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二月初一的征辟取士考试,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贵乡城乃至整个武阳郡的文人圈子里,激起了滔天巨浪。其波澜,并未随着考试结束而平息,反而在接下来的两三日里,愈演愈烈。

那日考试散场,便有无数或垂头丧气、或愤愤不平的身影,从各个考棚中涌出。与袁明和之类凭借杂学得以一展所长者的暗自庆幸不同,更多的,是那些自幼浸淫经史、苦读诗书,准备在传统经义策论中一较高下的学子。

他们怀揣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梦想而来,摩拳擦掌,准备在圣人微言大义中驰骋才思,博取功名。然而,发下的试卷,却如同兜头一盆冰水,浇得他们透心凉。

“律法”?“数算”?

这算什么?朝廷取士,纵然不专考经义,也当以策论为主,观其才识器局。何时轮到这些刀笔吏的条文、商贾贩夫的算计,登堂入室,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了?尤其那数算,竟与律法并列,这简直是对圣贤之道的亵渎!

最初的惊愕过后,便是难以抑制的愤懑。茶馆酒肆、客栈学舍,但凡文人聚集之处,无不充斥着激烈的议论与抱怨。

“荒唐!实在荒唐!”一个身着洗得发白儒袍的中年文士,在城东“清源茶舍”内,将茶碗重重顿在桌上,引得周遭茶客侧目。“车骑将军口口声声‘唯才是举’,我本以为是要效仿古之明君,广开贤路。岂料,这‘才’竟是如此定义?律法条文,死记硬背即可;数算之术,不过是匠作之流!以此取士,岂非本末倒置,将国之栋梁与胥吏匠人等同视之?”

旁边一个年轻些的学子立刻附和:“张兄所言极是!那试题,竟问如何计算土方、核算赋税!我等读的是圣贤书,求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岂能沉溺于此等琐碎末技?这分明是轻视我等寒窗苦读之功!”

“还有那律法,”另一人接口道,脸上满是鄙夷,“尽是些民间细故,田土纠纷,婚约悔聘!此等事务,自有地方胥吏处置,何须我等士人劳心?考校这些,简直有辱斯文!”

不满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很快,便有人提议:“我等在此空谈何益?车骑将军此举,恐是受了小人蒙蔽,不明取士之正道。我等当联名上书,或请城中德高望重的大儒出面,向将军陈说利害,拨乱反正!”

这个提议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是啊,高将军毕竟是武人出身,或许不通文教,被身边如魏征之流(他们已隐约打听到魏征参与此事)的“功利”之言误导了。若能请动城中几位学问渊博、声望卓着的老先生出面,想必将军会重新考虑。

于是,一批情绪激动的学子,首先来到了城西致仕在家的博士刘老夫子府上。刘老夫子年逾古稀,精通三礼,在武阳郡的士林中颇有清望。

然而,朱门紧闭。门房老仆隔着门缝,客客气气地传话:“诸位公子请回吧。我家老爷昨日便出城访友,说是去城外观摩春耕,体察民情,归期未定。”

吃了闭门羹的学子们面面相觑,只得转向另一位以经学闻名的陈老先生处。结果同样,陈家仆役告知,主人前往乡下别业小住,欣赏早梅去了。

接连碰壁,让这些学子们感到了一丝不对劲。这些大儒们,平日里最重文教,对朝廷取士制度也常有自己的见解,为何在此关键时刻,竟不约而同地“出游”了?是巧合,还是……有意避而不见?

有人猜测:“莫非几位先生,早已知道内情,甚至……认可此举?”

“不可能!”立刻有人反驳,“此等背离圣贤之道之举,诸位先生岂会认可?定是……定是畏惧车骑将军兵威,不敢直言!”

这个猜测,让一些人心中生出了怯意,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悲壮感。大儒们不敢言,他们这些热血未冷的年轻学子,更要挺身而出,扞卫圣人之道的尊严!

“既然先生们不便出面,我等便直接去将军府!当面陈情!我等乃为大道公义,非为一己私利,难道将军还能将我等尽数抓了不成?”一个激愤的声音高喊道。

“对!去将军府!”

“求见车骑将军!”

人群被煽动起来,数十名学子汇成一股人流,浩浩荡荡,又带着几分书生的迂腐与决绝,向着位于城中央的郡守府——如今的车骑将军府行去。

将军府门前,甲士林立,戒备森严。骤然见到这么一群身着儒衫、情绪激动的文人涌来,守卫的都尉立刻警觉起来,上前拦住。

“站住!将军府重地,不得擅闯!”

为首的几名学子压下心中忐忑,昂首道:“我等乃武阳郡学子,有要事求见车骑将军!事关取士大道,天下文脉,还请通禀!”

那都尉见这些人虽是文人,但人数众多,言辞激动,也不敢怠慢,沉声道:“诸位稍候,容某禀报。”随即转身入内。

府内,高鉴正在与魏征、城中的儒士们商量阅卷的初步安排,包括让他们吃了闭门羹的刘老夫子、陈先生在内。闻听门外有大批学子聚集请愿,魏征眉头微蹙,一旁葛亮则是面露不豫:“这些学子,考不过便来闹事?主公,末将去将他们驱散!”

高鉴摆了摆手,神色平静,似乎早有预料:“不必。他们既然来了,便是心中有惑,有气。堵不如疏,压不如导。若连这点质疑都应对不了,我等日后如何取信天下士人?我去见见他们。”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魏征道:“玄成随我一同出去。景龙,你约束好府卫,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对学子无礼。”

“诺!”

高鉴与魏征一前一后,走出将军府大门。门外,原本喧哗的学子们见到正主出现,声音顿时小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位年轻的车骑将军身上。只见他并未披甲,只一身玄色常服,面容沉静,目光扫过众人,并无怒意,反而带着一种审视与倾听的姿态。

“诸位学子,”高鉴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聚集于此,所为何事?”

他这一问,原本安静下来的人群又骚动起来,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场面顿时有些混乱。

“将军!此次取士考题不公!”

“为何不考经义?”

“律法算数,岂是君子所为?”

“此乃舍本逐末!”

声音嘈杂,如同市集。高鉴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抬手虚压,朗声道:“诸位!如此喧哗,你言我语,本将军听不清,也难明诸位之意。既然是为道理而来,便需有理有据,条分缕析。可否推举一两位代表,上前陈情?”

人群安静了片刻,互相看了看,最后,目光落在了前排一位年约二十出头、身穿锦缎儒袍、气质颇为傲然的年轻人身上。此人乃是武阳郡郡博士方博士的独子,方岳。方博士乃郡中经学权威,方岳自幼得其真传,在年轻一代学子中颇有声望,加之其家世,自然被推为代表。

方岳见众人瞩目,整了整衣冠,上前一步,对着高鉴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只是那眉宇间的倨傲,却难以完全掩饰。

“学生方岳,家父乃郡博士方文正。见过车骑将军。”他声音清朗,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腔调。

高鉴微微颔首:“方公子,有何见教,但说无妨。”

方岳深吸一口气,将早已腹稿多时的说辞道出,语气虽力求平静,却难掩其中的激动与不满:“将军明鉴。学生等此来,非为他事,只为日前征辟取士之考题。将军颁布《唯才是举令》,天下寒士振奋,皆以为将军欲效仿古之明主,广纳贤才。然,所考之题,竟多为律法、数算之术!”

他顿了顿,见高鉴面无表情,只是静静听着,便继续道:“律法,乃治民之器,自有胥吏操持辅助;数算,更是商贾匠作之末流!我辈士人,寒窗十载,所学者,乃孔孟之道,圣贤之礼,所求者,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将军以此等‘奇技淫巧’取士,置圣贤经典于何地?置我等多年苦读于何地?长此以往,只怕读书人皆去钻研律令算数,而无人再探求经国大道,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动摇国本?学生冒死直言,还望将军三思,更正取士标准,以经义策论为主,方是正道!”

他这番话,引经据典,站在道德制高点,说得慷慨激昂,身后众学子听得连连点头,面露激赏之色,纷纷附和:“方兄所言极是!”“正是此理!”“请将军更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鉴脸上,等待着他的反应,是勃然大怒,还是虚心纳谏?

然而,高鉴只是静静地看着方岳,脸上非但没有怒意,反而缓缓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这笑容,让方岳和众学子心中有些莫名的不安。

“方公子,”高鉴开口了,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探讨的意味,“你方才说,律法数算,乃是‘奇技淫巧’,不及孔孟之道,是也不是?”

方岳昂首道:“正是!此乃士林公论!”

“哦?”高鉴嘴角的笑意加深了几分,忽然问道:“那么,方公子定然熟读《论语》了?”

方岳一怔,不知高鉴为何突然问起这个,但仍自信答道:“《论语》乃圣人微言大义,学生自幼熟读,不敢或忘。”

“很好。”高鉴点了点头,慢悠悠地吟诵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可是先师尼父所言?”

方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自然!此句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意为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乃是先师教诲弟子为学修身之次第。”

他答得流利,脸上甚至露出一丝得意,显示其经学功底扎实。

高鉴脸上的笑容彻底绽开,抚掌道:“方公子果然家学渊源,记得分毫不差!那么,请问,‘游于艺’的‘艺’,指的是什么?”

方岳下意识地回答:“乃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话一出口,他猛地意识到了什么,脸色瞬间变了。

高鉴不给他反应的机会,声音陡然提高,清晰无比地传遍全场:“好一个‘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先师孔子,何曾将‘数’排除在外?何曾说过‘数’是奇技淫巧?非但没有,反而将其列为君子必须熟练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之一!方公子,尔等口口声声尊奉先师,为何却将先师所推崇的‘六艺’之一的‘数’,贬低为‘奇技淫巧’?这究竟是不尊先师教诲,还是……尔等自己学艺不精,未能掌握先师要求君子必备的‘数’之艺,故而在此妄加非议,试图以‘大道’之名,掩盖自身之短?”

一连串的反问,如同疾风骤雨,又似利剑穿心,直指方岳和众学子言论中最根本的矛盾所在!你们不是尊孔吗?孔子明明把“数”列为必修课,你们自己没学好,反而怪考试考了?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方岳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他引以为傲的经学根基,此刻竟成了对方反击自己最有力的武器!他身后的众学子也全都懵了,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是啊,孔子确实说过“游于艺”,艺包括“数”啊……这……

高鉴目光扫过全场那些或愕然、或羞愧、或依旧不服却无言以对的面孔,语气转为肃然:“本将军开科取士,所求者,乃能安邦定国、处理实务之才!律法,乃维系秩序之准绳;数算,乃管理财政、兴修水利、统筹粮饷之根本!此二者,岂是末技?正是治国平天下不可或缺之实学!先师亦要求君子通晓六艺,尔等若连先师要求的基本技艺都未能掌握,空谈玄理,又如何能担当得起治理地方、安抚黎庶的重任?”

他顿了一顿,给了众人一点消化的时间,最后沉声道:“此次征辟取士,标准已定,绝不会因尔等之言而更改!至于经义之学,自有其价值,然并非此次取士之重点。尔等若有志于仕途,当知‘君子不器’,需博学多才,岂可固步自封?此次考试,是第一次,但绝非最后一次!日后取士,实务之才,仍将是重中之重!诸位与其在此聚众争议,不如回去好生研读律令,揣摩算经,亦可涉猎农工水利,拓宽学识。待他日学有所成,再来应试,本将军依然虚位以待!”

说罢,高鉴不再多言,深深看了一眼呆若木鸡的方岳,转身便与魏征一同返回府内。韩景龙指挥甲士稍稍后退,但仍警惕地注视着门外。

府门外,一片寂静。方才还群情激愤的学子们,此刻如同被霜打过的茄子,蔫了下去。方岳站在原地,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最终狠狠一跺脚,低头挤开人群,快步离去。其余学子见领头者如此,也再无颜面停留,互相看了看,皆是无言,默默地四散离开。

一场风波,就此被高鉴以一番引经据典的雄辩轻易化解。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