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宫城的朝会大殿,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落在青砖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殿内弥漫着淡淡的熏香,却压不住昨夜厮杀残留的隐约腥气。
曹复身着朝服,缓步走入大殿。朝服的绸缎有些僵硬,蹭得脖颈发痒,他顺手理了理衣襟,目光扫过两侧站立的大臣——保守派的人脸带戚色,孔氏族人神色肃穆,季宁由季良搀扶着,脸色依旧苍白,却比之前精神了些。
姬显坐在王座上,神色沉凝,待众人站定,缓缓开口:“昨日之事,诸位想必已知晓。孟明勾结楚国,暗通季林,叛乱鲁国,幸得安国君力挽狂澜,清除内奸,解救寡人于危难。”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几分:“今日朝会,一是通报局势,二是商议后续人事任免与战事安排。”
话音刚落,公仪休便上前一步,躬身道:“君上!孟明叛国,孟浩身为孟氏族长,治家不严,家族内多次出现叛国之人,难辞其咎!”
他转头看向保守派大臣,眼神锐利:“那些与孟明勾结、处处掣肘平叛的保守派,皆是鲁国蛀虫,理应全部抓捕,严加审讯,以儆效尤!”
“公仪休你休要血口喷人!”一名保守派大臣跳出来,须发戟张,“安国君勾结齐国,出让龙窑技术,引狼入室,这才是真正的叛国!齐国军队至今还在季家封地上,安的什么心?”
“就是!”另一名大臣附和,“我等劝阻君上,是怕鲁国被齐人算计,反倒被污蔑为叛国,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保守派大臣们纷纷叫嚣起来,大殿内一片嘈杂。曹复站在原地,指尖捏着腰间的玉珏,冰凉的触感让他愈发平静。
等众人吵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君上被你们逼迫,军队迟迟派不出来,平叛路上处处碍事,我若不与齐国达成协约,安城早已被破,鲁国也已落入楚、宋、邾之手。”
他目光扫过叫嚣的保守派,语气带着一丝嘲讽:“我用一项技术,换来了齐国援军,挽救了整个鲁国,这叫叛国?你们不思进取,只会打嘴炮,处处掣肘,耽误平叛时机,反倒有脸指责我?”
“我改良工艺,打造利器,守住安城,夺回尼山关,破除楚国阴谋诡计,鲁国百姓有目共睹。”曹复加重语气,“到底谁是叛国贼,谁在为鲁国着想,高下立见!”
“安国君所言极是!”孔氏族人中,一名老者站出来,须发皆白,眼神清明,“安国君的思想并无过错,是这些迂腐之人利用舆论,勾结楚国,祸乱鲁国。鲁国不需要这样只会内斗、阻碍发展的人!”
季宁也由季良搀扶着上前,声音虽微弱,却异常坚定:“安国君对鲁国的功劳,我季氏最为清楚。若非他,我早已身死,季家也已沦为楚国的傀儡。我信他绝非叛国之人。”
“我也信安国君!”季良附和,“安国君的复合玄铁兵器,立下赫赫战功,若不是他,尼山关的弟兄们怕是连尸骨都留不下!”
叔信也上前一步,脸上带着赞许:“安国君的技术高超,改良的连弩、信号弹,让鲁国军队战力大增,这样的人才,鲁国理应重用!”
保守派大臣们被反驳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姬显看着这一幕,点了点头:“安国君之功,寡人记在心里,鲁国百姓也记在心里。保守派中与孟明勾结者,确实该查,但无辜者,也不可牵连。”
他转向季宁:“季宗主,你身体不适,季家叛乱,你治家不严,虽有苦衷,却也难辞其咎。你之前说要让出司徒之位,寡人思量再三,准了。”
季宁躬身行礼:“多谢君上体谅。季家之乱,皆因我驭下无方,让出司徒之位,是我应尽之责。”
“那司徒之位,谁来接任合适?”姬显问道,目光扫过众臣。
公仪休立刻道:“叔信大人智勇双全,在平叛中屡立战功,接任司徒之位,再合适不过!”
他补充道:“叔信大人现任司马,他的职位可由安国君担任,由安国君全权节制兵马,应对后续战事。孟家叛乱,司空之位空缺,现任工正杨明,心思灵巧,工艺精湛,可执掌司空之职,负责全国工艺与城防修建。”
众臣纷纷附和,没人再提出反对。姬显点了点头:“准!就依相国所言。”
他看向曹复,语气郑重:“安国君此番功劳甚大,寡人无以为报。如今国内战乱,民生凋敝,宋、邾两国的战争尚未停息,魏国已介入战事,宋国西部被打得节节败退。”
“先前安国君两次击退敌军,不如趁胜追击,所得土地,尽归安国君所有,作为此次平叛的赏赐。”
曹复躬身行礼:“谢君上赏赐。”
心里却暗自嘀咕:鲁国经此战乱,早已疲软不堪,所谓的趁胜追击,不过是个空头支票,能不能拿到土地,全看自己的能力。
姬显又道:“楚国虽未直接派兵,但也从未承认介入鲁国事务,后续需多加防备,不可掉以轻心。”
曹复点头:“君上放心,我已让公输墨和禽滑厘加快量产复合玄铁兵器和信号弹,边境也已安排守军驻守,定能防备楚国异动。”
朝会结束后,大臣们陆续散去。曹复走出大殿,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叔信、季良、杨明等人围了上来,脸上都带着喜色。
“安国君,恭喜你升任司马,全权节制兵马!”叔信笑道,拍了拍他的肩膀。
杨明也一脸兴奋:“没有安国君,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点把司空的差事办好,改良更多工艺,为鲁国出力!”
曹复笑了笑:“都是为了鲁国,不必客气。后续还要仰仗各位,共同应对宋、邾,防备楚国。”
他转头看向季宁,问道:“季宗主身体不适,还是早些回去静养吧。季家的后续事宜,有季良和季忠打理,你不必太过操心。”
季宁点了点头,眼里带着感激:“多谢安国君。季家能挺过这次危机,全靠你相助,日后若有需要,季家定当鼎力支持。”
众人闲聊了几句,便各自散去。曹复站在大殿外,看着远处的城墙,心里清楚,虽然升任司马,得到了赏赐,但挑战才刚刚开始。
宋、邾尚未彻底击退,楚国虎视眈眈,鲁国国力虚弱,民生凋敝,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他想起现代的治理理念,心里嘀咕: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不仅要提升军事实力,还要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