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雍正三十一年正月的张家口,残雪还没来得及完全消融,城墙根下堆着的雪堆泛着灰扑扑的光,风刮过街巷时,裹着融雪的湿气,却已少了腊月里的刺骨寒意 —— 这是塞北初春独有的气息,冷得温和,连空气里都透着点 “日子要暖起来” 的盼头。城南的旧驿馆荒废了快半年,木门上的漆皮卷着边,院子里的荒草被冻得枯黄,却在三日前突然热闹起来:江兰带着兰馨医馆的五个学徒、瑞祥号的两个木工,还有从京营调派的十名士兵,把这里里里外外打扫了个遍。

士兵们用铁锹铲掉院心的积雪,露出青石板的地面;学徒们拿着石灰水,把斑驳的院墙刷得雪白,连墙角的裂缝都用泥巴补得平整;木工则忙着修理东倒西歪的木架,给漏风的窗户钉上厚实的棉布。江兰手里拿着张图纸,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时不时停下来调整:“东院的医帐要离暖炉近些,药材怕潮;西院的木工台得对着窗户,光线好,伤兵做活不费眼;北院的房间多摆个暖炉,夜里冷,伤兵们伤口容易疼。”

驿卒老刘蹲在墙角劈柴,看着江兰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感叹:“江姑娘,您这是把这儿当自家院子收拾了!前儿听人说,您从科布多赶回来,连口气都没歇就往这儿跑,图啥呀?”

江兰接过学徒递来的炭笔,在图纸上标注 “药柜位置”,笑着回话:“图让回来的伤兵能住得舒服些,能有口热饭吃,能学门本事。他们在前线流血,不能让他们回了后方还受委屈。”

老刘手里的斧头顿了顿,眼里多了几分敬佩 —— 他在张家口当驿卒快二十年,见过不少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兵,有的裹着破布,有的拄着断矛,大多是孤零零地往家走,能有口热汤喝都算奢侈。像江兰这样特意为伤兵收拾院子、备药材的,还是头一回见。

三日后,第一批伤兵的马车终于到了。官道上的积雪融成了泥泞,车轮碾过的时候,溅起的泥点沾在车辕上,结了层薄冰。打头的马车上,插着面褪色的黄旗,车帘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的咳嗽声。李二柱缩在最后一辆马车的角落,把空荡荡的右袖管紧紧塞进怀里 —— 那袖子里还裹着块碎布,是他受伤时用来裹伤口的,上面的血渍已经发黑,却被他攥得皱巴巴的。

他想起去年秋天参军时,娘在村口给他塞了个布包,里面装着三双布鞋和一袋炒面,说 “柱儿,在外面好好的,挣不挣军功都没关系,平安回来就好”;爹拍着他的肩膀,说 “咱们庄稼人,就算当了兵,也得凭着良心做事,别给家里丢脸”。可现在,他没了右手,别说挣军功,连给家里劈柴、下地都做不到了。前儿在半道上,同车的张老三说,他邻村有个伤兵,断了腿回了家,媳妇嫌他没用,没过半个月就卷着家产跑了,那伤兵最后只能靠乞讨过活。李二柱越想越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掉下来 —— 他是家里的长子,不能让爹娘知道他的难处。

“到了!到康复营了!” 前面驿卒的喊声像惊雷似的,把李二柱从恍惚中拉了回来。他僵硬地抬起头,就见院门口站着个穿青布棉袍的女子,头发用根木簪松松挽着,手里捧着个黑漆托盘,上面摆着十几碗冒着热气的汤。女子身后跟着几个穿蓝布衫的姑娘,手里也都端着汤碗,见马车停下,就快步走过来,挨个给伤兵递汤。

“快喝点热汤暖暖身子,里面加了生姜和红枣,驱寒还补气血。” 江兰走到最后一辆马车旁,把一碗热汤递到李二柱面前。她的目光落在他空荡荡的袖管上,没有丝毫异样,语气温和得像春日里的风,“先下车住下,医帐里有医官等着换药,晚饭是小米粥和蒸红薯,管够。咱们慢慢治伤,慢慢学本事,往后的日子,错不了。”

李二柱接过汤碗,碗沿还带着温热的触感,汤水滑过喉咙时,暖意从胃里散开,一直传到四肢百骸。他看着江兰真诚的眼神,心里的慌劲忽然少了些,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汤碗里,溅起细小的涟漪。“江姑娘,我…… 我没了右手,啥也做不了,就是个废人……” 他声音哽咽,头埋得低低的,不敢看江兰的眼睛。

“谁说没了右手就啥也做不了?” 江兰蹲下身,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张家口有个老篾匠,早年没了左手,照样能编出最精致的竹篮,比有双手的人编得还好;前儿我还见着个师傅,用脚都能写字,写得比好些读书人还工整。你还年轻,左手练熟了,照样能学本事,照样能挣钱养家,怎么就成废人了?”

她起身,指了指院子里正在扫地的一个中年汉子:“你看他,去年在科布多伤了右腿,现在拄着拐杖还能扫地,还能帮着照看其他伤兵。咱们康复营里,没人会把你们当废人,只会帮你们找到能做的事。”

李二柱顺着江兰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个拄着木拐杖的汉子,正慢悠悠地扫着院心的落叶,虽然走得慢,却扫得很干净。汉子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抬起头笑了笑,还挥了挥手,那笑容里没有丝毫自卑,满是平和。李二柱心里的石头,忽然就落了地。

康复营的院子被划分得清清楚楚:东院是治疗区,五间临时医帐并排搭着,帐子用的是防水的粗帆布,门帘上挂着厚厚的棉帘,挡住外面的寒风。每间医帐里都摆着两张木床,床上铺着新晒的棉絮,床头的小几上放着药材和绷带。太医院的刘医官正给一个伤兵换药,那伤兵的左腿被箭射穿了,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刘医官小心翼翼地拆开绷带,用温水擦干净伤口,再敷上一层淡黄色的药膏。“这是兰馨医馆特制的止血膏,里面加了当归和黄芪,既能止血,还能促进伤口愈合。” 刘医官一边换药,一边跟旁边的学徒讲解,“你们记着,伤兵的伤口不能用太烫的水,温温的就行,不然容易刺激伤口,疼得厉害。”

那伤兵疼得额头冒冷汗,却咬着牙没吭声。秋杏走过来,递给他一块薄荷糖:“含着吧,薄荷能提神,还能稍微缓解点疼。江先生说,你们在前线打仗都不怕疼,这点换药的疼,肯定能扛过去。”

伤兵接过薄荷糖,含在嘴里,清凉的感觉从舌尖散开,果然没那么疼了。他看着秋杏,感激地说:“多谢姑娘,你们想得真周到。”

西院是培训区,十几张木工台摆得整整齐齐,每张台子上都放着一套木工工具 —— 凿子、刨子、锯子,都是瑞祥号特意定制的,手柄比普通工具粗些,方便伤兵抓握。木工台旁边堆着几筐松木,还有一些做好的小木件:方方正正的木盒、小巧玲珑的书架、带着花纹的木梳。王师傅正坐在最里面的木工台前,用左手握着凿子,在一块松木上凿花纹。他的左腿上还绑着夹板,却稳稳地踩着木凳,目光专注地盯着手里的木头,每凿一下都很精准。

“王师傅,您这花纹凿得真好看!” 李二柱走到旁边,看着松木上渐渐成型的莲花纹,忍不住感叹。

王师傅抬起头,放下凿子,笑着晃了晃左腿:“刚开始也不行,左手握凿子总抖,凿出来的花纹歪歪扭扭的,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江姑娘给我找了块软木,让我先练握凿子的力气,每天练两个时辰,练了半个月,才慢慢稳下来。” 他拿起旁边一个做好的木盒,递给李二柱,“你看这个,这是我第一个能拿出手的木盒,瑞祥号的分铺给五十文一个,我现在一天能做三个,一个月下来,除了自己花的,还能给家里寄一两银子呢。”

李二柱接过木盒,盒面光滑得能照出人影,盒盖边缘还凿着一圈细小的花纹,精致得不像新手做的。“我…… 我连左手握笔都费劲,能学会吗?” 他还是有些犹豫。

“能!” 王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江姑娘说了,学本事不怕慢,就怕不坚持。你要是想学木工,我教你;要是不想学木工,还能学编草绳、编竹篮、学算账,总有一样你能学会的。”

正说着,江兰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捆晒干的草绳:“李二柱,你要是觉得木工难,就先从编草绳学起。这草绳是用麦秸秆编的,软和,容易上手,编好了能做草垫,瑞祥号的马车铺子里用得上,一个草垫能卖十文钱。你先试试,我教你怎么起头。”

江兰蹲下身,拿起几根麦秸秆,左手固定住,右手慢慢绕着编:“你看,先把三根麦秸秆摆成三角形,然后把最右边的一根绕到中间,再把最左边的一根绕到中间,就这样反复绕,草绳就编出来了。你试试。”

李二柱学着江兰的样子,拿起麦秸秆,左手有些僵硬地固定住,右手慢慢绕着。刚开始,麦秸秆总掉,编出来的草绳松松垮垮的,他有些着急,想放弃。“别急,慢慢来,刚开始都这样。” 江兰耐心地帮他调整手指的姿势,“左手稍微用点力,固定住麦秸秆,右手绕的时候慢一点,别慌。”

练了半个时辰,李二柱终于能编出一段还算整齐的草绳。他看着手里的草绳,心里满是成就感,之前的自卑和焦虑,渐渐被喜悦取代。“江姑娘,我…… 我编出来了!” 他激动地举起草绳,像个孩子似的炫耀。

“真棒!” 江兰笑着点头,“你看,只要肯学,就没有学不会的。明天咱们继续练,等你编熟练了,就能编草垫了。”

北院是生活区,每间房住四个伤兵,房间里的暖炉烧得正旺,炉子里的银丝炭泛着红光,把房间烘得暖暖的。床上铺着新拆的棉絮,盖着洗得发白的棉被,虽然不是新的,却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墙角放着一个木柜,每个伤兵都有一个格子,用来放自己的东西。晚饭的时候,学徒们推着食车过来,给每个伤兵端上一碗小米粥、两个蒸红薯,还有一小碟酱菜 —— 这酱菜是江王氏特意做的,用的是家里腌的黄瓜和萝卜,咸淡适中,很下饭。

“这粥熬得真稠,红薯也甜!” 李二柱喝着小米粥,吃着甜丝丝的红薯,心里暖烘烘的。他想起在前线的时候,有时候只能吃干硬的饼子,喝雪水,现在能有热粥喝,有暖炉烤,还有人关心他,这日子,比他想象的好多了。

傍晚时分,大嫂提着个食盒,带着丫蛋来了。食盒里装着刚蒸好的芝麻糕,还有几捆彩色的毛线 —— 红色、蓝色、黄色,都是从江南运来的好毛线。“兰丫头,我把家里织好的毛线袜带来了,给伤兵们穿。” 大嫂打开食盒,拿出十几双毛线袜,“我按你们之前报的脚码织的,里面加了羊毛,比棉袜暖和,冬天穿不冻脚。丫蛋也跟着织了几双,虽然针脚粗了点,却是孩子的心意。”

丫蛋抱着一双小小的毛线袜,走到一个年纪不大的伤兵面前,递给他:“大哥哥,这是我织的,你试试合不合脚。我娘说,穿暖了脚,伤口就好得快。”

那伤兵接过毛线袜,眼眶红了 —— 他才十七岁,是营里最小的士兵,受伤后一直想家,现在看到丫蛋稚嫩的脸,想起了家里的妹妹。“谢谢你,小妹妹,这袜子真好看,大哥哥很喜欢。” 他把袜子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宝贝似的。

大嫂走到一个瘸腿的伤兵面前,给他递了双深蓝色的毛线袜:“你这脚码是四十三,我特意织大了点,方便你穿脱。我家大宝他爹,也就是你们江大哥,在京营也常穿我织的袜子,说行军的时候穿,脚不磨泡。”

那伤兵接过袜子,试着穿了穿,果然合脚又暖和。“多谢大嫂,您真是太贴心了。” 他感激地说。

院子里的伤兵们围了过来,有的接过毛线袜,有的拿起芝麻糕,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之前的绝望和焦虑,渐渐被温暖和希望取代。江兰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踏实了不少 —— 她知道,伤兵们需要的不仅是治疗,更是关心和尊重,是让他们知道,就算受伤了,也有人在乎他们,也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天黑的时候,江老实从京城赶来了。他骑着马,身上裹着厚厚的羊皮袄,脸上沾了些尘土,却难掩疲惫中的喜悦。“兰丫头,我把瑞祥号的账本带来了,还有你娘给伤兵们做的酱菜。” 江老实从马背上的褡裢里拿出账本和几个坛子,“你娘说,酱菜配粥吃最好,让我赶紧送来,别放坏了。”

江兰接过账本,翻开一看,上面详细记录着瑞祥号分铺对康复营手工品的采购情况:“木盒,一月采购两百个,每个五十文;竹篮,一月采购一百五十个,每个三十文;草垫,一月采购三百个,每个十文……”“爹,谢谢您和娘,还有瑞祥号的伙计们,这么支持康复营的事。”

“你做得对,爹当然支持。” 江老实拍了拍她的肩膀,“前儿我去兰馨银行,听账房说,有几个伤兵的家人来打听情况,说知道孩子在康复营能学本事、能挣钱,都放心了。有个陕西的老汉,还托我给孩子带了袋家乡的小米,说让孩子在这儿好好的,不用惦记家里。”

他顿了顿,又说:“你二哥在科布多也给我写了信,说前线的士兵听说康复营的事,士气都高了不少。有个士兵跟你二哥说,‘就算我受伤了,也不怕,有江姑娘的康复营给我留后路,我照样能挣钱养家’。现在营里的士兵,打仗都敢往前冲,连胤祥王爷都说,这是你这康复营的功劳。”

江兰听着父亲的话,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康复营不仅是给伤兵们一个归宿,更是给前线的士兵们一颗定心丸 —— 让他们知道,就算为大清流了血、受了伤,也不会被遗忘,也能有尊严地活下去。

没过几天,前线的战报就传到了京城。胤祥在战报里写道:“自康复营之事传至前线,士兵士气大振,此前畏战者少,冲锋者多。准噶尔探子来报,其军见我军士气高昂,已不敢轻易来犯。江兰所设康复营,非止安伤兵,更振军心,其功甚伟。”

胤禛收到战报后,立刻召张廷玉、马齐等大臣来御书房议事。御书房里,胤禛把战报放在案上,语气振奋:“江兰在张家口设康复营,不仅给伤兵治伤、教本事,还承诺伤愈后安排工作,这法子好啊!之前朕还担心,伤兵安置不好会动摇军心,现在看来,她不仅解决了安置问题,还鼓舞了前线士气,真是一举两得!”

张廷玉拿起战报,仔细看了看,由衷地感叹:“江姑娘此举,看似是安置伤兵,实则是稳固新政的根基。士兵们知道朝廷不会忘了他们,才会心甘情愿为大清打仗;百姓们看到伤兵能有好归宿,才会更支持新政。这比赏多少银子、封多少官都管用啊!”

“臣倒觉得,这康复营还能推广到各省。” 马齐上前一步,躬身道,“如今各省都有退役的伤兵,有的流离失所,有的靠乞讨过活,不仅容易引发民乱,还浪费了人力。若在各省都设康复营,教伤兵学本事,由兰馨银行和瑞祥号负责安置,既能安抚伤兵,又能给百姓多一条营生的路,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臣有异议!” 户部尚书周大人站出来,皱着眉说,“设康复营要花不少银子,扩建各省分营,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国库虽有结余,却也不能这么浪费啊!”

“周大人此言差矣!” 张廷玉反驳道,“臣算过一笔账,若伤兵流离失所,引发民乱,朝廷派兵镇压,所需的军饷、粮草,比设康复营的开支多十倍不止。再说,伤兵学会本事,能挣钱养家,还能给瑞祥号、兰馨银行做事,为朝廷缴税,这是长远之利,怎么能说是浪费呢?”

胤禛点点头,认同张廷玉的说法:“张廷玉说得对,这康复营是长远之策,不能只看眼前的开支。传朕旨意,拨银五万两,扩建张家口康复营,再在陕西、甘肃、宁夏设三个分营;江兰任总营管,负责统筹各省分营的事务,所需人员,从兰馨医馆和瑞祥号抽调,不必按常例报批!”

旨意传到张家口时,康复营里正热闹非凡。李二柱学会了用左手编竹篮,第一个竹篮卖了三十文钱。他拿着钱,激动地给家里写了封信,信里说:“娘,我在康复营很好,江姑娘教我编竹篮,一个能卖三十文,我现在一天能编两个,每月能挣一两多银子。医官说我的伤口恢复得很好,再过两个月就能回家了。您和爹别担心,我一定好好学本事,回家给您盖新房子。”

王师傅做的木盒被瑞祥号的江南分铺订了五百个,他带着两个伤兵组成了 “木工小组”,一起做木盒。“等这批木盒做完,我就去江南分铺看看,要是能在江南开个小木坊,就带更多伤兵学本事。” 王师傅笑着说,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还有几个伤兵学会了算账,兰馨银行的账房正准备带他们去山西分铺实习。“等我们学会了,就留在银行当账房,每月能挣二两银子,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一个伤兵兴奋地说。

江兰拿着胤禛的旨意,站在康复营的院门口,看着眼前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景象:东院的医帐里,医官还在给伤兵换药;西院的木工台前,伤兵们忙着做木盒、编竹篮;北院的房间里,伤兵们围在一起,看着兰馨银行送来的账本,认真地学习算账。春风吹过院子,带来了农田里的青草香,也带来了 “日子会越来越好” 的希望。

她知道,康复营的意义,远不止安置伤兵那么简单 —— 这是新政 “以人为本” 的最好体现,是让每个为大清付出的人都能得到回报的承诺,是让更多人相信,只要肯努力,就能靠自己的双手,活出尊严和价值。而她,会一直把这件事做下去,让康复营的温暖,传遍大清的每个角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新政的力量,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康复营的院墙上,“伤兵康复营” 的木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李二柱站在木牌下,手里拿着刚编好的竹篮,抬头望向科布多的方向,心里默念着:“兄弟们,放心打仗吧,就算受伤了,也有江姑娘给咱们留后路,往后的日子,错不了!”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CC读书推荐阅读:百亿豪门穿兽世,投喂对象抢疯了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以死谢罪?重生后全宗门跪求原谅晚来情谊深二次元之斩神调包后,狼山小公主大杀四方宠爱太多太难选离婚吧,别耽误我泡小鲜肉万界保管员:开局穿梭机被曝光修为尽废后,我被逼退出宗门处处找茬?侯府小姐我不当了婚礼当天,老公朋友圈官宣白月光了穿越古代,我被团宠了瘸腿大师姐带着宗门飞升了海贼:这个海军强到离谱黑神话西游:神佛!吃俺老孙一棍圣子大人没有心我到民国当间谍周易哲学渣了腹黑女后我的诸天无限流,从要你狗命开始气运被夺后,她虐哭宗门所有人医妃归来:重生嫡女杀疯了!断亲单开族谱,柔弱表小姐不好欺神医娘亲一出门,各地大佬追着宠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长相思之寒柳依依九叔:简化金光咒,晒太阳就变强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废材巫女的鬼怪们港综:称霸香江从庙街开始娱乐:息影五年!我的女粉丝全是一线明星?港综:普通道士?随手就是五雷咒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无拘无束游走诸天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斗罗:趁雪帝落难,忽悠她做老婆被宗门诬陷后大师姐杀疯了武夫借剑无限之我的金主真难哄爱与租约快穿:满级大佬,在线追夫爱情公寓:我的幸福生活烧火丫鬟嫁东宫:太子,求你疼我薅光系统羊毛后,她飞升了古墓新娘,冥王宠得心慌慌你人皇幡都冒邪气了,还装赘婿?AI说:卷什么?躺平才可能躺赢特种姐妹穿七零,给列强亿点震撼
CC读书搜藏榜:这个宗门大有问题承光集亮剑:团长听我解释,我真是群演穿书:救赎疯批男主后,剧情崩了什么?我和二狗子杀遍了诸天hp:和德拉科相爱相杀的那些年快穿:宿主为远离小黑屋一路狂奔网游之幻兽使一吻定情,总裁的天价影后穿书后踢开男主,抱紧反派大腿重生复仇:我与夫人分天下红色王座圣骑士编年史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报告帝君,您的下属又想搞恋爱脑药神,从我不是药神开始蜜之仇九尾灾荒年:娘子有空间,婆家宠上天仙缘无双传晚来情谊深游云惊凤不求长生,只为称帝几度夕阳生HP:救世主今天又在消极怠工我隔着月亮,慢慢回头望火影:岩石巨人吊打高达兔兔生存记夜夜笙歌,公主殿下专宠暗卫白描情书邪修师妹拯救了全宗门赛博朋克:战争步行者插翅难逃,又被疯批世子逮回去了为君倾心绝世冥王妃网游——屠龙巫师八零大佬别虐了,夫人才是白月光美漫:从疯人院毕业后做蝙蝠侠凤朝华快穿之女配咸鱼人生皇女请回家偏执!疯批!真千金是朵黑莲花重生清冷貌美少年练习生后去选秀我在相声社团当团宠千户待嫁幸好正当时重生之千金小姐养成系你已进入选择模式刘一的仙途奇缘反派他每天都想欺师灭祖HP:掠夺者们有被迫害妄想症
CC读书最新小说:掌心的刺铠甲勇士刑天之阿瑞斯罪罚录甄嬛传:妙青借东风小王爷的修仙日常四合院:拍碎易中海,沉溺聋老太韩娱之单飞后逆袭成为顶流女爱豆奥特:开局诺亚之光退亲后,军少忍情忍欲寡疯了豪门的上位法则华妃重生:与死对头携手屠龙一夜鬼故事开局放出裂空座从闲散王爷开局元素化身之第七纪元早亡路人甲重生后满门都是反派阴鬼道路拜托,宁次他超爱的!快穿综影视配角人生【综】我那总在见义勇为的宿主呦凡人的通天之路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开局胆小虫,捕虫少年竟是我宝可梦之我是猴怪影视:子夜归之平遗憾穿书星际,炮灰竟是SSS级大佬生生不语,只一味地种田叮!您的拼好饭已送达!魂穿七零:女特工的惊世人生星铁:与虚无同行雾缚谜尘向阳处的蜜糖季节九源临渊炮灰成团宠,哥哥太多,撩不完!漫威:哨兵纪元无限流:我与邪神共享心脏权倾凰图:毒妃谋天下涅盘重生:复仇系统我来了我的玩偶成精了仙剑云九州妖都养乖反派崽后,我兽世躺赢了被赶出家门?小可怜捡垃圾暴富了穿梭诸天的遗憾弥补者逍骁二崩铁:五次蝉鸣,终成尊!狼人杀:狼王承传综影:我自有精彩精灵:我从小锯鳄开始【HP】来自法国的波特小姐爱情公寓之数据浔心大力,永恒不灭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