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夕阳把枫林场染成了暖红色,陈建国带着妻儿站在爷爷种的枫树下,手里捧着爷爷的枫溪笔记,指尖轻轻拂过封面上的 “枫溪记事” 四个字。风卷着枫叶落在他们身上,像一场温柔的拥抱,把枫溪的暖,把爷爷的牵挂,都裹进了这暮色里。
“爸,你再给我讲讲枫溪的建国井吧。” 乐乐拉着陈建国的衣角,手里举着那片锯齿纹枫叶,“我想知道你和赵二柱叔叔是怎么挖井的。” 陈建国蹲下来,把儿子抱在怀里,翻开笔记,指着里面的插画 —— 爷爷画了口井,井边站着两个人,正在挥着锄头。“那时候我和赵二柱每天都挖一点,累了就坐在枫树下喝红糖粥。有次下大雨,井差点塌了,我们冒雨把井护住,才保住了那口井。”
“赵二柱叔叔真勇敢!” 乐乐眼睛亮起来,“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帮大家做事。” 林慧坐在旁边的石凳上,看着父子俩的身影,笑着说:“乐乐已经很勇敢了,上次在学校帮同学解围,还主动提出要给小丫姐姐写信,都是勇敢的表现。”
陈建国摸了摸乐乐的头,继续讲枫溪的故事:“枫溪还有枫叶灯笼,每到秋天,大家就会把枫叶贴在灯笼上,挂在枫树上,晚上的时候,灯笼亮起来,整个枫溪都红红的,像撒了一地星星。” 他指着院子里的枫树,“等明年春天,咱们也在这棵枫树上挂枫叶灯笼,就像在枫溪那样。”
乐乐高兴地跳起来:“好啊!我要自己做灯笼,贴上我画的枫溪奥特曼!” 他跑到井边,捡起一片枫叶,折成飞机,用力扔出去 —— 枫叶飞机在空中飞着,像一只红色的小鸟,落在枫树下,正好停在爷爷当年种仙人掌的地方。
“你看,爷爷的仙人掌也在看咱们呢。” 林慧指着角落的仙人掌,两片新芽在夕阳下泛着浅绿,“它就像爷爷的眼睛,看着咱们好好过日子,看着枫溪的暖在这里扎根。” 陈建国走过去,摸了摸仙人掌的新芽,忽然想起爷爷的话:“仙人掌皮实,像咱们家人的性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好好活着,都能把暖传下去。”
王爷爷提着一袋烤红薯走过来,香味飘满了院子:“建国,林慧,乐乐,快尝尝我刚烤的红薯,热乎着呢。” 他把红薯递给他们,“这红薯是在‘暖溪林’旁边种的,吸收了枫香,比别的红薯甜。” 乐乐接过红薯,剥开皮就咬了一口,烫得直咧嘴,却还是笑着说:“甜!比枫溪的还甜!”
陈建国接过红薯,尝了一口,甜意混着枫香在嘴里散开,心里忽然明白 —— 爷爷的心愿,不是要他真的留在枫溪,而是要他把枫溪的暖带回来,传给身边的人,传给下一代。就像这红薯,种在 “暖溪林” 旁边,吸收了枫香,就有了枫溪的味;就像他,在枫溪学会了心疼,学会了互助,就把这份暖带回了现实,传给了林慧和乐乐,传给了社区的邻居。
夕阳渐渐落下,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铺满枫叶的地上。陈建国握着林慧的手,怀里抱着乐乐,手里拿着爷爷的枫溪笔记,胸口的怀表微微发烫 —— 他知道,这次回家,他不仅找到了爷爷的回忆,更找到了 “家” 的真义: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是讲心疼的地方;是把异时空的暖,种进现实的土壤,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变得有滋有味,有暖有爱。
“以后每年深秋,咱们都来这里。” 林慧靠在陈建国肩上,声音轻轻的,“读爷爷的笔记,看院子里的枫树,放枫叶飞机,就当是‘跨时空探亲’,跟爷爷,跟枫溪的朋友,一起过节。” 陈建国点头,看着头顶的枫树,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在回应他们的话。
乐乐趴在陈建国怀里,手里还拿着那片锯齿纹枫叶,已经有些困了,嘴里喃喃地说:“爸,明年咱们带小丫姐姐来这里,一起烤红薯,一起看枫树……” 陈建国摸着儿子的头,轻声说:“好,咱们一定带小丫姐姐来,让她看看爷爷的老房子,看看咱们的‘暖溪林’,看看这里的暖。”
怀表的微光透过衣料映出来,和夕阳的红光混在一起,像一片小小的枫叶,落在铺满枫红的地上。陈建国知道,回归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 他会带着枫溪的暖,带着爷爷的牵挂,在现实里好好过日子,把这份暖,一代代传下去,让 “家” 的真义,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