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店小二领着一个身穿锦袍、腰系玉带的中年男子快步进来,那男子老远就拱手,额角还沾着汗,脸上却堆着谄媚的笑:“不知是哪位贵人驾临?崔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待看清李景隆的容貌,又瞥见店小二手中的玉佩,崔姓男子的脸色瞬间变得愈发恭敬,忙从袖中掏出一张千两银钞,双手递上前:“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若不够,崔府还有储备,公子尽管开口!”
李景隆瞥了眼银票,并未去接,只淡淡道:“不必多礼,结了饭钱房钱便走。剩下的,赏给你身边这位小哥。”
崔姓男子点头应是,正要递上,哪知这店小二直接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这让在座的众人都不解其意,唯有李潜眼神中闪过一丝暗淡,说道:“李公子,他是想让你收下他!”
店小二立刻向李潜投去感激的目光,柳卿卿与白悠悠皆用鄙夷的眼光看向店小二,显然是瞧不起他,崔氏眼神中透露着一丝明了,李景隆并不扶他,而是问道:“你知道我是谁?”
“小的不知!”店小二答道。
“那你为何让我收你?”李景隆奇道。
“小的自幼生活在酒泉,很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这千两银钞或许能让小的一辈子衣食无忧,但小的更想跟着公子,哪怕只是端茶倒水,也能走出去见一见世面!”店小二说着,额头的汗珠混着地上的尘土,顺着脸颊滑落,却依旧倔强地昂着头,眼神里满是孤注一掷的恳切。
李景隆闻言,目光在店小二布满老茧的手与坚定的眼之间转了一圈,沉吟片刻才道:“跟着我,可比在酒楼当差苦得多,说不定还会有性命之忧,你不怕?”
“小的不怕!”店小二几乎是立刻应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能走出酒泉,哪怕只活一天,也比守着这方寸之地强!”
柳卿卿忍不住轻嗤一声,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桌上:“趋炎附势之辈罢了,何必跟他多费口舌?”
白悠悠也跟着点头,眼底的鄙夷更甚:“为了攀附权贵,连脸面都不要了,真是可笑。”
李潜却缓缓摇头,看向店小二的目光多了几分复杂:“他不过是想搏一个出路,谈不上可笑。”
“你先把你的经历说与我听!”李景隆又道。
“是!”店小二眼睛一亮,他膝行半步,激动道:“小的爹娘早逝,是酒泉城外破庙里的老和尚捡回去养的,十三岁那年老和尚圆寂,小的就来这酒楼打杂,从开始洗碗扫地做到如今的店小二,整整五年,每天看着南来北往的商客说京城的繁华、江南的烟雨,夜里就对着油灯想,要是能亲眼见一见就好了,方才见公子您面对千两银票都不动声色,又看您身边这几位全都气度不凡,便想着这是唯一能走出酒泉的机会,哪怕粉身碎骨,也想赌这一次!”
说着,他又要俯身磕头,却被李景隆抬手止住,李景隆目光扫过他磨破的鞋尖与洗得发白的衣襟,忽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小的没正经名字,老和尚姓周,所以给我取名叫周明空!”店小二声音低了些,耳尖微微泛红。
“姓周?!”李景隆睁大双眼,但不过片刻便安静了下来。
“明心见性,不被空相迷眼,老和尚真乃世间高人!”李潜赞了一声。
柳卿卿与白悠悠二人听闻周明空也是父母双亡,对他的印象多少有些改观,但眼底的那份轻视仍未完全褪去。
“你虽有投机之念,但胜在坦诚相告,本公子便收下你了!”李景隆说罢,伸手扶起周明空。
周明空被李景隆扶起时,手还在微微发颤,他连忙攥紧衣角稳住身形,眼眶泛红却强忍着没落泪,只重重叩首道:“谢公子收留!明空往后定当鞍前马后,绝不敢有半分懈怠!”
崔姓男子见状,忙凑上前来笑着恭维:“公子真是仁善!明空小哥能得您赏识,真是前一世修来的福气!”
李景隆也许是听多了恭维之话,并没有太多的表示,在场众人中,唯有李潜察觉到他在听到店小二姓周后,强行抑制住的那一丝惊喜,但他也没打算拆穿,毕竟每个人都有他的秘密。
崔氏男子名为崔元亮,是崔氏现任家主的胞弟,此次正是奉了家主崔元魁之命前来,那玉佩崔元魁一眼便认出是宫中之物,他不敢怠慢,但此时家中也有急事,只好命其弟前来。
“前辈可识得张士隐?”李潜问道。
“啊…不……不认识!”
李潜见崔元亮言辞闪烁,目光沉了沉,语气多了几分探究问道:“前辈既与崔家主是至亲,想必一定认识崔婉儿姑娘吧?我们此次来酒泉,正是为了寻她。”
“崔婉儿……”崔元亮听到这名字,脸色瞬间像被抽走了血色,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锦袍下摆,眼神躲闪着不敢看李潜,支支吾吾道:“认、认识是认识,只是……她如今不在崔府,公子还是别找了。”
这话反倒让李景隆皱了眉:“既在崔府,为何说不在?你若如实相告,我等不为难你;若敢隐瞒,后果你担得起?”
崔元亮被这话吓得一哆嗦,额角又冒了汗,半晌才咬着牙道:“不是在下隐瞒,是……是婉儿如今的处境,实在不便见客。诸位若一定要见,在下只能带你们去,但还望公子恕在下先前隐瞒之罪。”
李景隆没再多言,只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带路,一行人跟着崔元亮穿过酒泉的街巷,最终停在一座朱漆大门前,门楣上“崔府”二字虽气派,却挂着两串素色灯笼,透着几分肃穆。
刚进府门,就见庭院里摆着几盆白花,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香烛味,周明空跟在最后,忍不住小声问身边的李潜:“先生,这崔府看着……像是在办丧事?”
李潜还没应声,就见正厅方向走来一道白色身影,一身孝衣打扮,面容清丽却带着几分憔悴,定睛瞧去,此女正是崔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