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鱼一脸傲娇,缄口不语,李潜虽知晓他心中所想,但那恭维之词已到嘴边,今日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想来是心中愁苦仍未消散。
李木鱼见他这般模样,也不再强求,默默转身回屋取出酒来,为他斟满一碗,李潜端起碗,一饮而尽。
烈酒入喉,犹如一团烈焰瞬间在腹中熊熊燃烧,李潜只觉一股辛辣之气直冲脑门,眼眶不禁微微泛红。然而这灼热与刺痛,倒也让他的心灵稍稍获得了一丝舒缓。
李木鱼未再多言,又给他续满,李潜沉默不语,只是再度端起酒碗,仰头饮尽。酒虽难以消愁,但能暂且忘却烦恼,哪怕仅是片刻也好。
“敢问小友,可是为情所伤?”李木鱼关切地问道。
听到此问,李潜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柳卿卿那倾国倾城的容颜。她的一颦一笑仿佛深深地镌刻在了他的心间,挥之不去。他猛灌一口烈酒,却依旧无法驱散心头的忧愁。“一身贫苦怎可误佳人!”李潜摇了摇头,似乎想要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从脑海中摒弃,然而那个倩影却如同扎了根一般,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令他难以逃避。
“那是为了武功吗?”李木鱼捋了捋胡须,再度问道。
在李木鱼的内心深处,一直以来都觉得这世上最难理解的事物无非便是武功以及那令人难以理清的世间情爱了。对于情爱,李木鱼虽从未亲身经历,但他长久地跟在花神秀身旁,目睹着花神秀在情爱的旋涡中苦苦挣扎,心中多少也有些感悟。然而对花神秀的武功,他却敬若天人,因此留在此地数十载也无怨无悔。
李潜听后,心中愈发苦闷,但他知晓此人心思单纯,一心只念着武功之道,苦笑着道:“多谢前辈关心,在下不过一时沉沦罢了,或许喝完这顿酒便能想通了!”
“如此,我已知晓,小友定然是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老夫乃是方外之人,年岁亦长于你,你若不介意老夫本领低微,不妨与老夫一叙,或许老夫能为你解惑。”
李潜闻言微微一愣,有些惊讶地看向李木鱼,他未曾料到一心痴迷武功的李木鱼,竟能如此敏锐地洞察自己的心思。
他目光闪烁,或许是不忍拒绝李木鱼的好意,沉吟片刻后,终究还是将自己这些天的遭遇告知了李木鱼。
李木鱼听后沉思良久,方才缓缓开口道:“人生于世,岂能无起无落?诚如小友所言,若诸事皆顺遂心意,这尘世岂不成了我道家所祈求的仙界,亦或佛家的净土?”
李潜听到这话之后,身躯猛地一颤,心中被触动到了某个柔软的角落。一时间,无数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感悟之中。
李木鱼见他有所领悟,接着开口道:“若小友不介意,我再给小友讲个故事如何?”说罢未等李潜回应,就自顾自地讲了起来。
“在一个偏远的山脚下,有一座宁静的村庄,村中虽不富裕,却充满生机,邻里和睦,鸡犬相闻。但乱世的阴影骤然笼罩了这片乐土。一群强盗如恶狼般闯入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少年的父母、亲人以及乡亲们奋力抵抗,却因手无寸铁,惨死于强盗的刀枪之下。整个村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少年躲在一处废墟中,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仇恨与绝望,暗暗发誓,定要学武,让这些强盗血债血偿。
少年孤身一人踏上了学武之路。他四处寻访名师,风餐露宿,其间历经无数艰辛。少年自怨自艾,时常抱怨命运不公,但人总要吃喝,那时人人自保尚且艰难,哪有功夫搭理这个窘迫的少年,少年委身于一座破庙之中,恍惚间他好似看到了故乡的乡亲父母,原来这是少年因时常饥饿所产生的幻觉。
万幸少年在濒死之际遇到了一位老道人,老道人又聋又哑,暂且称他为聋哑道长,聋哑道长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却有着一身绝佳的武艺,并且还会道门的他心通,聋哑道长把少年带到了武当山上,并且帮其治好了顽疾,从此少年便定居在武当山上。
起初少年一心只想从道长这里习得高强武艺,好早日下山报仇。但道长却总是让他先学习道家经典,修身养性。少年虽心有不愿,却也只能听从。
在诵读经典、参与道观日常事务的过程中,他渐渐被道家的智慧所吸引。时光流转,少年在道门中的修行日益精进。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内心的仇恨不再如烈火般熊熊燃烧。他开始思考,冤冤相报何时才是尽头?若只沉浸在仇恨之中,即便报了仇,自己又是否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经过多年的潜心修道,少年在道学上终有成就。他不仅武艺高强,更能以一颗平和之心看待世间万物。他下山后,没有去找那些强盗复仇,而是游历四方,用自己的医术和武艺帮助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
再后来,少年已过中年,天下已然安定,那时他一心痴迷武学,从不涉足江湖,偶与人有所切磋,也是点到为止,听闻世上出了一个武学奇才,他忍不住下山想要与此人切磋一番,却不禁为此人的武功气度折服,一直跟随此人至今,直到近几日方才有所感悟,渐渐的将武学一道演练到巅峰之境……”
李潜初时听得入神,可越往后听越觉得不对劲,他看了一眼李木鱼,李木鱼本在偷偷看他,见他目光看过来,李木鱼赶紧正襟危坐,摆出一副道骨仙风的模样。这让李潜暗暗感到好笑之余,又有些感动。
于是李潜故意装作不知地说道:“这少年当真令人钦佩,如此遭遇竟能达到这般成就,堪称励志典范,在下只是小小挫折便丧失斗志,真不如这少年万一,不知前辈能否引荐一下,在下真想与这人见上一面。”
“好说好说!哈哈哈哈……不才!正是老道我。”李木鱼开怀大笑,笑声如铜钟一般洪亮。
“啊!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多谢前辈开导,在下已无心结!”李潜装作一脸惊讶的模样,但心中对老道的豁达还是有所感悟。
李木鱼欣慰地看着他:“如此甚好,相信小友终能走出阴霾,迎来光明。”
两人相视而笑,继续饮酒畅谈,窗外月色如水,屋内气氛渐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