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顾清玥和阿鬼的脑海中炸开。三年前的国家级商业间谍案?父亲的数据中发现了关联的加密标记?这怎么可能?!父亲一生醉心科研,为人正直,怎么可能和商业间谍案扯上关系?
“不!这不可能!”顾清玥猛地站起身,脸色煞白,声音因激动而尖锐,“我父亲是科学家!他怎么可能参与间谍活动?!一定是弄错了!是数据被篡改了!是‘夜枭’或者‘指挥官’的阴谋!”她情绪激动,几乎无法自持,父亲的名誉是她最后的底线之一。
阿鬼也瞬间绷紧了身体,眼神锐利如鹰,死死盯住陈晋,试图从他脸上分辨出这是否是一个新的圈套或施压手段。“陈警官,这个指控非常严重。证据确凿吗?还是初步的模糊匹配?有没有可能是模仿栽赃?”
陈晋看着两人激烈的反应,眉头紧锁,脸上的震惊和审视并未消退,但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冷静点,顾女士,阿鬼先生。我并没有指控顾博士参与间谍活动。目前只是技术部门在数据碎片中发现了高度相似的加密协议和联络代码模式,与三年前那起‘星锐科技’核心技术泄密案中使用的加密方式吻合度极高。该案导致国家重大经济损失,影响恶劣,但主犯在逃,加密源一直未能破解。”
他走到电脑前,快速调出一些经过脱敏处理的对比数据截图:“你们看,这种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底层逻辑和特定扰动参数,具有极高的独特性。出现在顾博士的数据中,只有两种可能:一,顾博士与当年的泄密者有过接触或信息交换;二,有人故意将这种加密方式嵌入了数据中,目的是混淆视听或嫁祸。”
顾清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凑近屏幕,看着那些复杂难懂的代码对比。她不懂加密技术,但陈晋严肃的神情和确凿的技术对比,让她心中升起一股寒意。父亲知道这种加密方式?甚至使用过?为什么?
“星锐科技……”阿鬼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眼神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光芒,“我记得……那家公司当年主打的是高精度工业软件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吧?他们的核心技术,似乎涉及复杂的神经网络建模和数据处理……”
陈晋有些意外地看了阿鬼一眼:“没错。你对这家公司有了解?”
“略有耳闻。”阿鬼含糊带过,随即追问,“陈警官,能否告知,当年‘星锐’泄密的核心技术具体是什么?这或许能帮助我们判断关联性。”
陈晋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权衡保密原则,但考虑到案件关联性,还是透露了一些信息:“主要是下一代工业物联网的安全协议核心算法和部分人工智能决策模型的底层架构。泄密导致我们在该领域的发展滞后了至少三年。”
工业物联网安全协议?AI决策模型?顾清玥的心猛地一跳。她突然想起,父亲的研究笔记中,后期确实频繁提到“生物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接口安全性”、“大规模数据流下的意识稳定性模型”等课题,这些似乎与“星锐”的技术领域存在某种交叉?难道父亲的研究,无意中触及了类似的技术底层逻辑,甚至……借鉴或参考了某些现有技术?但借鉴技术,怎么会用到间谍案的加密方式?
“我父亲的研究笔记!”顾清玥突然抓住了一线希望,急切地对陈晋说,“数据里有我父亲的电子笔记!里面有详细的研究思路和参考文献记录!我们可以查一下,他是否提到过‘星锐’或者相关的技术!也许能找到解释!”
陈晋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是个方向。周晴,立刻协调技术部门,重点筛查数据中顾天朔博士的笔记部分,关键词包括‘星锐’、‘物联网安全’、‘AI架构’、以及相关的加密术语。”
“是!”周晴立刻转身去联系。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顾清玥坐立不安,父亲的形象在她心中变得有些模糊。那个严谨、甚至有些固执的科学家,难道真的隐藏着她不知道的一面?阿鬼则沉默不语,眼神深邃,似乎在快速梳理着各种可能性。
大约半小时后,周晴快步返回,脸色凝重中带着一丝兴奋:“陈警官,有发现!在顾博士大约四年前的一份研究札记中,发现了他与一位代号为‘观察者’的人的加密通信记录片段!使用的正是这种加密方式!内容……涉及对某种‘高风险神经网络协议’的安全性评估请求,但札记显示,顾博士拒绝了提供详细评估,理由是‘伦理边界模糊,潜在危害过大’。”
“观察者?”陈晋精神一振,“能追踪到这个代号吗?”
“正在尝试,但需要时间。这个代号在我们的数据库中没有直接匹配。”周晴回答。
“通信内容呢?除了拒绝,还有什么?”顾清玥急切地问。
“札记记录不全,但提到对方似乎对顾博士正在进行的‘意识映射’研究的‘安全性框架’非常感兴趣,并暗示可以提供‘星锐’的某些‘基础模块’作为交换,但被顾博士严词拒绝。顾博士在札记中写道:‘此路危险,近乎玩火,须严守底线。’”周晴复述着技术部门提取的信息。
真相似乎露出了冰山一角!父亲并非参与者,而是被试探、甚至可能被试图拉拢的对象!但他守住了底线,并且似乎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风险!
“看来,顾博士是清白的,甚至可能无意中阻止了更大的危机。”陈晋松了口气,看向顾清玥的眼神缓和了许多,“有人试图利用顾博士的专业能力,甚至想用非法获得的技术作为诱饵,但顾博士拒绝了。这份札记,反而成了证明他清白的证据,也揭示了确实有势力在觊觎他的研究,并且手段不凡,能接触到国家级机密加密技术。”
顾清玥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为父亲的正直感到骄傲,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寒意。四年前,就有人盯上了父亲的研究!而且是与国家级间谍案相关的势力!这个“观察者”是谁?是“夜枭”吗?还是……“幽灵”?
“这个‘观察者’,会不会就是‘夜枭’或者‘幽灵’的人?”顾清玥说出心中的猜测。
“可能性极高。”陈晋面色凝重,“如果能确定‘观察者’的身份,将是突破‘幽灵’网络的关键。这份数据的重要性,再次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他看向顾清玥和阿鬼,语气郑重,“顾女士,阿鬼先生,现在看来,你们提供的数据,不仅是揭开林澈案真相的钥匙,更可能关联到更大的国家安全利益。我希望你们能重新考虑,提供更完整的数据,以便我们进行深入分析,揪出这个‘观察者’及其背后的势力。”
话题再次回到了数据归属这个核心矛盾上。刚刚缓解的气氛又变得微妙起来。
阿鬼开口了,声音冷静:“陈警官,我们理解此事关系重大。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谨慎。数据一旦完全交出,我们不仅失去了自保的筹码,也可能因为知道得太多而陷入更危险的境地。既然已经证明了顾博士的清白和数据的关键性,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合作方式?”
“什么方式?”
“由我们主导数据的解读,警方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护。”阿鬼提出方案,“在确保我们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配合警方,有针对性地提取和分析与‘观察者’、‘夜枭’、林澈案直接相关的信息。这样既能高效推进调查,也能最大限度保障我们的安全和数据的可控性。”
陈晋沉吟起来。阿鬼的方案显然更符合顾清玥一方的利益,但对警方来说,失去了对数据的直接控制,存在不确定性。
“我们需要对数据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陈晋试图争取主动权。
“全面的了解,未必需要物理上的占有。”阿鬼寸步不让,“我们可以共享分析日志和关键发现。或者,由双方技术人员在隔离环境中共同操作,但核心权限由我们掌握。这是底线。”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僵持。周晴在一旁默默记录,气氛紧张。
就在这时,陈晋的加密通讯器突然震动起来。他看了一眼号码,脸色微变,对众人做了个稍等的手势,走到角落接通。
“……是我。什么?确定吗?……什么时候的事?……好,我知道了,保持监控,不要打草惊蛇。”
他挂断通讯,转身回来,脸色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他目光扫过顾清玥和阿鬼,最终定格在顾清玥脸上,缓缓说道:“刚接到最新监控报告。你们提供的部分数据中,那个与‘观察者’通信关联的加密标记……在两个小时前,被激活了。”
“激活了?”顾清玥和阿鬼同时一愣。
“是的。”陈晋的声音低沉,“信号源进行了极短暂的发射,方向……经过初步追踪,指向了本市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
“哪里?”
“林家老宅。”陈晋一字一顿地说,“林澈先生父亲,林建华生前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