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结束后的四十八小时,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管委会的闭门评议没有传出任何风声,赫尔辛基的天空依旧阴沉,压抑的气氛笼罩着临湖小屋。
团队试图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部署前的最后准备,但不确定性像浓雾一样弥漫,让人难以完全集中精神。伊莎贝尔带领团队反复检查着硬件清单和部署流程,确保万无一失。埃罗则不断通过他的渠道打探消息,但回报总是“仍在激烈讨论中”。
林微光深知,苏氏最后时刻那番关于“技术主权”的阴险指控,必然在评委中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那些对地缘政治较为敏感的委员心中种下了疑虑的种子。技术上的优势,未必能完全抵消这种非技术层面的担忧。
就在等待结果的第二天下午,周景明的紧急通讯接了进来,他的全息投影在小屋客厅中显现,脸色比窗外的天气更加阴沉。
“林小姐,我们监测到苏氏正在调动资源,准备启动备用方案。”周景明语速很快,“他们通过其在欧盟的游说团体,正在接触芬兰国家技术安全审查局(tUKES)的几名官员,试图以‘潜在未知风险’为由,对我们即将进行的设备进口和部署发起一项‘特别安全审查’。一旦启动,流程可能长达数周甚至数月。”
屋内瞬间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如果设备被卡在海关,或者部署被无限期推迟,那么即使赢得了答辩,也毫无意义。苏氏这是要在行政层面,直接将他们扼杀在摇篮里!
“他们动作好快!”埃罗脸色发白,“tUKES那边我有熟人,但恐怕难以影响这种级别的决策。”
“不能坐以待毙。”林微光眼神冰冷,立刻做出决断,“埃罗,请你动用所有可能的人脉,尽量了解tUKES内部的动向,拖延他们正式启动审查的时间,哪怕只有几天也好。”
她转向周景明:“周先生,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证明苏氏是在滥用审查程序进行恶意竞争。能否找到他们与游说团体接触、意图影响tUKES的直接证据?”
“已经在尝试,但对方很谨慎,需要时间。”周景明回答。
“另外,”林微光沉吟片刻,“将我们‘数据信托联盟’的框架协议,以及我们承诺所有数据存储在欧盟境内、并由独立委员会监管的具结书,提前主动提交给tUKES和管委会。我们要用透明和合规,来对抗他们的模糊指控。”
这是一步险棋,主动将核心商业协议提交给审查机构,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但也是目前最能体现诚意和打破“黑箱”指控的方式。
指令迅速下达,团队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埃罗开始不停地打电话,周景明的网络在数字深渊中搜寻着线索,顾知行(远程)则紧急准备需要提交的法律和商业文件。
就在这边应对行政绞杀的同时,沈啸的通讯请求出乎意料地接了进来。
他的虚拟影像出现在客厅,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仿佛外界的纷扰与他无关。
「评议结果,预计明早公布。」他没有任何寒暄,直接通告。
「鉴于外部干扰因素,及确保‘基石’测试顺利进行,现启动预备方案:提前进行单节点极端环境适应性验证。」
“提前验证?”林微光心中一凛,“如何验证?”
「目标节点:社区活动中心屋顶节点。验证内容:在现有严寒基础上,模拟遭遇强电磁干扰及人为物理遮挡情况下,节点核心功能稳定性与数据上传连续性。验证窗口:今夜开始,持续十二小时。」沈啸的语气不容置疑,「数据将同步至评估中心。这是机会,也是考验。」
机会在于,如果能在管委会结果公布前,用实实在在的野外运行数据证明其技术的极端韧性,无疑能增加胜算,甚至可能影响评议。考验在于,在对手虎视眈眈、且可能动用行政手段的关头,进行如此高风险的公开测试,无异于将自己暴露在枪口下。
“我们接受。”林微光没有犹豫。沈啸提供了一条破局的路径,再危险也必须抓住。
「验证序列及监控接口已发送。祝顺利。」沈啸结束通讯,干脆利落。
团队立刻调整重心。伊莎贝尔带领技术小组,远程连接已在活动中心屋顶完成部分预安装的节点设备,加载沈啸提供的验证序列,并加强远程监控。周景明则调动资源,加强对活动中心周边的物理和电子监控,防范苏氏可能进行的实地破坏或干扰加强。
夜幕降临,赫尔辛基的气温进一步下降。社区活动中心屋顶的节点,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悄然启动了极端环境验证程序。
模拟的强电磁干扰(强度高于以往)如同狂暴的电子风暴,瞬间席卷了节点。同时,模拟的“物理遮挡”(通过参数设置模拟大型金属物体靠近)也周期性触发。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代表节点运行状态的数据曲线开始剧烈波动。远程连接时断时续,上传的数据包丢失率一度飙升。
“节点正在依据‘回声’协议自主应对!核心场域发生器运行稳定!数据上传……虽然在丢包,但关键状态信息仍在间断性传回!”伊莎贝尔紧盯着屏幕,语速飞快地汇报。
这是一场无声的战斗。节点在遥远的、寒冷的屋顶,独自对抗着模拟的极限环境。团队在温暖的小屋内,只能通过时好时坏的数据流,紧张地关注着它的“生命体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子夜时分,周景明突然发出警告:“检测到不明无人机接近活动中心区域!信号特征与苏氏常用的型号吻合!”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对方果然来了!
是侦察?还是准备进行实质性的物理破坏?
“启动反无人机协议!通知本地安保人员提高警惕!”林微光立刻下令。
小屋内外,无形的电子对抗瞬间展开。周景明团队释放干扰信号,试图驱离或瘫痪无人机。
几分钟后,周景明汇报:“无人机被成功驱离,未发生物理接触。但对方显然在密切关注我们的测试。”
虚惊一场,但紧张感并未消散。后半夜,节点在持续的高强度干扰和模拟遮挡下,性能虽然有所下降,但核心功能始终未曾中断,如同暴风雪中一盏摇曳却坚持不灭的孤灯。
当清晨的第一缕微光出现在地平线时,十二小时验证期结束。节点成功传回了最后一组数据,然后转入低功耗待机模式。
几乎在验证结束的同时,埃罗的手机响了。他接听片刻,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带着一丝不可思议的表情,看向林微光。
“管委会……刚刚通知,评议结果已出。我们……获得了部署资格!”
屋内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压抑的、充满疲惫的欢呼!
就在这时,沈啸的通讯再次接入,内容依旧简洁:
「极端环境验证数据已接收。节点韧性,符合要求。」
「部署资格已确认。按计划执行节点部署。‘基石’组网测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双重确认!他们不仅赢得了答辩,更用一场艰苦的野外实战,证明了技术的可靠性!
林微光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感觉连日来的压力瞬间释放。她看向窗外,赫尔辛基的清晨依然寒冷,但天际线已清晰可见。
然而,她也清楚地知道,赢得资格,仅仅是拿到了入场券。
苏氏的行政狙击虽然暂时被挫败,但绝不会停止。
真正的组网部署,将在对手更加疯狂的反扑中展开。
暗处的刀锋,只会更加锋利。
但此刻,她和她的团队,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这片冰雪战场上,开始铺设通往未来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