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首相官邸,小会议室
近卫文麿从皇宫回到官邸时,脸色疲惫而凝重。外相松冈洋佑早已在密室等候,见他进来,立刻起身,眼中充满询问。
“首相阁下,陛下…有何圣断?”松冈的声音带着急切。
近卫缓缓坐下,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陛下的意思…是‘交由我们全权处置’。”
松冈洋佑闻言,瞳孔微微一缩。他立刻明白了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蕴含的沉重意味——裕仁天皇没有给出明确的“是”或“否”,而是将最终的决定权和随之而来的全部政治风险,完美地转移到了内阁,特别是他这位外相和近卫首相的肩上。事情办好了,是陛下圣明,臣下得力;事情办砸了,引起军部暴动或与美国彻底破裂,那么“擅自”与敌酋谈判、违背“国策”的罪名,就得由他松冈和近卫来扛。陛下则始终超然物外。
“呵…‘全权处置’…”松冈洋佑在心中冷笑一声,一股难以抑制的鄙夷和愤怒涌上心头。他素以胆大妄为、思路清奇着称,此刻对这位优柔寡断、遇事退缩的“现人神”充满了不屑。(内心独白:无圣主雄君之担当!遇此艰难抉择,只知明哲保身,将烫手山芋掷于臣下!) 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我明白了。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应对美国?”
近卫文麿自然也能体会到松冈此刻内心的波澜,但他作为首相,必须稳住局面。他身体前倾,压低声音,说出了最关键的计划:“当务之急,是必须与美国进行接触,试探其底线,尽可能避免最坏的冲突。松冈君,与美国人周旋的重任,非你莫属。你需要利用一切外交渠道,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去和美国人谈。可以同意他们‘调停’的提议作为幌子,在谈判中拖延时间,摸清他们的真实意图和底线,为我们争取尽可能多的战略缓冲期。”
松冈洋佑点了点头,这正是他擅长的领域,但他立刻指出了最大的隐患:“我明白。但是,首相阁下,军部那边…尤其是陆军里的那些少壮派,他们视对美妥协为叛国。一旦我们与美国人谈判的风声走漏,哪怕只是试探性的,他们很可能就会…”
“军部那边,由我来应对!”近卫文麿打断他,语气突然变得异常坚决,甚至带着一丝破釜沉舟的意味,“我会动用我的一切影响力,包括利用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在御前会议、大本营联络会议上与他们周旋。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哪怕是哄骗、压制、或者用更大的诱惑(比如暗示南进的可能性)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也要为你争取到谈判所需的时间!在你没有拿到确切的成果或者摸清美国底牌之前,我绝不会让军部的人破坏你的行动!”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承诺。近卫这是在用他自己的政治生命做赌注,为松冈的外交冒险充当防火墙。
松冈洋佑看着近卫文麿眼中罕见的决绝,心中一震。他收起了内心的嘲讽,肃然起敬。无论近卫的政治手腕如何,此刻他展现出的,是愿意为可能“背黑锅”的行动承担最大责任的勇气。
“我明白了,首相阁下!”松冈洋佑深深鞠了一躬,“外交上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会尽我所能,在这盘死棋中,为帝国寻找到一线生机。”
近卫文麿走上前,用力地拍了拍松冈的肩膀,语气沉重而充满托付:“松冈君,帝国的前途,此刻就系于你我的成败之间了。一切…拜托了!”
“哈依!”松冈洋佑挺直身体,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临危受命的使命感,也有对前途未卜的深深忧虑,更有一丝对东京皇宫里那位“甩手掌柜”的难以言说的愤懑。
这次简短的密谈,奠定了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最后一段混乱时期的外交基调:近卫文麿在东京与虎视眈眈的军部进行危险的“捉迷藏”,而松冈洋佑则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一场注定艰难甚至徒劳的“和平”欺诈。两人心照不宣地共同扛起了裕仁天皇不愿明示的“妥协”试探的重担,走向一个吉凶难料的未来。而那位本应做出最终决断的天皇,则依然深居宫中,保持着令人不安的沉默。
东京,首相官邸,内阁会议
气氛比以往更加剑拔弩张。首相近卫文麿强压着内心的焦虑,试图为即将开始的、由松冈外相主导的对美秘密试探性谈判铺平道路,他首先强调纪律:“诸君,与美国的接触即将开始。在此期间,我希望,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必须严格约束下属,特别是驻外人员和在美侨民,绝不能在此时节外生枝,激化与美国的矛盾!一切以谈判大局为重!”
“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立刻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他脸色铁青,语气强硬地反驳,“近卫首相!凭什么我们要如此卑躬屈膝?!大日本帝国何时需要看美国人的脸色行事了?这种示弱的行为,只会让美国人得寸进尺!”
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则持不同意见,他相对冷静地回应:“东条君,首相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避免与美国海军发生正面冲突,是符合帝国当前利益的稳妥之举。”
“稳妥?我看是懦弱!”东条英机猛地一拍桌面,怒视及川古志郎,“我们帝国的命运,难道要寄托在美国人的施舍上吗?”
近卫文麿见陆军态度如此强硬,不得不抛出最现实的底牌,他盯着东条英机,一字一顿地问:“东条君,我不跟你谈气节,我只问你一个最实际的问题:石油!帝国的石油命脉,如今大半攥在美国人手里!这个理由,够不够让我们暂时保持克制?!”
东条英机似乎早有准备,他毫不退让,立刻抛出了陆军的激进替代方案:“石油?美国人不敢真的全面禁运!就算他们敢,我们也不是只有他一个卖家!荷兰、英国,都有丰富的石油!如果他们不卖…” 东条英机的眼中闪过一丝凶狠的光芒,“我们就去抢!这正是天赐良机!”
他环视全场,抛出了一个更具爆炸性的信息:“而且,我们并非没有盟友!德国元首希特勒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向我们递出了橄榄枝,希望与帝国结盟!只要与德国结成钢铁同盟,借助德国在欧洲牵制英法甚至美国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在亚洲放手大干一场!夺取东南亚的资源,易如反掌!”
“绝对不行!”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听到“与德国结盟”,脸色骤变,几乎是吼着打断东条英机,“与德国结盟是极其危险和愚蠢的!德国强大的陆军根本不可能跨越苏联广袤的领土来支援我们!而帝国海军也不可能突破英国皇家海军和可能介入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封锁去支援德国攻打英国!这是一个毫无实际军事价值的同盟!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彻底激怒美国,将我们提前拖入与英美直接对抗的全面战争!”
东条英机对海军的反对嗤之以鼻:“及川君!你太过悲观了!英国现在被德国困在欧洲,自身难保,根本无力顾及远东!这正是我们南下夺取资源、摆脱对美依赖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旦我们控制了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油田,美国人的石油禁运就成了一纸空文!帝国就将获得真正的战略自主!”
“你这是在把帝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及川古志郎拍案而起,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你以为美国会坐视我们占领婆罗洲吗?那片土地上有大量的欧美资本和白人居民!这不仅仅是资源问题,这已经触及了欧美列强最敏感的殖民体系和种族神经!美国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干预!到那时,我们要面对的就是一场毫无胜算的太平洋战争!你这是在用整个国家的命运进行一场疯狂的赌博!”
会议彻底失控,变成了陆军“南进派”与海军“慎重派”之间歇斯底里的争吵。近卫文麿绝望地看着眼前水火不容的双方,心知任何试图达成一致的努力都是徒劳。陆军的逻辑是基于“风险机遇论”和“武力解决论”,海军的逻辑是基于“实力差距论”和“风险规避论”,两者从根本上无法调和。
而东条英机提出的“日德结盟”构想,更是像一颗投入油桶的火星,让局势变得更加危险和复杂。近卫意识到,他试图维持的“对美缓和”路线,在陆军强大的“南进”和“结盟”攻势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内阁不仅无法为松冈洋佑的谈判提供统一的支持,反而因为内部不可调和的战略分歧,使得日本的外交政策走向了更加不确定和危险的边缘。这场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建设性成果,只是清晰地预示了日本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正越滑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