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格物院与婚前夜
建安七年秋,邺城·都督府
秋风拂过漳水,卷起几片枯叶,轻轻落在都督府新漆的朱门上。
府内虽无张灯结彩的浮华,却自有一种沉静而忙碌的生机。廊下往来之人,并非尽是文吏甲士,更有不少身着粗布短衣、手指粗糙的工匠,捧着图样或模型,低声交谈着,穿行于前庭与新设的「格物院」偏厢之间。
偏厢内,炭笔灰与木屑味混杂。一个年纪不过二十、说话有些结巴的青年,正俯身于一架精巧的水转翻车模型前,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叶片角度。他叫马钧,字德衡,关中人士,数月前因「格物院招贤令」北上邺城。他身旁,还散落着几张绘有曲辕犁改良、高炉风箱构想、乃至江船龙骨结构的草图。
周晏趿拉着鞋,披着一件半新不旧的锦袍,溜溜达达地走了进来。他先是凑到马钧身边,歪着头看了半晌那哗啦啦转动的模型水车,伸手拨弄了一下水轮,溅起几点水花。
“德衡啊,”周晏开口,语气随意得像是在拉家常,“这东西……真能比人脚踩踏浇地快?”
马钧猛地抬头,见是周晏,脸上掠过一丝紧张,话语更有些磕绊:“都、都督……按、按计算,若、若水流充沛,一、一架可抵十、十余名壮丁……”
“哦?”周晏眼睛亮了亮,拍了拍马钧的肩膀,力道不轻,拍得青年身子晃了晃,“那就搞!大胆试!需要什么物料、人手,去找文若先生批条子,就说我说的。”他顿了顿,环视屋内其他几个或年轻或已显老态的工匠,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混不吝的鼓舞,“都听着!农具、水利、炼铁、造船,你们随便哪个方向,但凡能让东西更好用,更省力,哪怕只是快一点点,耐用了那么一星半点,赏钱,土地,甚至……爵位!”他嘿嘿一笑,露出白牙,“孟德公掏钱,你们怕什么?放开手脚干!搞砸了算我的,搞成了,名利双收!”
一番话没什么文绉绉的大道理,却让在场诸多习惯了被轻贱的工匠们眼中燃起了灼热的光。马钧更是激动得脸色泛红,重重地点了点头,又埋首于他的模型之中。
周晏满意地背着手,晃晃悠悠又出了格物院,迎面正碰上皱着眉头的荀彧。
“子宁!”荀彧语气带着无奈,“明日便是吉期,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诸礼虽已从简,然这亲迎之仪,万不可再出差池!你怎能还在此处……”
“文若兄,”周晏立刻换上一副苦瓜脸,打断他,“我这不是来看看给甄家小姐的‘诚意’准备得如何了嘛!格物院出新东西,将来不也是给她、给大家挣家当?”他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再说,一次迎两位夫人过门,省下的开销可不是小数,孟德公家底也不厚实,能省则省嘛……”
荀彧被他这番歪理气得胡子微翘,指着他:“你、你……岂有此理!礼法岂是儿戏!貂蝉姑娘虽与你早有情谊,然甄氏乃明媒正娶,岂可同日迎入,徒惹非议!”
“非议?”周晏眨眨眼,一脸无辜,“谁非议?孟德都没说话,元让他们还等着闹洞房呢!文若兄,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保证热热闹闹,顺顺当当!”说着,他拍了拍荀彧的胳膊,脚下抹油,溜之大吉。
荀彧看着他惫懒的背影,最终只能摇头叹息,嘴角却又不自觉地牵起一丝极淡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