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金城的校场上,晨雾尚未散尽,三万八千大军已列阵待发。苏定方身披亮银甲,手持长枪,立马阵前,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整装待发的士兵。
“张南、焦触听令!”
“末将在!”两名将领策马出列,抱拳行礼。
“你二人率七千兵马留守金城,加固城防,确保后方无虞。若有敌军来犯,务必死守,不得有误!”苏定方沉声道。
“末将领命!”二将领命退下,转身去布置防务。
苏定方调转马头,看向身旁的马腾与杨业:“寿成兄,杨将军,按原计划行事。”
马腾拱手道:“定方放心,我这就率军前往枝阳,定能拖住韩遂,不让他分兵驰援允吾。”说罢,他翻身上马,八千兵马紧随其后,朝着东南方向的枝阳县疾驰而去,扬起一路烟尘。
杨业也上前一步:“末将即刻领兵前往令居至允吾的必经之路——青石峡设伏,定叫那援军有来无回!”他身后的一万五千兵马早已整装待发,甲胄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苏定方点头:“青石峡地势险要,正是设伏的好地方。只是那野利旺荣乃李元昊麾下名将,素来谨慎,杨将军务必小心,切勿轻敌。”
“末将省得。”杨业抱拳应道,随即转身喝道:“儿郎们,随我出发!”一万五千兵马如同一条黑色的长龙,向着西北方向的青石峡进发。
待两路兵马远去,苏定方勒转马头,长枪直指西方:“目标允吾县,出发!”
一万五千兵马齐声呐喊,声震四野,踏着整齐的步伐,朝着李元昊驻守的允吾县推进。队伍中,秦怀玉、马岱紧随苏定方左右,神色肃穆;而岳云、薛丁山、关兴三人则混在杨业的队伍里,偷偷打量着前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终究还是没忍住,缠着秦怀玉要来了士兵的身份,跟着大军一同出征。
杨延平、杨延定兄弟也在队伍中,看到岳云三人,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那日宴席后的误会解开,五个少年反倒成了朋友,私下里早已约定,要在战场上一较高下。
青石峡位于令居与允吾之间,两侧是陡峭的山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确是易守难攻的伏击之地。杨业率军抵达此处后,立刻命令士兵们隐蔽在山壁两侧的密林里,偃旗息鼓,只留少数斥候在外探查。
“爹,您说野利旺荣会来吗?”杨延平压低声音问道,手中的长枪早已饥渴难耐。
杨业蹲在一块巨石后,望着山道入口,沉声道:“李元昊被困允吾,野利旺荣必定会派援兵。野利旺荣虽谨慎,却也不敢违抗李元昊的命令,只是……他恐怕会多带兵马,且行且看。”
杨延定攥紧了腰间的佩刀:“最好他别来,来了我定要斩他几员大将,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
关兴在不远处听到,忍不住接话:“要比斩将,你未必是我的对手。”
“那可未必。”杨延定挑眉,“战场上见真章!”
岳云拍着胸脯道:“别争了,论杀敌,我肯定第一!”
薛丁山也道:“斩将才是本事,杀敌多有什么用?”
几个少年压低声音斗着嘴,眼中却都燃起了斗志。杨业听着他们的话,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没阻止——少年人有锐气是好事,只是希望他们别冲动误事。
然而,一日过去,山道上毫无动静。
两日过去,依旧不见敌军踪影。
到了第三日午后,山壁两侧的士兵们已有些按捺不住,不少人悄悄探头张望,脸上露出焦急之色。
“将军,都三天了,难道野利旺荣不来了?”副将忍不住问道,“会不会是他们察觉了我军的埋伏?”
杨业眉头紧锁,心中也有些不安。按常理,允吾被围,野利旺荣不可能坐视不理,可这三天毫无动静,实在反常。他看向身旁的斥候:“再派一队斥候,深入令居方向探查,务必弄清楚敌军动向!”
“是!”斥候领命,小心翼翼地摸下山道。
就在这时,山道尽头传来一阵马蹄声,隐约可见烟尘滚滚。杨业精神一振,连忙下令:“敌军来了!做好准备!”
山壁两侧的士兵们瞬间绷紧了神经,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箭搭弦上,只待号令。
很快,一支七千余人的队伍出现在山道入口。为首的将领身披黑色铠甲,手持一柄大斧,正是野利旺荣。他勒住马,环顾四周,眉头紧锁,眼中满是警惕。
“将军,此地地势险要,恐有埋伏,不如绕道而行?”身旁的副将低声道。
野利旺荣冷哼一声:“绕道?那要多走三日路程,允吾怕是等不及了。传令下去,全军加速通过青石峡,大盾兵在前,刀盾手在后,弓箭兵紧跟,保持警惕!”
“是!”
敌军队伍缓缓进入山道,士兵们弓上弦、刀出鞘,小心翼翼地前行,目光不断扫视着两侧的山壁。
杨业看着敌军的阵型,心中暗道不好——野利旺荣果然谨慎,不仅保持着严密的阵型,还派了大量弓箭手在阵中,前面还有许多士兵拿着一人高的大盾,显然是防备着埋伏。这样一来,伏击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将军,打不打?”副将问道,手心已渗出冷汗。
杨业咬牙道:“打!就算他有防备,也不能让他顺利通过!传令下去,擂鼓!”
“咚!咚!咚!”
震天的鼓声突然响起,打破了青石峡的宁静。山壁两侧的汉军士兵如同猛虎下山,滚石擂木倾泻而下,箭矢如暴雨般射向敌军。
“有埋伏!防御!”野利旺荣怒吼一声,挥舞着大斧格挡飞来的箭矢。
敌军士兵猝不及防,前排瞬间倒下一片,阵型顿时大乱。但他们毕竟是李元昊麾下的精锐,很快反应过来,举起盾牌抵挡,弓箭手也对着山壁还击,一时间,箭矢在山道上空交织,惨叫声此起彼伏。
“杀下去!”杨业一声令下,手持长枪,率先从山壁上跃下,直扑敌军阵中。
“杀!”汉军士兵们紧随其后,如同潮水般涌入山道,与敌军展开激战。
杨延平、杨延定兄弟紧跟在父亲身后,长枪佩刀齐出,很快便杀倒一片敌军。杨延平的枪法沉稳,每一枪都直取要害;杨延定的刀法灵动,如同猛虎下山,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在敌军阵中撕开一道口子。
“看我的!”岳云大吼一声,拎着一对银锤,从另一侧跃下,正好落在一队敌军中间。他双臂发力,银锤横扫,顿时将三名士兵砸得脑浆迸裂,血肉横飞。
“过瘾!”岳云放声大笑,双锤挥舞如飞,所过之处,敌军士兵纷纷落马,无人能挡。他专挑人多的地方冲,银锤翻飞间,不断有敌军倒下,杀敌数飞速上涨。
薛丁山则提着小号方天画戟,目标明确——专找敌军将领下手。他看到一名敌将正指挥士兵抵抗,催马上前,戟法灵动,三两下就将敌将挑落马下。紧接着,他又盯上了另一名校尉,策马追杀,不一会儿便再斩一员。
关兴挥舞着小号青龙偃月刀,刀法大开大合,颇有其父关羽的风范。他冲入敌军阵中,一刀将一名敌兵劈成两半,随即调转马头,朝着一名试图逃跑的敌将追去,刀锋寒光一闪,敌将人头落地。
“杨延平,你才斩了两员,我都三员了!”关兴一边杀敌,一边不忘跟杨延平较劲。
杨延平枪法不停,冷哼道:“急什么?后面还有的是!”他一枪挑飞身前的士兵,目光锁定了一名敌军校尉,策马追去。
杨延定则被岳云的杀敌数刺激到了,挥舞着佩刀,专找落单的敌军下手,刀光闪过,不断有敌军惨叫着倒下。
几个少年在乱军之中穿梭,互不示弱,杀敌数和斩将数交替上升,看得周围的汉军士兵们目瞪口呆,士气也越发高涨。
野利旺荣见状,又惊又怒。他没想到汉军之中竟有如此勇猛的少年,尤其是那个拎着银锤的小将,已杀了近百名士兵,若不加以阻拦,恐怕会动摇军心。
“那银锤小将交给我!”野利旺荣怒吼一声,催马朝着岳云冲去,大斧带着风声,直劈岳云头顶。
岳云见敌将冲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不闪不避,双锤交叉,硬生生架住了大斧。
“铛!”
金铁交鸣之声震耳欲聋,岳云只觉得双臂发麻,险些握不住锤柄,心中暗惊:“这老匹夫力气不小!”
野利旺荣也被震得虎口开裂,心中更是惊讶——自己这一斧有千斤之力,竟被一个半大孩子接住了?
“小子,有点本事!”野利旺荣狞笑道,大斧再次挥出,招招狠辣,直取岳云要害。
岳云不敢大意,双锤舞得密不透风,与野利旺荣厮战在一处。两人你来我往,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竟是打得难分难解。
激战已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山道上早已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敌军的七千兵马已折损近半,阵型彻底溃散,不少人开始四散奔逃。
杨业率军死死堵住山道出口,长枪所过之处,无人能挡,很快就将残余的敌军分割包围。
“野利旺荣,还不投降!”杨业高声喝道。
野利旺荣正与岳云缠斗,闻言怒吼道:“我乃西凉勇士,岂会投降!”他大斧一挥,逼退岳云,调转马头,想要突围。
“想跑?没那么容易!”岳云岂能放过他,催马紧追不舍,双锤如同流星般砸向野利旺荣的后背。
野利旺荣听到风声,连忙回头格挡,却没想到岳云这一锤是虚招,另一锤早已绕到身前,狠狠砸在他的胸口。
“噗!”
野利旺荣喷出一口鲜血,倒飞出去,重重摔在地上,眼看是活不成了。
“搞定!”岳云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转头看向四周,清点着自己的战果——光是尸体,就有近三百具是他砸死的,当真是名副其实的“杀人机器”。
此时,战场上的抵抗已基本停止,残余的敌军见主将已死,纷纷扔下兵器,跪地投降。
杨业下令收兵,开始清点战果。士兵们打扫战场,将敌军的尸体和兵器堆积起来,很快就统计出了结果。
“将军,此战共斩杀敌军五千余人,俘虏千余人,缴获战马、军械无数!”副将兴奋地禀报道。
杨业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几个少年身上,眼中带着欣慰和后怕。他看向岳云:“岳云,你杀了多少?”
岳云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没数清,大概……三百多吧。”
“三百多?”周围的士兵们一片惊呼,这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杨业又看向薛丁山:“丁山呢?”
薛丁山拱手道:“杀敌一百二十,斩将校六员。”
关兴紧随其后:“杀敌一百五十,斩将校两员。”
杨延定不甘示弱:“杀敌一百零五,斩将校七员!”
杨延平最后说道:“杀敌一百五十,斩将校三员。”
众人听着他们的报数,再次惊呆了。五个少年加起来,竟杀了近八百敌军,斩将校近二十员,这战绩,连不少老将都自愧不如!
“好小子们!”杨业放声大笑,“没给你们父辈丢脸!这次,岳云杀敌最多,当居首功!”
岳云得意地扬起头,薛丁山、关兴和杨家兄弟虽有些不服,却也没再争辩——三百多的杀敌数,实在太惊人了。
“走,随我去允吾,支援苏将军!”杨业一声令下,大军押着俘虏,朝着允吾县进发。
夕阳下,青石峡的山道上,汉军士兵们押着俘虏,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行。岳云、薛丁山、关兴和杨延平兄弟走在队伍中间,脸上虽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他们的铠甲上沾满了血污,兵器上还残留着敌军的血肉,却如同最耀眼的勋章,见证着他们在战场上的成长。
杨业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些少年今日在青石峡的表现,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战场上,他们定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支撑大汉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