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靠在椅背上,心里又急又堵,他想起红十五军的战士们,要是被敌人困在这里,没粮没弹,用不了半个月,队伍就得垮。
李云龙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打过不少硬仗,却从没见过这么难的局面:敌人兵力是红军的十倍,装备比红军好,还把苏区围得水泄不通。
就在这时,李云龙突然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敌人虽然人多,但他们内部不是一条心——冯系的部队和蒋介石的嫡系不对付,第30师和第31师互相拆台,南路的几个师也各有各的算盘。咱们只要抓住他们的矛盾,找薄弱环节打,就能撕开一个口子。”
李云龙指着地图上南路和西路之间的空隙:“第13师和第30师的结合部,有个叫河口镇的地方,是敌人的补给点,守卫的兵力不多,只有一个营。我已经让侦查员去摸清了,他们每天从黄安往河口镇送粮,只有一个排护送。只要咱们能打下河口镇,缴获粮食和弹药,就能缓解燃眉之急,还能打乱敌人的部署。”
曾中生,蔡申熙和陈奇对视一眼,眼里都闪过一丝亮光。打补给点,抢粮食——这确实是眼下最直接的办法。
蔡申熙往前凑了凑,指着地图上的河口镇:“这个补给点的防御怎么样?敌人有没有碉堡?”
“有两个碉堡,但都是临时修的,不结实。”曾中生回答,“而且敌人的注意力都在正面防线,补给点的防备很松懈。只要咱们趁夜行动,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肯定能拿下。”
李云龙也来了精神,拍了拍桌子:“好!就打河口镇!我带红一军的一个营跟你们一起去,多个人多份力!咱们趁夜摸过去,先端了敌人的哨兵,再炸了碉堡,保证能把粮食抢回来!”
屋里的气氛终于缓和了一些。曾中生看着三人坚定的眼神,心里也松了口气——虽然敌人的围剿很严密,但只要红军能团结一心,抓住机会,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他拿起地图,卷了起来:“那咱们现在就制定详细计划,申熙负责调动红十五军的兵力,陈奇安排侦查员摸清河口镇的具体布防,云龙同志准备红一军的支援部队——咱们要打一场漂亮的突袭战,给敌人的第一次‘围剿’当头一棒!”
曾中生顿了顿,拿起火钳在炭火里戳了戳,火星子溅得更高:“而且敌人这次的打法跟以前不一样,不再是猛冲猛打,而是搞‘步步为营’——每推进一段距离,就修碉堡、挖战壕,还把沿途的村子烧了,把老百姓赶走,想把咱们困死在苏区里。前几天,光山那边的一个村子,因为老百姓给咱们送过粮食,就被G民党军放火烧了,十几户人家无家可归,还有两个老乡被他们杀害了。”
李云龙去过光山那个村子,村里的老乡都很热情,上次部队路过的时候,还主动给战士们送红薯。一想到那些老乡的遭遇,他心里就又痛又怒:“这群G民党军,简直是丧心病狂!”
蔡申熙的脸色也很难看,他看着地图,语气凝重:“这么说来,咱们现在不仅缺粮,还被敌人四面包围,要是突围不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不止是突围的问题。”曾中生推了推眼镜,眼神里满是忧虑,“现在苏区的交通也被敌人切断了,咱们和外面的联系几乎中断,伤员的药品也快用完了——上次战斗中受伤的战士,现在只能用盐水消毒,有的伤口都化脓了,却连一片消炎药都没有。还有弹药,红一五军每个战士平均只有五发子弹,有的战士甚至只有一把大刀,要是真跟敌人的主力部队硬碰硬,咱们根本占不到便宜。”
李云龙咬了咬牙,沉声道:“那咱们就跟他们拼了!就算子弹少,咱们还有大刀,还有拳头,大不了跟他们同归于尽!”
“不能硬拼。”曾中生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咱们红军的兵力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硬拼就是拿鸡蛋碰石头,不仅救不了苏区,还会让战士们白白牺牲。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找到敌人的薄弱环节,打破他们的包围圈——而粮食,就是打破包围圈的关键。”
曾中生看向蔡申熙和陈奇,继续说:“敌人的粮库虽然有重兵把守,但他们的补给线很长,而且防备相对薄弱。我已经让侦查员去摸清了,固始那边的G民党军粮库,每天下午都会有一支运输队往前线送粮,只有一个营的兵力护送。如果咱们能抓住这个机会,打一场伏击战,不仅能缴获粮食,还能缴获弹药,给敌人一个教训。”
蔡申熙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曾中生的意思:“你的意思是,咱们集中兵力,先打固始的运输队?”
“对。”曾中生点了点头,“不过这事得周密计划,不能出半点差错。运输队的路线、兵力、武器装备,咱们都得摸清楚,还要选好伏击地点——最好是在山道上,敌人的汽车开不起来,咱们也好打埋伏。”
陈奇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只要能拿到粮食,战士们就能恢复体力,到时候别说打运输队,就算跟敌人的主力部队打,咱们也有底气!”
可就在这时,曾中生又补充了一句,语气里带着一丝提醒:“不过你们也要有心理准备——敌人现在盯得紧,伏击战一旦打响,很可能会引来附近的G民党军增援,到时候咱们不仅要抢粮食,还要做好突围的准备。而且……”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沉重,“就算这次能抢到粮食,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要想彻底解决粮食问题,还是得打破敌人的包围圈,找到新的根据地。”
屋里的气氛又变得严肃起来。蔡申熙看着地图上的包围圈,心里清楚,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是他们参军以来最艰难的一场——不仅要跟敌人斗勇,还要跟饥饿和寒冷斗,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他深吸一口气,看向曾中生,语气坚定:“不管有多难,咱们都得拼一把!为了战士们,为了老百姓,为了苏区,咱们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