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龙掠过潮汐渔村时,青铜钥匙突然泛起粼粼银光,如月光碎在浪尖。柳玄掌心贴着钥匙,感受到深海传来的震动——渔村码头边,十数艘渔船正被海浪推得颠簸,渔网被礁石划破的口子像张着嘴的银鱼,漏出的小鱼在浅滩蹦跳。
“渔网破得太厉害,渔汛后修补不及时,现在潮位高,补网船根本靠不了岸。”老渔民李伯攥着断裂的尼龙绳,“再这么漏下去,这季的渔获要少三成。”柳玄蹲下身,指尖抚过渔网破洞,木森星温顺着网线游走:“网线老化得厉害,得换更坚韧的材料。”他抬头看向近海翻涌的浪花,“而且海底暗流比往年急,普通修补撑不住。”
苏清寒率先行动,指尖凝出细长的冰棱,像银色的缝衣针般穿梭在渔网破洞间:“冰棱能暂时加固网线,等换了新网再撤。”她教渔民将冰棱斜着插入网眼,“这样受力更均匀,不容易被浪冲断。”林砚则用雷光熔断旧网线,重新编织网结:“雷光熔接的接口更牢固,我再做几个小木梭,方便你们日常修补。”他特意在梭子上刻了防滑纹路,“握着更稳,补网速度能快一倍。”
柳玄则潜入浅海,木森星温化作淡绿屏障,包裹住渔网边缘的礁石:“星温能软化礁石棱角,减少挂网。”他还在渔网底部绑了几束海草,“海草随水流摆动,能引开部分杂鱼,减轻渔网负担。”李伯看着修补后的渔网,从船舱抱出一筐鲜鱼:“尝尝刚捕的银鲳,用姜葱清蒸最鲜!”
午后,众人坐在码头边的老榕树下吃鱼。李伯说起木森的往事:“三十年前渔汛,渔网总被暗礁划破,木森就教我们用海苔汁浸泡网线,说‘海苔的黏性能让网线更柔韧’。”有位老妇人补充:“他还在渔网边缘缝了贝壳片,说‘贝壳的反光能吓退咬网的大鱼’。”
柳玄边吃边记录,突然发现鱼筐里有条特别的银鱼,鳞片上有淡淡的金色纹路。李伯见状,压低声音道:“这是‘引鱼’,木森教我们养在渔网附近,它游过的地方,鱼群会自动避开暗礁。”柳玄赶紧画下引鱼的模样,孩子捧着画纸,眼睛亮晶晶的:“我也要学养引鱼,帮渔网找安全的路!”
傍晚,修补好的渔网重新投入海中,月光下泛着冰棱的冷光和雷光的暖芒。三人与渔民约定:下次来,柳玄带耐盐碱的新型渔网材料,帮着全面更换旧网;苏清寒用冰风做浮标,在暗流区标出安全航道;林砚则制作带夜光的浮子,方便夜间作业。
青铜钥匙的银光渐渐融入海浪,冰龙载着三人起飞时,看到渔民们正借着月光检查渔网,李伯的烟斗明灭,像颗落在海上的星星。柳玄翻着小册子,说:“下次该去云雾森林了,听说那里的药草遭了虫害。”苏清寒点头:“药农说虫害和气候异常有关,得去看看。”林砚摸着口袋里的银鱼鳞,笑着说:“还得带些冰棱残片,帮熔窟的矿工种在蓄水池边,能降温祛暑。”
冰龙掠过潮汐,翅膀带起的浪花溅在渔网上,冰晶与雷光交相辉映。下方的渔村已亮起灯火,渔网在浪中轻轻摇晃,像张缀满星子的网——这平凡的护渔日常,正是他们一直守护的粼粼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