。
“王尚书所虑,不无道理……”
“国库空虚,岂能经得起如此大战?”
“海军新成,确需时日历练……”
工造总局会办大臣陈烁此时出列,他的声音带着技术官员特有的冷静:“陛下,郑大将军欲求速胜,王尚书担忧国力,皆有其理。然,臣以为,关键在于时间与节奏。我之科技优势,尤其‘龙心’轮机,乃最大依仗。但将其转化为全面军事优势,尚需过程。当下贸然决战,确如王尚书所言,风险极大。但当务之急,是争取时间,加速转化技术成果,并确保资源命脉畅通。”
情报司主官皇甫嵩阴恻恻地补充了关键信息:“陛下,据各方密报,奥伦特此番虽攻势凌厉,然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议会与军方、皇室与商人之间,矛盾重重。其联合巡逻舰队,看似强大,实则各怀心思。若我应对得当,未必不能分化瓦解。”
殿内顿时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主战”与“持重”两派,争论不休,气氛近乎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龙椅之上始终沉默的皇帝林牧之。
林牧之缓缓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丹陛边缘,俯瞰着争论不休的臣子。他没有立刻支持任何一方,而是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诸卿之论,朕已详闻。郑卿欲毕其功于一役,气魄雄浑;王卿虑及根本,老成持重。然,朕问诸位:奥伦特此番全力围堵,其所惧者,究竟为何? 是惧我寒川今日之舰炮利否?非也。其所惧者,乃是我寒川蓬勃之生机、无限之潜力! 是‘龙心’技术可能带来的整个时代的变革!”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先点向北方,又划向西南,最后定格在海洋:
“奥伦特欲使我四面开花,分散力量,疲于奔命,最终耗尽国力而亡。郑卿之策,乃是见招拆招,正面硬撼,虽勇,却正堕其彀中,将宝贵的国力和时间消耗在其预设的战场之上。王卿之虑,乃是固守待变,然一味固守,则主动权尽失,资源被掐,潜力被扼,日久必生内乱。”
林牧之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睿智和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故,朕之抉择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总体战略:以拖待变,重点突破,积小胜为大胜,不争一时之短长,而谋万世之基业!”
他随即做出了震惊四座的具体部署,展现其高超的战略手腕:
“一、 北境方向: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之策。 采纳皇甫爱卿前议,秘密联络黑狼、灰狼部,资助其对抗白狼部,以夷制夷。边军加强戒备,精兵突袭,只诛首恶,迅速稳定局势。绝不大规模用兵,避免消耗。
“二、 西南方向:采取‘经济文化融合,军事精准打击’之策。 全力落实矿产入股、惠民工程,将利益与当地土司深度捆绑。对个别受奥伦特蛊惑、冥顽不灵者,实施斩首行动,定点清除,震慑余众。目的不是征服,而是确保资源通道畅通,将西南化为我之资源腹地。
“三、 海洋方向:此为战略重心! 但绝非寻求决战!郑卿听旨:水师近期任务,非是与敌硬碰,而是护航、破交、积累远洋经验! 组织精干快速舰队,护航我商船队,突破其封锁线,确保贸易不绝。同时,伺机袭击其落单的补给船或小股舰队,积小胜,练精兵,挫敌锐气! 主力舰队加紧训练,但绝不轻易出击。
“四、 外交与技术:双管齐下。 命睿亲王、林烁在奥伦特,加大分化瓦解工作,寻找一切可乘之机。工造司全力攻关,缩短技术转化时间。
“五、 内部: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王爱卿,财政需更加精细,保障重点。同时,鼓励民间工商,开发新财源。”
林牧之的策略,核心在于 “避实击虚,保持战略主动” 。他不与奥伦特在其优势领域进行消耗性对抗,而是利用自身的内线优势和潜力,稳住陆上基本盘,确保资源命脉,同时在海洋上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不断骚扰、削弱对手,并争取时间完成自身实力的最终蜕变。
“陛下圣明!”陈烁第一个领悟,眼中放光,“此乃以我之长,攻彼之短,以时间换空间之上策!”
皇甫嵩也阴冷一笑:“奥伦特想速战速决,我偏要与其打一场持久战,看谁先撑不住内耗!”
王玄策细细品味,脸上的忧色渐去,化为叹服:“陛下深谋远虑,老臣……拜服!”
郑知远沉思片刻,虽觉不够痛快,但也明白这是最稳妥、最具远见的方案,抱拳沉声道:“臣……遵旨!定将陛下方略,贯彻到底!”
林牧之的最终抉择,如同一盏明灯,驱散了寒川前进道路上的迷雾。它标志着寒川帝国从被动应对危机,转向了基于自身特点和长远利益的主动战略布局。这条道路或许更为曲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定力,但它为寒川在这场群雄逐鹿的乱世中,找到了一条最能发挥自身优势、最有可能通向最终胜利的路径。帝国的巨轮,在惊涛骇浪中,再次校准了航向,向着那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深蓝,坚定地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