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科技材料研究院,最深处的那个实验室,如今挂上了一个崭新的、临时手写的牌子——“城市矿场”项目组。牌子下面,还贴着一张林烨带来的、那张屏幕碎裂的旧手机特写照片,像是一种无声的宣誓。
实验室里,往日那种专注于单一材料合成的宁静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混乱的繁忙。实验台上,不再是整齐划一的烧杯和试剂,而是堆满了各种“破烂”——拆得七零八落的电路板、扭曲的手机外壳、拆出来的锂电池,甚至还有几个老旧的路由器和硬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酸味和金属加热后的特殊气息,偶尔还夹杂着塑料燃烧的焦糊味。
崔明远,这位平日里衣着整洁、一丝不苟的材料学博士,此刻完全变了个人。他套着一件沾满了不明污渍的白色实验服,袖子挽到手肘,头发乱糟糟的,眼镜片上都是指纹。他几乎是住在了实验室,连续几天没回家,困了就在旁边的折叠床上眯一会儿,饿了就扒拉几口食堂送来的盒饭。
最明显的是他身上的味道。长时间接触各种酸液、溶剂和高温分解的废气,即使经过严格清洗,一股淡淡的、混合着酸性和金属感的味道,也已经顽固地浸入了他的衣服和皮肤。年轻的团队成员们私下里开玩笑,给他起了个外号——“矿工博士”。
“博士,‘矿工一号’反应釜的数据出来了!”一个戴着防毒面具的年轻研究员,拿着刚打印出来的报告,声音闷闷地喊道。
崔明远立刻从一堆电路板中抬起头,快步走过去,几乎是抢过报告。他扫了一眼上面的数据,眉头瞬间拧成了死结。
“提取率0.023%?!”他的声音因为疲惫和失望而有些沙哑,“怎么比昨天还低了?不是调整了酸浴的浓度和温度曲线吗?”
年轻研究员无奈地摘下面具,露出汗涔涔的脸:“博士,浓度提高后,对反应釜的腐蚀太厉害了,而且产生的含氯废气超标,环保组的同事已经来抗议三次了。温度曲线……我们尝试了三种,结果要么是提取率低,要么就是杂质含量爆表,后续分离成本更高。”
崔明远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把本就凌乱的头发弄得更像鸟窝。他走到那个被他们戏称为“矿工一号”的小型反应釜前,透过观察窗看着里面翻滚的、冒着气泡的浑浊液体,那里面正“烹煮”着几十块破碎的手机主板。
“成本呢?初步核算出来没有?”他头也不回地问。
另一个负责数据记录的女研究员,在电脑上敲击了几下,叹了口气:“博士,粗略算了一下,不算设备折旧,光是这第一批实验消耗的化学品、能源和环保处理费用,摊派到可能提取出的那零点几克‘铼’和‘镓’上……成本是国际市场价格的……两百倍以上。”
“两百倍?!”旁边一个正在用王水小心翼翼浸泡芯片的小伙子手一抖,差点把烧杯打翻,失声惊呼,“我的天!这哪是挖矿,这简直是烧钱啊!”
实验室里陷入一片沮丧的沉默。只有反应釜低沉的运行声和通风橱的嗡鸣还在持续。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到硌人。从这些成分复杂、形态各异的电子垃圾中,高效、环保地提取出特定的稀有金属,难度远超他们最初的想象。这不像在矿山里,矿石成分相对单一,这里的“矿石”是无数种材料的复杂混合体,彼此纠缠,想要精准“捕捞”目标,如同在一锅乱炖里只挑出某一味调料,谈何容易。
崔明远走到角落的洗手池,用冷水狠狠冲了把脸,试图驱散脑中的疲惫和挫败感。冰冷的水珠顺着他憔悴的脸颊滑落。他抬起头,看着镜子里那个眼窝深陷、胡子拉碴、身上散发着酸味的自己,恍惚间真觉得自己像个在矿井下挣扎了数日的矿工。
“矿工博士……嘿。”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扯出一个苦涩的自嘲笑容。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了。林烨和周伟一起走了进来。两人显然也被实验室里这股浓烈的“工业气息”呛了一下,林烨下意识地揉了揉鼻子。
“老崔,情况怎么样?”林烨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实验台和团队成员们垂头丧气的表情,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崔明远转过身,用毛巾胡乱擦了把脸,走到林烨面前,将那份标着“提取率0.023%”和“成本估算:200倍+”的报告递了过去,声音低沉:“林总,周总。情况……不太好。效率太低,成本太高,环保压力也大。我们试了几套方案,效果都不理想。”
周伟接过报告看了一眼,眼皮直跳,倒吸一口凉气:“两百倍?!老崔,这……这玩意儿就算搞出来,也完全没有经济性可言啊!还不如……”
他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意思很明显——还不如当初考虑向巨头妥协。
林烨没有说话,他只是仔细地看着那份报告,手指在那些令人沮丧的数据上缓缓划过。他的表情很平静,没有流露出任何失望或者责备。
看完后,他放下报告,没有看崔明远,而是走到那个“矿工一号”反应釜前,静静地看了一会儿里面翻滚的液体。然后,他又走到旁边的工作台,拿起一块刚刚经过初步破碎处理的电路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元件和线路。
整个实验室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判决。空气仿佛凝固了。
良久,林烨才放下那块电路板,转过身,目光落在崔明远那件脏兮兮的实验服上,最后定格在他疲惫却依然带着执着的脸上。
“老崔,”林烨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你身上的味道,挺好闻的。”
“啊?”崔明远愣住了,下意识地嗅了嗅自己,一脸茫然。周围的团队成员们也面面相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林烨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带着赞许的笑意:“这是奋斗的味道,是攻坚克难的味道。比办公室里那些香水味,好闻多了。”
他走到崔明远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我知道很难。如果容易,这件事早就有人做成了,轮不到我们星火。两百倍的成本,听起来很吓人。但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实验室里每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信念:
“但是,我们星火要做的,从来就不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算那些蝇头小利的经济账!我们要做的,是开创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或者说,没有人走通的路!”
他指着那堆“电子垃圾”,眼神锐利:“我们现在是在开荒!是在用最原始的镐头,一下一下地敲打这片从未被开垦的‘矿山’!效率低?成本高?这太正常了!任何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在诞生之初,都是丑陋的,昂贵的,不被理解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计算这一镐头下去,挖出来的矿石值不值钱!”林烨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带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我们要做的,是尽快找到更高效的‘挖掘机’,更精准的‘选矿机’!是把这条看似不可能的路,硬生生给它走通了!”
他重新看向崔明远,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期待:“老崔,别被眼前的数字吓倒。告诉我,技术上,有没有可能性的突破?哪怕只是一点点苗头?”
崔明远看着林烨那双毫无怀疑的眼睛,胸腔里那股因为挫败而几乎熄灭的火苗,仿佛被浇上了一瓢热油,轰地一下重新燃烧起来!他深吸一口气,那股熟悉的酸味此刻似乎也不再难闻。
“有!”崔明远斩钉截铁地回答,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锐利,“我们之前的方向可能有点问题,总想着用强酸强碱一把抓,分离难度大,污染也重。我和几个骨干讨论过,也许可以尝试分步、定向破解的思路!比如,先利用物理方法进行更精细的预处理和分选,再用特定的生物酶或者温和的化学溶剂,进行选择性浸出……”
他语速飞快,一边说一边拿起笔在旁边的白板上画起了示意图,之前困扰他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林烨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周伟看着重新焕发活力的崔明远,又看了看一脸笃定的林烨,最终也把嘴边那些关于“经济性”的话咽了回去,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也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笑意。这家伙,总能点燃别人。
“好!”林烨等崔明远说完,只回了一个字,“就按你这个新思路,大胆去试!需要什么资源,直接打报告!钱的问题,不用你操心!”
他环视整个项目组,目光灼灼:“小伙子们,姑娘们,我知道大家很辛苦。但请你们记住,你们现在手里敲打的,不是垃圾,是未来!是星火能不能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的关键!‘矿工博士’这个称号,我很喜欢!我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矿山专家’!”
说完,林烨对崔明远点了点头,便和周伟一起离开了实验室。
门关上的那一刻,实验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讨论声。崔明远抹了把脸,眼神明亮,用力一拍手:“都听到了吗?别愣着了!把‘矿工一号’给我停了!按照新方案,重新设计实验流程!小王,你去联系生物技术那边!小李,你把我们那台静电分选机再调试一下!”
“是!博士!”
实验室里,那股混合着酸味和斗志的气息,仿佛更加浓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