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山地,露水沾在菜苗上亮晶晶的,柳玄怀里的青铜钥匙忽然泛出嫩绿光——像沾了晨露的新芽般轻闪,指向之前救过的菜园。三人赶到时,看到老阿婆正蹲在地里,对着叶片上的小虫叹气,菜苗叶片蔫黄,土面泛着白,明显缺肥。
“刚长的小茄子叶被虫啃了,土也瘦,浇了水也没精神。”老阿婆捏着片有虫洞的叶子,“再这么下去,结的茄子要小一圈。”柳玄指尖触土,调动木森星温:“土里缺腐殖质,得补有机肥;小虫是菜青虫,用木森传下的草药法子就能驱,不用伤苗。”
苏清寒先去树林捡落叶和枯草,指尖凝出细冰风,把枯枝碎叶绞成碎末:“冰风绞得细,腐熟快,撒在土里就是好肥。”她还教孩子把碎叶和泥土混在一起:“这样堆三天,肥就熟了,不会烧苗。”孩子捧着混好的肥土,小心翼翼地撒在菜苗根旁,像在给苗盖小被子。
林砚则去山坡采来几株薄荷和艾草,用雷光轻轻揉碎:“这两种草的味儿能驱菜青虫,还不影响菜苗。”他把碎草撒在菜园周围,雷光还顺便烤干了叶片上的露水:“露水少了,虫就不容易产卵。”
柳玄则将木森星温注入肥土,淡绿光渗进土壤,菜苗叶片慢慢透出鲜亮的绿:“星温能帮苗吸收养分,过两天就更精神了。”他还帮老阿婆在菜苗间插了几根带叶的树枝:“树枝挡点阳光,虫就不爱来爬苗了。”老阿婆看着转绿的菜苗,转身回家端了罐自制的山楂果干:“孩子们,吃点甜的,解解累!”
午后,大家坐在老槐树下吃果干,老阿婆说起木森的故事:“以前村里人种菜也总闹虫灾,木森就教我们采薄荷、艾草驱虫,还教我们堆落叶做肥,说‘土肥了,苗壮了,虫就咬不动了’。”
有个老爷爷补充:“有年菜苗得了黄叶病,是木森在菜园旁种了几棵皂角树,树汁渗进土里,病就好了。他说‘树林和菜园是邻居,互相帮衬着才好’。”柳玄赶紧把这些细节写进小册子,还画了木森教村民堆肥的小图,孩子指着图里的落叶堆,说:“我明天还要来捡落叶,帮菜苗做肥!”
傍晚,菜园里的虫少了,菜苗也精神了许多。三人跟老阿婆约定:下次来,柳玄带些耐虫的菜种,帮着补种几棵弱苗;苏清寒帮着搭个矮矮的防虫网,用冰风做支架,轻便又好拆;林砚则做几个小木牌,写上护苗的小窍门,插在菜园里,方便大家看。
青铜钥匙的嫩绿光渐渐淡去,贴在掌心温温的,像沾了菜园的泥土香。冰龙载着三人起飞时,看到老阿婆和孩子还在菜园里撒肥,夕阳照在菜苗上,绿得发亮。柳玄翻着小册子,说:“下次该去潮汐渔村了,看看渔汛后的渔网有没有问题。”苏清寒点头:“渔民说渔网用久了容易挂破,得帮着补补。”林砚则摸着口袋里的山楂果干,笑着说:“还得带点薄荷苗,帮熔窟的矿工种在通风口,能祛点煤烟味。”
冰龙飞过山地,翅膀扫过槐树叶,带起的叶片落在菜园里,像给苗送了片小伞。下方的村落已亮起灯火,炊烟混着草木的清香,暖得像幅浸了绿的画——这平凡的护苗日常,正是他们一直守护的珍贵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