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洛伯格的严寒与坚韧,如同无处不在的背景音,浸润着苏晓一家的日常。在协助优化了地下农场的运作后,他们更多地开始在城市里漫步,观察着这座冰雪之城在生存之外的、更为细微的脉搏。
这一日,他们信步来到了下层区一片相对开阔、背风且积雪深厚的空地。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阵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喧闹声,其中还夹杂着些许沮丧的抱怨。
走近一看,原来是五六个年纪不大的孩子,正围着一个小雪堆忙碌着。他们显然是想堆一个雪城堡,想法很大——从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能听出,他们想要有高塔、有城墙、甚至还要有桥梁。然而现实却很骨感。他们费力滚起来的雪球不够结实,叠到一起时总是摇摇晃晃;想要挖个城门,结果把旁边的“墙壁”给弄塌了半面;一个小女孩试图给塔顶插上一根冰棱作为旗帜,刚放上去,整个“塔”就哗啦一声散了架。
“又塌了!”一个戴着破旧棉帽、鼻子冻得通红的男孩,看起来像是孩子头,懊恼地踢了一脚散落的雪块,“这雪一点都不听话!”
“我的‘宝石’(一块漂亮的蓝色玻璃)都埋在里面找不到了…”另一个小女孩带着哭腔说。
孩子们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的“工地”,脸上写满了挫败和失望。在这缺乏色彩与娱乐的环境中,堆一个像样的雪城堡,对他们而言,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
樱被孩子们的情绪感染,光芒都黯淡了些。她拉了拉娜娜巫的衣角,小声说:“妈妈,他们好像很难过…我们帮帮他们好不好?”
娜娜巫看着那些在寒冷中依旧充满渴望的小脸,心一下子就软了。她看向苏晓,苏晓微微颔首。这并非什么关乎生存的大事,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同样是“日常”中珍贵的一部分。
三人走了过去。
“需要帮忙吗?”娜娜巫温和地开口。
孩子们警惕地抬起头,看到是最近城里传闻中“很厉害的外来客”,尤其是看到漂浮在空中、散发着柔和光晕的樱时,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暂时忘记了沮丧。
“你…你们能帮我们堆城堡吗?”戴棉帽的男孩,名叫尤里,带着一丝期待和怀疑问道。
“我们可以试试看。”娜娜巫笑着,从随身的小包里拿出几块用果干和坚果混合压制而成的、能量丰富的“旅行糖”,分给孩子们,“先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孩子们怯生生地接过,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甜味和果香立刻让他们眼睛亮了起来,对娜娜巫的信任度瞬间飙升。
帮忙开始了,但方式却很巧妙。
苏晓没有动手去堆雪,他只是看似随意地在孩子们选定的“地基”周围走了几步,指尖几不可查地动了动。一股极其细微的秩序之力渗透进下方的积雪中,悄然改变了雪晶之间的结合方式,让它们变得更加紧密、稳固,足以承受一定的结构重量,却又不会失去雪的质感。
娜娜巫则负责“美学指导”和“物资支持”。她教孩子们如何把雪块修整得更规整,如何用小木片和光滑的石头作为加固和装饰。她还用随身携带的可食用色素(原本用于点心染色)混合雪水,制作了几小碗“颜料”,让孩子们可以给他们的城堡“上色”——虽然只是在雪地上画出彩色的图案和旗帜。
樱则成为了孩子们的“总协调官”和“士气鼓舞者”。她飞在空中,能够纵观全局,用清脆的(精神)声音指挥着:“尤里,你左边的城墙还需要一块雪砖!”“莉莎,你的桥可以用这根小冰棍试试看,轻轻地放!”“大家加油!塔尖马上就要好啦!”
她还会在孩子们合作成功时,洒下一点点鼓励的光屑;在有人气馁时,飞到他身边,用温暖的光晕轻轻碰碰他冻红的小脸。她的存在,让整个建造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寒冷都被驱散了不少。
在三人无形的协助和有形的鼓励下,孩子们的雪城堡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地基牢固,城墙厚实,一座歪歪扭扭却颇有气势的高塔矗立起来,甚至还有一座用冰片和木棍搭成的小桥,连接着主堡和一个更小的“哨塔”。彩色的雪地图案点缀在城堡周围,像是一片奇幻的花园。
当最后一面画着抽象太阳图案的“旗帜”(一块染成黄色的布片)被尤里插上塔顶时,所有的孩子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他们绕着这座属于他们的、前所未有的宏伟雪城堡又跑又跳,小脸上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和快乐。
“这是我们堆的!最大的城堡!”尤里挺起胸膛,大声宣布。
“好漂亮!像故事里的一样!”莉莎的眼睛亮晶晶的。
娜娜巫和苏晓站在不远处,看着孩子们在城堡周围玩耍,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樱也落在娜娜巫肩头,光芒愉快地闪烁着,感受着孩子们那纯粹而浓烈的喜悦能量。
他们并没有替孩子们完成梦想,只是移开了阻碍梦想的绊脚石,点燃了创造的热情。这座雪城堡或许会在几天后融化,但它此刻带给孩子们的成就感、协作的快乐以及对美的向往,却会像一颗种子,留存在他们心中,在贝洛伯格冰冷的土壤里,悄悄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而这,正是最温暖的“日常任务”所能结出的、最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