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清晨带着几分凉意,窑洞外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曾夏勇早早起了床,叠好炕上的灰布被褥 —— 这被褥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是延安百姓送来的新棉絮。
他走到院外,看到李同志正和炊事员一起往灶膛里添柴,祝老总则在一旁择着从地里刚摘的青菜,两人像寻常百姓一样,动作娴熟而自然。
“夏勇,醒了?快过来坐,早饭马上就好。” 李同志看到他,笑着招手。
曾夏勇快步走过去,想接过炊事员手里的柴禾,却被李同志拦住:“你是客人,歇着就好。延安没什么好东西,就一碗小米粥、两个窝头,委屈你了。”
“首长,这已经很好了。” 曾夏勇在石凳上坐下,看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
不多时,早饭端了上来 —— 粗瓷碗里盛着金黄的小米粥,旁边放着两个冒着热气的玉米面窝头,还有一小碟凉拌萝卜丝。
四人围坐在石桌旁,边吃边聊,话题从延安的耕种说到山西的重建,从美苏使者的反应说到未来的反攻计划,气氛轻松而温馨。
“时间不早了,该去机场了。” 祝老总看了看天色,放下碗筷说道。
一行人起身往机场走去,沿途的百姓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 有的扛着锄头往地里去,有的在村口的水井旁挑水,看到李同志和曾夏勇,都笑着打招呼,眼神里满是亲近。
“李同志早!曾旅长早!”
“曾旅长,你们的飞机还会再来吗?俺家娃还想再看看呢!”
曾夏勇笑着回应:“会的!等以后打了胜仗,我们还会开着飞机来看大家!”
抵达机场时,美苏代表团已经在停机坪等候。
高斯穿着笔挺的西装,手里拿着一个皮质公文包,里面装着这次延安之行的报告;米高扬则依旧穿着军装,身边的彼得罗夫正整理着一叠照片 —— 大多是昨天拍摄的战机外观和机场场景。
“李先生,曾旅长,感谢你们这两天的热情招待。”
高斯率先走上前,与李同志、曾夏勇握手,
“这次延安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尽快向华盛顿汇报,推动我们双方的合作落地。”
米高扬也伸出手,语气比来时多了几分郑重:“李同志,曾旅长,八路军的实力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关于武器图纸和军事顾问的派遣,我会立刻回莫斯科向斯大林同志汇报,争取尽快落实。”
李同志点点头:“希望我们能以这次合作为起点,共同抗击法西斯,为世界和平尽一份力。”
邹同志走到高斯身边,笑着说:“高斯大使,我陪您回重庆,路上咱们还可以再聊聊情报共享的细节。”
“好,有劳邹先生了。” 高斯应道。
苏方代表团方面,米高扬登机前,回头看了一眼停机坪上的歼 10c,对曾夏勇说:“曾旅长,希望下次见面时,能看到贵军有更多先进的装备。”
“会的。” 曾夏勇回应,“也期待贵方的合作能早日落地。”
上午八点半,美苏代表团的飞机先后起飞 —— 美方的运输机朝着重庆方向飞去,苏方的则朝着莫斯科方向,机身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天际线。
送走美苏代表团后,李同志和祝老总转身看向曾夏勇,眼神里满是嘱托。
“夏勇,回太原后,要尽快把延安的情况跟彭老总汇报,尤其是美苏合作的初步方案和咱们的底线。” 李同志说道,
“山西是我军华北的根基,一定要守好,还要加快建设,为后续的反攻做好准备。”
“请首长放心!我一定把您的指示传达给彭老总,也会抓好独立旅的训练和山西的重建。”
曾夏勇立正回应,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首长,还有个情况想向您反映 —— 现在咱们前线部队的编制有点紧张。以我们独立旅为例,现在已经有 6 万 5 千人,下辖六个作战团、空一团、陆航团、无人机团、炮兵团、工化团等部队,旅级编制已经很难满足指挥需求;385 旅、386 旅也有类似的情况,随着招兵工作的推进,编制问题会更突出。”
李同志和祝老总对视一眼,祝老总率先开口:“这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之前彭老总也在电报里提过。你放心,等我们和彭老总商量确定后,会把扩编方案落实,尽快解决你们的编制问题。”
“谢谢首长!”
曾夏勇心里一暖,又鼓起勇气说道,“还有个小小的愿望 —— 我希望有朝一日,独立旅全体将士能接受您和祝老总的检阅。这不仅是我的愿望,也是全旅将士的心愿。”
李同志笑了,拍了拍曾夏勇的肩膀:“好啊!我和老总都等着那一天。等你们把部队练得更强,等咱们解放了更多的地方,我亲自去太原,看你们独立旅的检阅!”
祝老总也笑着说:“到时候,我给你们当检阅官,看看咱们八路军的精锐之师到底有多威风!”
曾夏勇的眼眶微微发热,他郑重地敬了个军礼:“请首长放心!我们独立旅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上午九点整,曾夏勇登上了空警 2000 预警机,顾长风早已在驾驶舱等候。
“旅长,所有战机都已做好起飞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顾长风汇报。
曾夏勇点点头,对着通讯器说:“按计划起飞,返回太原!”
引擎轰鸣声再次响起,10 架运 9、10 架运 20A 率先升空,5 架歼 16、5 架歼 10c 随后起飞,在空警 2000 两侧形成护航编队。
李同志和祝老总站在机场上,望着编队远去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见,祝老总才感慨道:“这小子,是个干大事的料。有他在,山西的根基就稳了。”
李同志点点头,目光望向华北的方向:“不仅是山西,未来华北的反攻,还要靠他这样的年轻人挑大梁啊。”
空警 2000 的驾驶舱内,曾夏勇看着舷窗外的云海,心里满是干劲。
延安之行不仅敲定了与美苏的初步合作,还解决了部队编制的后顾之忧,更得到了组织首长的肯定,这让他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半小时后,编队抵达太原军用机场。
飞机刚停稳,曾夏勇就快步走下舷梯,总部派来的参谋早已在停机坪等候:“曾旅长,老总在总部指挥部等您,让您到了就过去汇报。”
“好,我这就过去。” 曾夏勇应道,顾不上休息,直接乘车前往总部指挥部大楼。
总部指挥部位于太原近郊的新型指挥中心内,彭老总、左副参谋长正围着华北地图讨论,看到曾夏勇进来,彭老总立刻放下手里的铅笔,笑着说:“夏勇,你可回来了!快坐,延安的情况怎么样?美苏使者那边谈得顺利吗?”
曾夏勇在椅子上坐下,接过参谋递来的热茶,详细汇报起来:“老总,这次会谈很顺利。美方同意与咱们共享日军情报,还承诺提供一批航空汽油和急救包;苏方则答应提供武器图纸和军事顾问,重点协助军工生产和炮兵训练。不过关于美方提出的军事观察员进驻,我们拒绝了,只同意提供公开的战报和战术总结。”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昨天的空中检阅,美苏使者都很震撼,尤其是看到歼 16、歼 10c 和运 20A 后,高斯说八路军的空中力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米高扬也表示会尽快推动合作落地。”
彭老总满意地点头:“好!做得好!既争取了援助,又守住了底线,没给咱们八路军丢脸!”
左副参谋长也笑着说:“之前还担心美苏会提过分的要求,没想到你们应对得这么好。这下好了,有了美方的航空汽油,咱们空一团的战机就能更频繁地执行任务;有了苏方的武器图纸,咱们的军工生产也能上一个台阶。”
汇报完延安的情况,彭老总话锋一转,说起了后续的工作:“夏勇,接下来咱们的重点有三件事:第一,招兵扩编 —— 山西解放后,百姓们参军热情很高,咱们要抓紧招兵,充实各部队的兵力;第二,换装训练 —— 你要牵头,把独立旅的训练经验分享给 晋察冀、冀鲁豫等军区的部队,让更多部队掌握新装备、新战法;第三,建设山西 —— 修复公路、铁路,恢复工厂生产,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让山西成为咱们稳固的后方。”
“请老总放心!”
曾夏勇立刻起身,“换装训练是我们独立旅的强项,我会让训练部门尽快整理出详细的训练大纲,指导晋察冀、冀鲁豫等军区兄弟部队的训练;招兵和建设山西的工作,我们也会积极配合总部,绝不拖后腿。”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彭老总点点头,
“对了,部队扩编的事,你跟李同志反映了吗?”
“反映了,李同志说会和您商量后落实。” 曾夏勇回应。
左副参谋长接过话茬:“刚好我们总部也在准备向组织汇报这件事 —— 你们就有独立旅 6 万 5 千人,确实该考虑扩编了,385 旅、386 旅也有类似需求。既然李同志已经表态,我们会尽快把方案报上去,你们先做好招兵和训练的准备,等批复下来,咱们再调整编制。”
“是!” 曾夏勇应道,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
确认完所有事情后,曾夏勇起身向彭老总、左副参谋长告别,乘车返回独立旅旅部大楼。
旅部大楼内,政委李保华、参谋长陈定国、副旅长林锐、周卫国早已在会议室等候,桌上摊着山西的地图和各团的训练报告。
看到曾夏勇进来,众人立刻起身:“旅长,您回来了!”
曾夏勇笑着点头:“回来了,延安之行很顺利,总部也给咱们安排了新任务。来,咱们坐下,商量一下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 —— 招兵、训练、后勤保障,每一件都得落实到位。”
众人围坐在会议桌旁,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