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橡胶产业园的蓬勃发展,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照亮了当地橡胶产业的道路。然而,这颗明珠的光芒却刺痛了当地最大的橡胶中间商——“泰橡集团”的眼睛,触动了他们的核心利益。
泰橡集团长期以来在罗勇府的橡胶收购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他们通过压低收购价格,控制出口渠道,赚取了巨额的差价。而惠民橡胶产业园的出现,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户的收入增长,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自建了加工厂,直接跳过了中间商这一环节,这无疑对泰橡集团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面对惠民的崛起,泰橡集团的总裁差瓦立坐不住了。他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打压措施,企图扼杀惠民的发展势头。
首先,差瓦立联合了周边的 5 家中间商,共同停止收购那些未与惠民合作的农户的原胶。这一举措使得这些农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么选择与惠民合作,放弃与泰橡集团的长期合作关系;要么坚持与泰橡集团合作,但面临着原胶无处可卖的困境。差瓦立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逼迫这些农户退出惠民产业园,从而削弱惠民的原料供应。
其次,差瓦立利用自己在泰国海关的关系,向海关方面施压,故意拖延惠民医用手套的出口清关时间。这导致多批惠民的货物滞留在港口,无法按时交付给客户,给惠民的声誉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最后,差瓦立还散布了一系列关于惠民橡胶床垫的谣言,声称这些床垫“甲醛超标”,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惠民产品的信任。这一谣言迅速在市场上传播开来,使得惠民的销售额大幅下降,品牌形象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短短两周,有 30 户农户因担心原胶卖不出去,退出了产业园;滞留港口的手套面临过期风险,损失预估达 500 万泰铢。示范中心的工作人员急得团团转:“泰橡集团在泰国政界有关系,我们很难对抗。”
刘木龙立刻启动 “全球助人联盟” 的协同机制:首先,联系越南示范中心的阮成志 —— 他在东南亚物流领域人脉广阔,通过阮成志的协调,泰国海关加快了清关速度,滞留货物顺利发出;其次,苏晴带领公益部,邀请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橡胶床垫进行检测,出具 “甲醛含量远低于国际标准” 的报告,并在全球主流媒体发布,粉碎谣言;最后,思琪发起 “橡胶农户互助合作社”,将产业园的农户和未合作的农户联合起来,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销售原胶,即使泰橡集团停止收购,合作社也能通过惠民产业园消化所有原胶,还能享受比中间商更高的收购价。
更关键的是,刘木龙找到了泰橡集团内部的突破口 —— 差瓦立的侄子巴颂是集团的技术总监,一直反对叔叔的垄断做法,希望推动橡胶产业升级。刘木龙邀请巴颂参观惠民产业园,展示智能监测系统和深加工生产线:“垄断只能短期获利,只有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才能长久赚钱。” 巴颂被说服后,向差瓦立提出 “与惠民合作” 的建议,否则就辞职离开。
面对内外部压力,差瓦立最终同意与惠民合作,泰橡集团成为惠民橡胶床垫在泰国的独家经销商,同时参与 “橡胶农户互助合作社”,共同制定原胶收购标准。年底,罗勇府橡胶农户的平均收入同比增长 150%,泰国政府还将 “惠民橡胶模式” 列为 “国家农业产业升级计划” 的核心案例。
【检测到宿主联动全球助人联盟化解橡胶中间商垄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系统触发 “跨境产业公益共赢” 判定】【奖励:1. 东南亚橡胶产业协同平台(整合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资源);2. 泰国农业部门 “产业贡献奖”(惠民集团获此荣誉);3. “东南亚橡胶联盟” 会员资格(参与制定区域橡胶贸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