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用‘不锈铁’板堵住裂缝!”李二狗在颠簸的甲板上大喊。
工匠们抬来特制的金属板,可海浪太大,根本无法固定。海水不断涌入,船身倾斜得越来越厉害。
秀姑突然想起什么:“用新织的‘防水布’!把它覆在铁板外面!”
这种布是用特殊树脂浸泡过的,遇水后会膨胀密封。几个水手冒着被浪卷走的危险,终于将防水布固定在裂缝处。
“漏水慢了!”总管惊喜地发现。
但危机并未解除。船底卡在暗礁上,随着潮水上涨,船体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声。
老鱼头仔细观察海流,突然指向左前方:“那边有个漩涡!趁着涨潮,或许能借力脱困!”
陈远立即带人调整船帆,其余船只也抛出缆绳相助。在漩涡的吸力和涨潮的推动下,主船猛地一震,终于脱离了暗礁。
“成功了!”船上爆发出欢呼声。
经此一劫,船队不敢再冒险夜航。在老鱼头指引下,他们找到一处隐蔽的海湾暂作休整。
次日清晨,石娃子在检修船底时有了意外发现:“掌柜的,您看这礁石上长的东西!”
礁石上附着着一种奇特的紫色海藻,在阳光下闪着金属般的光泽。石娃子取了些样本,用随身携带的小锅熬煮,竟染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深紫色。
“这颜色太美了!”秀姑惊叹,“比我们最好的紫檀染还要鲜亮!”
老鱼头笑道:“这是‘紫金藻’,只有这片海域才有。据说用它能染出永不褪色的紫色。”
更令人惊喜的是,小翠在岛上发现了新的食物来源——一种形似芭蕉的树木,结着金黄的果实。
“这果子能吃吗?”小翠谨慎地摘下一个。
老鱼头接过果子,熟练地剥开:“这是‘海蕉’,不仅能吃,还能治病。”
果然,几个因晕船不适的水手吃了海蕉后,症状明显减轻。
李二狗望着这个意外发现的小岛,若有所思:“或许...我们可以在这里建立一个中转站。”
说干就干。船队在这个被命名为“紫金岛”的小岛上停留了三天。工匠们砍伐木材修建简易码头,水手们补充淡水和食物。
这日,秀姑带着女工们在海边清洗布料时,突然惊呼:“快来看!这沙滩会发光!”
夜晚的沙滩上,果然闪烁着点点蓝光,宛如星空坠落。老鱼头解释道:“这是‘夜光沙’,一种会发光的海藻碎片。”
石娃子灵机一动:“要是能把这种光固定在布料上...”
他立即着手试验,将夜光沙混入特制的胶水,涂抹在布料上。制成的布料在黑暗中果然发出柔和的蓝光。
“这要是做成船帆,夜间航行就安全多了!”总管兴奋地说。
在岛上休整期间,船队还遇到了一群特殊的访客——几十只海豚每天准时出现在海湾,仿佛在守护船队。
老鱼头说:“这是好兆头。海豚是海神的使者,它们出现说明前路平安。”
第五天清晨,船队准备继续航行。临行前,李二狗命人在岛上立了块石碑,刻上“中原工坊中转站”字样,还留下了一些基本工具和种子。
“希望后来者能受益。”他在日志中写道。
船队再次启航。有了紫金岛的补给和休整,大家士气高涨。
航行至第七天,了望塔上的水手突然激动地大喊:
“陆地!看到陆地了!”
远方海平线上,隐约可见一片陌生的海岸线。但与海图标注的位置相比,这片陆地似乎太大了些。
老鱼头眯着眼睛看了许久,突然脸色大变:“不对!这不是新大陆!这是...这是‘巨龟岛’!”
“巨龟岛?”众人疑惑。
“传说中海神的坐骑,”老鱼头声音发颤,“它一直在海上漂流,百年才现身一次...”
随着船队靠近,那“岛屿”的轮廓渐渐清晰——果然像极了一只巨大的海龟!更令人震惊的是,龟背上似乎还有建筑和人烟!
“岛上有人!”秀姑指着龟背上升起的炊烟。
陈远立即下令戒备。船队在距离龟岛一里外下锚,放下小艇准备探查。
李二狗带着秀姑、石娃子和陈远,乘小艇缓缓靠近。随着距离拉近,他们看清龟背上的景象——那里确实有个村落,村民们正在田间劳作。
这些村民的装扮十分奇特,穿着用发光海藻织成的衣服,手持珊瑚制成的农具。见到外来者,他们并不惊慌,反而好奇地围拢过来。
一个白发老者走出人群,用流利的中原官话问道:
“远来的客人,你们可是从中原来的?”
李二狗大为惊讶:“老人家怎么会说中原话?”
老者微微一笑,取出一块残破的木牌。木牌上赫然刻着“大周工坊”四个字!
“这是...”李二狗接过木牌,发现背面还有容妃的印记!
老者眼中泛起回忆的神色:
“六十年前,也有一支中原船队经过这里。他们留下了这块木牌,说以后会有人来接他们...”
“六十年前?”秀姑惊呼,“那支船队现在在哪?”
老者摇头叹息:“他们...都已成为龟岛的一部分了。”
随着老者的讲述,一段尘封的往事缓缓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