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社区办公室,李主任拿着陈建国递来的 “暖溪林” 计划书,看得连连点头:“建国,你这个想法太好了!在枫林场种一片枫树林,既能完成你爷爷的心愿,又能给社区增添一个休闲的地方,还能把枫溪的暖传过来,一举多得!”
陈建国笑着说:“李主任,这还要靠社区的支持。我想先在枫林场划出一块地,种上枫树种,然后组织社区的居民和老人们一起参与,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种树的乐趣,也能感受到枫溪的暖。” 李主任点头同意:“没问题!社区会提供资金和工具,你负责组织大家,咱们一起把‘暖溪林’种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陈建国忙着在枫林场选地、联系苗圃、组织居民。社区的居民们听说要种 “暖溪林”,都积极报名参加 —— 周奶奶说要给树苗缝枫叶布偶,张爷爷说要给树苗编竹篮当保护套,乐乐的同学也说要跟乐乐一起去种树。
周六的早上,天还没亮,陈建国就带着妻儿去了枫林场。社区的居民们也陆续赶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工具,脸上带着笑容。“建国,咱们先把地翻了吧!” 王爷爷扛着锄头,笑着说,“我以前跟你爷爷一起种过树,知道怎么翻地。”
陈建国点头,跟王爷爷一起翻地。林慧和其他居民们则忙着分发枫树种和工具,乐乐带着同学们,在旁边给树苗画 “成长日记”—— 每个树苗旁边,都放着一张画着枫叶的纸,上面写着 “我要快点长大,变成像枫溪一样的枫树”。
“大家加油啊!咱们争取今天把枫树种完!” 陈建国擦了擦汗,笑着说。居民们都干劲十足,有的挖坑,有的放树苗,有的浇水,热闹得像过年。周奶奶坐在旁边,给每个树苗缝枫叶布偶:“我给每个树苗都缝个布偶,保佑它们快点长大。” 张爷爷也忙着给树苗编竹篮:“这个竹篮能保护树苗,不让虫子咬。”
中午,大家坐在枫树下吃饭 —— 林慧和其他居民们带来了家常菜,有红烧肉、红薯粥、凉拌萝卜干,还有周奶奶做的枫叶馒头。“大家辛苦了!咱们先吃饭,下午继续干!” 陈建国给大家分着饭,心里满是欣慰 —— 这就是他想看到的,大家一起努力,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奋斗,暖融融的像一家人。
下午,种树的进度更快了。乐乐和同学们,给每个种好的树苗浇水,还在旁边插上小旗子,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这是我的树苗,我要经常来看它!” 陈建国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想起在枫溪,小丫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种枫树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 不管是在枫溪,还是在枫林场,孩子们的笑脸都是最纯真的,最温暖的。
夕阳西下的时候,最后一棵枫树种完了。陈建国看着眼前的一片枫树苗,心里满是激动 —— 这就是 “暖溪林” 的雏形,虽然现在还小,但总有一天,它们会长大,会像枫溪的枫树林一样,红得热烈,暖得踏实。
“咱们给‘暖溪林’立个牌子吧!” 李主任笑着说。大家都同意,陈建国找来一块木板,在上面写着 “暖溪林” 三个大字,旁边还画了一片枫叶。王爷爷把牌子立在 “暖溪林” 的入口处,笑着说:“以后,咱们就有自己的枫树林了!”
居民们都围着牌子,拍照留念。周奶奶笑着说:“以后我每个周末都来这里,给树苗浇水,看它们长大。” 张爷爷也说:“我也来,给它们编新的竹篮,保护它们成长。” 乐乐兴奋地说:“我要跟小丫姐姐视频,让她看看咱们的‘暖溪林’!”
回家的路上,乐乐趴在车窗上,看着越来越远的 “暖溪林”,高兴地说:“爸,咱们的‘暖溪林’真好看!等树苗长大了,咱们就去枫溪,让小丫姐姐来咱们这里看枫树。” 陈建国摸了摸儿子的头:“好,等树苗长大了,咱们就去枫溪,带着小丫姐姐来咱们的‘暖溪林’。”
晚上,陈建国坐在书桌前,翻着枫溪笔记,在空白页上写了句话:“今天,咱们在枫林场种了‘暖溪林’—— 社区的居民们都来了,大家一起挖坑、放树苗、浇水,热闹得像一家人。看着眼前的枫树苗,我仿佛看到了它们长大的样子,看到了爷爷的心愿实现的样子。枫溪的暖,已经在这里扎根;爷爷的爱,也已经在这里传承。这就是最好的生活,最真的幸福。”
窗外的月光洒在笔记上,映着那片枫叶,红得像一团小小的火。陈建国握着怀表,仿佛能听见枫溪的风吹过枫树的声音,轻轻的,暖暖的,像在说 “做得好,‘暖溪林’会越来越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