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足以让一座城市改头换貌。
也足以让一个咿呀学语的孩童,长成挺拔的少年。
又是一个寻常的周末午后。
商业步行街,人流如织,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下斑驳的光点。
十三岁的秦念安,正皱着眉头,被他那位依旧活力四射、品味“独特”的小姨林婉儿拽着,穿梭在各个潮流店铺之间。
他继承了父亲秦牧的挺拔身形和母亲江月月的精致五官,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穿在身上,清爽干净,只是脸上带着点这个年纪男生特有的、对被拉来逛街的无奈。
“哎呀,念安你快看这个卫衣,限量款!跟你郭若毅师兄上次穿的那件好像!”林婉儿大呼小叫,完全不顾周围人投来的目光。
秦念安无奈地叹了口气,目光随意地扫过喧闹的人群。
就在这时,前方不远处,一阵骚动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位穿着朴素中山装、头发花白的老人,原本好端端地走着,突然身体一晃,毫无征兆地向前栽倒!
“有人晕倒了!”
“快打120!”
周围瞬间围拢了一圈人,七嘴八舌,乱作一团。
有人蹲下去查看,有人慌乱地掏手机。
林婉儿也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抓紧了秦念安的胳膊:“呀!有人晕倒了!”
秦念安眉头一蹙,脸上那点不耐烦瞬间消失无踪。
他拨开小姨的手,说了句“我去看看”,便快步挤进了人群。
动作敏捷,没有丝毫犹豫。
倒在地上的老人面色煞白,嘴唇发绀,呼吸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已然失去了意识。
一个好心的大妈正试图掐他人中,但毫无效果。
旁边一个戴着眼镜、自称是某单位医务室医生的中年男人,蹲在旁边看了看,摇头道:“像是急性心梗或者脑溢血,情况很危险!别乱动他,等救护车吧!”
这话一出,周围人更慌了,都不敢上前。
“让一让,我是医生家属。”秦念安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那中年医生一愣,抬头看到是个半大少年,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小朋友,别添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等专业医生来!”
言语间,充满了不信任。
周围也有人投来怀疑的目光。
毕竟秦念安太年轻了,看起来就是个初中生。
秦念安没有理会这些质疑。
他蹲下身,动作自然地伸出三根手指,搭上了老人冰凉的手腕。
那姿势,那神态,专注而沉静,隐隐透着一股与他年龄不符的老练。
中年医生见他居然还把脉,更是觉得荒谬:“你这孩子……”
他话没说完,秦念安已经松开了手。
他眉头微蹙,快速判断着。
脉象沉微欲绝,尤其是心脉区域,有一股明显的、滞涩不畅的“气”堵在那里。
情况危急,等救护车到来,恐怕就来不及了!
他目光迅速扫过四周。
没有银针。
没有任何可用的医疗器械。
时间不等人!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林婉儿今天别在帆布包上的一个猫咪形状的胸针上。
胸针后面,别着一根普通的、用来固定的不锈钢别针!
“小姨!胸针借我!”秦念安喊道。
林婉儿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下意识地赶紧把胸针拽了下来递过去。
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秦念安利落地掰直了那根别针。
细长的金属丝,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一手扶稳老人的头颈部,另一只手捏着那根简陋的“针”。
没有消毒棉,他甚至对着“针尖”轻轻哈了口气,用衣角迅速擦拭了一下。
然后,在中年医生几乎要出声阻止、周围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中。
他出手如电!
精准地将别针刺入了老人鼻唇之间、约莫是“人中穴”的位置!
进针快!准!稳!
手法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娴熟!
紧接着,他手指微捻,以一种极其细微的幅度和特定的频率,轻轻转动着别针。
仿佛在通过这根冰冷的金属丝,向老人体内渡入某种无形的力量,疏导着那淤堵的死结。
“胡闹!简直是胡闹!”中年医生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哪门子的野路子!出了事你负得起责任吗?!”
周围也有人窃窃私语,觉得这少年太乱来了。
然而,就在这质疑声达到顶点的时刻。
奇迹发生了。
地上一直毫无反应、气息奄奄的老人,喉咙里突然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的“嗬”声!
紧接着,他胸口开始有了明显的起伏!
煞白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了一丝丝血色!
紧闭的眼皮颤动了几下,竟然缓缓地、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隙!
虽然眼神依旧迷茫涣散,但确确实实是醒过来了!
“醒了!老天!真醒了!”之前那个掐人中的大妈第一个惊呼起来。
“神了!这就醒了?”
“我的天,就用个别针?这小伙子谁啊?”
周围的质疑和骚动,瞬间变成了震惊和不可思议的赞叹。
那中年医生张大了嘴巴,后面斥责的话全都卡在了喉咙里,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无形中扇了一巴掌。
他看着秦念安那依旧平静的侧脸,看着他那稳定持针的手指,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秦念安并没有因为老人的苏醒而放松。
他依旧维持着捻针的动作,低声对旁边已经看傻了的林婉儿说:“小姨,帮我买瓶水,要温的。”
“哦!好!好!”林婉儿这才回过神,连忙跑去旁边的便利店。
很快,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
医护人员迅速下车,接手了现场。
当他们看到老人鼻下那根醒目的、尚未取下的别针,以及老人明显已经缓解的危急状况时,也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是谁做的现场急救?”为首的医生问道。
周围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正准备和林婉儿悄悄离开的秦念安。
“是那个小伙子!就用这个别针!”有人抢着回答,语气里充满了佩服。
急救医生看向秦念安,眼神里带着探究和赞许:“同学,手法很专业,处理得非常及时!你是医学生?”
秦念安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礼貌地笑了笑:“应该的。”
说完,他便拉着还在兴奋状态的小姨,汇入了熙攘的人流,很快消失不见。
阳光依旧明媚,洒在喧闹的街道上。
人来人往,步履匆匆。
没有人知道,那个刚刚离去的白t恤少年,姓秦,名念安。
也没有人知道,他那信手拈来的、救人性命的一针,背后承载着怎样的传承与故事。
但有些东西,就像深埋于血脉中的种子。
时机到了,自然会破土而出,迎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