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清晨六点,天色微明。潮城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节目如常播出。
新闻过后,一段轻快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响起,紧接着,一个充满磁性和亲切感的潮州话男声,透过千家万户的收音机,传遍了潮城的大街小巷:
“各位听众早晨好!系时候为生活注入新嘅活力啦!国内顶级运动品牌——皮克体育,正式登陆我哋潮城!皮克,系我哋中国人自己嘅骄傲,系首家赞助全国篮球联赛嘅民族品牌!专业三级减震科技,呵护你嘅每一步!时尚运动装备,穿出青春风采!皮克潮城形象店,8月29日,盛装开业!开业期间,全场商品尊享8.8折特惠!更推出‘欢喜就好,开业买一得五’重磅大礼! 即日起至9月5日,凡购买皮克指定运动鞋或运动服一套,即可免费获赠时尚运动背包一个、运动水壶一个、专业护腕一双、高级运动袜一双! 数量有限,送完即止!店铺地址:新洋路与新桥路交叉口(新桥百货旁),咨询电话:88……。穿皮克,更出色!!”
这则短短30秒的广告,在早高峰时段反复滚动播放。
出租车司机调大了音量,买菜的主妇停下了脚步,晨练的老人侧耳倾听,准备上学的学生兴奋地议论……“皮克”、“国货”、“买一得五”这些关键词,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了涟漪。
上午八点,《潮城日报》被送到各个机关单位、报亭和家庭。
在重要的版面位置,一则设计醒目、图文并茂的通栏广告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广告上方是“皮克”品牌醒目的Logo和“民族品牌,运动典范”的标语,中间是几张精心拍摄的产品图片——线条流畅的篮球鞋特写(旁边标注着“三级减震核心技术”)、活力四射的年轻人穿着时尚运动服的场景。
下方用加粗字体突出显示了开业信息、地址和“开业特惠8.8折!买一得五,惊喜巨献!”的促销内容。
严谨的版式、专业的图片和极具诱惑力的促销信息,给注重实惠和品牌的中年读者群体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然而,真正的“王炸”,出现在晚上七点半的黄金时段。
潮城电视台综合频道,正在播放当晚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片头曲结束,正片开始前,熟悉的频道标识闪过之后,屏幕突然暗下,紧接着,一阵激昂动感的、带有电子摇滚风格的背景音乐骤然响起!
画面亮起,不是一个产品的特写,而是一个极其宽敞、明亮、现代感十足的大型门店内部全景镜头!
光滑的地砖反射着灯光,整齐的货架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运动产品,天花板的射灯聚焦在中心区域的品牌形象墙上,巨大的“pEKE”Logo 和中文“皮克”字样熠熠生辉,气势恢宏!这个开场,瞬间打破了潮城观众对本地商店“小、窄、暗”的固有印象,一种“大品牌”、“高档货”的冲击力扑面而来!
镜头快速切换,三位气质各异、但都穿着时尚“皮克”运动系列服装的女性依次亮相:
? 第一位:是小姨林老板。她穿着一套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运动休闲套装,显得干练、优雅,又不失活力。
她站在收银台前,微笑着看向镜头,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仿佛一位成功的职场精英,诠释了“皮克”成熟、专业的品牌形象。
? 第二位:是刘小惠。她穿着一套粉白相间的运动短裙套装,扎着马尾辫,脸上洋溢着青春灿烂的笑容,正在轻盈地做着伸展运动。
她的形象清新、甜美,充满了少女的朝气和活力,精准地吸引了年轻学生和时尚女孩的目光。
? 第三位:是林珊珊。她穿着一套动感十足的荧光绿运动背心搭配黑色紧身裤,展示着健美的身材,在镜头前活力四射地跳跃、运球,充满了运动的美感和力量感,代表了“皮克”专业、运动的属性。
三位女性,不同年龄,不同风格,却都完美地融入了“皮克”营造的运动时尚氛围中,共同诠释了品牌“专业、时尚、活力”的多重内涵。
这种人物设定,极大地拓宽了品牌的受众覆盖面。
画面的剪辑节奏明快,配乐振奋人心,视觉冲击力极强。
最后六秒,画面再次定格在宽敞明亮的门店全景上,同时,画外音用铿锵有力、充满诱惑的潮汕话清晰地说道:
“皮克体育,国货大品牌,民族新崛起!潮城新店,8月29日,欢喜开业!开业期间,买一套皮克运动装备,即送专业篮球、运动背包、运动水壶、运动袜——买一得五!机会难得,万勿错过!”
广告结束,屏幕右上角打出店址和电话。
15秒!只有15秒!但这15秒的广告,凭借其精良的制作、大气磅礴的画面、靓丽的模特、清晰的品牌主张和极具杀伤力的促销政策,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潮城无数个家庭的客厅里炸响!
这一夜,“皮克”这个名字,连同“买一得五”的惊人优惠,像病毒一样在潮城的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迅速传播开来。
“阿兄,睇电视未?有个新运动牌子叫皮克,后日开业,买野送好多赠品啊!”
“妈,我同学都说了,皮克是国货大牌,赞助国家篮球队的!我要买一双它的篮球鞋!”
“个店面好大气啊!睇来系大公司来嘅!”
“买一得五?有无咁着数啊?到时去睇下先!”
“电视广告入面果三个女仔好靓啊!尤其系着粉红色果个后生女!”
惊叹、好奇、质疑、期待……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市场暗流,等待着开业那天的爆发。
接下来连续几天,“三架马车”持续发力,毫无间断。
电视广告在黄金时段反复播放,电台广告在早中晚高峰轮番轰炸,报纸广告连续刊登。
这种立体式、饱和式的广告投放策略,产生了惊人的叠加效应。
“皮克”和“买一得五”几乎成了潮城市民这几天热议的话题。
新桥路店和南郊路店都在做最后准备、被巨大红色开业横幅覆盖的店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不时有好奇的市民在店外张望,指着橱窗里隐约可见的货品议论纷纷。店里的电话也开始响个不停,大多是咨询开业时间和促销详情的。
广告的效果,远远超出了姑父、小姨甚至詹晓阳最乐观的预期!
他们原本心中还有些忐忑,担心投入巨大收效甚微,但现在,市场的热烈反应给了他们一颗最强的定心丸。
所有“三兴”公司的成员,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和摩拳擦掌的战前状态。
大姐和霞姐带着店员,每天在陈督导的指导下,进行最后的流程演练和话术打磨,确保开业当天忙而不乱。
姑父和小姨则反复检查货品储备、赠品数量、收银系统、安保预案等,事无巨细,力求万无一失。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紧张与激动。
詹晓阳同样心潮澎湃,但他保持着冷静的头脑。
他知道,广告只是拉动了需求,真正的考验在于开业当天的承接能力。
汹涌的人流意味着巨大的销售机会,也意味着对库存、服务、流程、安保的极限挑战。
他必须确保有足够的人手来维持秩序、引导顾客、完成销售。
他立刻行动起来,给几个最信得过的同学和朋友发出了“江湖集结令”:
? 黄朝彬:稳重可靠,负责门口人流疏导和安保协调。
? 汪胖子:热情活络,适合在店内协助导购、维持秩序。
? 王大华:体力好,可以帮忙搬运货物、补充库存。
? 林珊珊:形象好,已在广告中亮相,可以作为“活招牌”在店内引导,提升品牌亲切感。
? 林雅雯:细心耐心,可以协助收银或赠品发放。
他在电话中强调,他们务必于8月28日提前返校,8月29日一早到新店集合,听从统一安排。
这些同学朋友,都曾受益于詹晓阳的帮助,对他的能力和为人极为信服,接到消息后,无一例外,立刻回复保证准时到位。
一支临时的、但绝对可靠的“青年近卫军”组建完毕。
8月28日,开业前夜。
新桥路“皮克”旗舰店与南郊路店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所有货品已全部上架,陈列得一丝不苟,在灯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堆积如山的赠品(篮球、背包、水壶、袜子)在仓库区码放整齐。收银台准备了充足的零钱和单据。
巨大的红色绸布覆盖着门头的招牌,只待明日揭晓。
詹晓阳、姑父、小姨、陈督导、大姐、霞姐以及所有店员、还有黄朝彬、汪胖子等前来助阵的同学朋友,全部到场,进行最后一次总检阅和战前动员。
陈督导站在队伍前面,目光扫过每一张既紧张又充满期待的脸庞,声音沉稳有力:“各位!过去一周的努力,明天就将接受市场的检验!广告已经成功引爆了关注,现在,轮到我们上场了!记住我们的口号:专业、热情、高效、安全! 我们要让每一位进店的顾客,都感受到皮克的品牌魅力,都享受到超值的购物体验!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洪亮整齐的回答,在店内回荡,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志在必得的决心!
詹晓阳看着这支由家人、朋友、同事组成的“混编部队”,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两家店的开业,更是他们这群人,用智慧和汗水,在潮城商界打响的第一枪!
检阅完毕,众人各自最后熟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
詹晓阳和刘小惠并肩站在明亮的橱窗前,看着窗外夜色中偶尔走过的、向店内投来好奇目光的行人。
“老伙,我有点紧张。”刘小惠轻声说,手心里有些汗湿。
詹晓阳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微微的颤抖,用力握了握,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惠儿,别怕。我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准备。现在,只需要相信我们自己,相信我们的团队。明天,一定会是‘皮克’在潮城的辉煌起点,也一定会是我们‘三兴公司’的全新开始!”
所有人都在养精蓄锐,静待黎明,静待那场必将载入他们记忆的、激动人心的开业盛典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