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篱和崔寻在玩五子棋。
晏北怕阿篱输了会哭,给他们定了规矩,赢了的人要打扫鸭寮。
赢几次,就打扫几日。
崔寻哪里敢赢。
高安来到门下,阿篱正好往崔寻脸上贴纸条。崔寻趁机挠他的胳肢窝,他便嘻嘻笑着在崔寻怀里打起滚来。
高安一脸宠溺:“小世子,你快看看谁来了?”
阿篱抬起头,看到笑微微出现在门槛下的月棠,“啊”的一声爬起来,直接从崔寻身上爬过去:“阿娘!”
说完一路飞奔过去,撞到蹲下来的月棠怀里。月棠怕他疼,顺势往后一仰,抱着他坐在了地上。
“臭小子,胖了这么多!”
说完一把把他抱起来,又道:“这么重了!”
“花爷爷和高爷爷说好好吃饭,阿娘就会回来,所以阿篱都有好好吃饭哦!”
阿篱搂着她的脖子,在她颈窝里蹭来蹭去。
崔寻连忙也爬起来,到了跟前,拱手弯腰行大礼:“拜见舅母!”
高干连忙捅了一下他的腰窝。
他愣了愣,重新又行了个礼:“拜见郡主!”
月棠笑了笑,抱着阿篱进门。
“王爷呢?可否烦请高公公派个人去寻一寻他,若他抽得出空,我这里有点要事相扰。”
高安上前:“郡主无事不登三宝殿,此番亲自来了,小的猜想定然是有正事,故而儿方才已经派人下去了。”
说完他亲手接过茶点,递到月棠面前。“王爷今日只是例行去衙门处理公务,想必很快就会回来。”
“有劳公公。”月棠接了茶,“你事忙,不耽误你。”
高安猜想她要与阿篱独处,当下心领神会离去。
崔寻跟着要走,月棠却道:“崔公子请留步,我向你打听几件事情。”
崔寻一脸受宠若惊地把抬出去的脚收回来。“舅……郡主您说。”
月棠笑着,朝他招了招手,让他靠近些。“我听说你消息灵通,是个耳报神,这京城里头各家各户的逸闻轶事都知道一些。”
崔寻没想到是问到了自己的饭碗里,立刻精神抖擞地凑上去:“不是我吹牛,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我不说个个有谱,起码也认得七八成。
“小爷我常年混迹茶楼戏社,这些人的家事,但凡有风声漏出来的,我都听说过。”
“那太傅府有传出过类似之事吗?”
“太傅府……不多!”崔寻摇头,“像穆家这样的高门大户,家教也严,家人们几乎不会把内宅事传出来。
“不过郡主想听什么,我也可以让人去打听。”
月棠点点头:“我想知道穆昶这一房所有的消息。实在不行的话,穆晁那一家子的也行。”
“好嘞!”
崔寻拍了拍袖子:“我这就去!保准不出半日,定给郡主您打听些消息来!”
阿篱乖乖地看着阿娘和表哥说话,一直等表哥走了之后才把小脸盘子转向旁边立着的琴姑姑:“琴姑姑给我带了啥好吃的?”
兰琴也在听着他们说话,闻言笑着把手里纸包拿上来:“阿娘方才来得匆忙,只来得及买这个。”
“这是啥?”
“咸鸭蛋。”
“哇,是小鸭子生的蛋。”
月棠给他剥了一个。
他咬了一大口,然后吐出舌头:“好咸!”
月棠乐得咯咯笑。然后又拿叉蜜饯的银叉把蛋黄挑出来喂他,他吃一口:“好吃!还要吃。”
高安派出去的人把话传到枢密院,晏北一路紧赶慢赶回来,到了门下看到的便是母子俩头对头,乐呵呵地分吃咸鸭蛋的画面。
他压下心中暖流,咳嗽着走进屋:“怎么突然来了?”
“父哇!”阿篱扑过去,“快来吃咸蛋!””
说完把剥出来的小半碗的蛋白高高递到他面前。
“嘿,小没良心的。”晏北一手接着碗,一手把他抱在大腿上坐着,然后看向对面:“你不是进宫了吗?”
“刚刚出来。”月棠把手擦了,从梅卿手里接了那几本调包过来的卷宗,“我刚让兰琴去过内务府,穆晁紧跟着就去了。
“这是他们照着穆昶开出的单子找到的卷宗,我看过了,几乎穆家当年获罪之后,所有入宫觐见穆皇后的记录都在这儿。”
晏北翻看着:“那穆家这不就等于不打自招了吗?所以昨天夜里露出的破绽的确是有问题?”
月棠伸手从阿篱嘴里抠出来第三个蛋黄,不让他吃了:“从这些记载中看,都是写着来龙去脉的,都是明面上的事。
“但穆昶特地让他弟弟去内务府找它们,就肯定有蹊跷。”
一共五本,说着她也拿起了两本过来翻看。
阿篱在旁边有样学样,拿着剩下的一本打开,指着上面为数不多几个认识的字眼念念有词。
“当……年……国舅曰……”
晏北怕他弄坏,想要制止,一低头,看到他小胖手指头指着的地方,忽然刷地把这一本卷宗拿了起来。
“腊月?”他疑惑地吐出两个字眼,随后飞快地翻起余下的记录。“确切地说,穆家犯事之后,入宫请求面见皇后,总共有八次。
“前面四次都集中在先帝下旨让他们去江陵之前,是入宫让穆皇后求情的。
“第五次是在下达旨意后,启程南下之前。
“剩下三次,一次是皇后临产之前,他们请奏入宫陪伴,被皇后驳回了。
“一次是入京接二皇子南下。
“剩下一次就是皇后病薨。
“这八次当中没有一次时间是在腊月。最接近的也是冬月,那便是皇后病薨。
“礼官记录的言行中,说国舅在皇后灵前哭泣,说昔年腊月还在广安寺佛堂里拜求佛祖保佑皇后凤体安康,早日康复,不料还是天人永隔……
“八次中一次也没提到过他在腊月里入过宫,也就是说他在当中某一年的腊月回过京城,但是没有请奏入宫探望皇后?”
月棠走到他身旁,眉头拧起:“如果他有请奏过,哪怕被拒,也会有记录。
“没有记载也就是没有奏请过入宫。
“而且从这番话语看起来,应该是皇后染病后的某年腊月。”
晏北道:“你可记得皇后是哪年开始生病?”
月棠眉头皱得越发紧了:“二皇子被送走,有一部分原因是皇后辅佐皇上,打理后宫,操劳过甚卧病在床,无法再经受一次又一次二皇子出意外。
“所以在二皇子离京之前,皇后身体就不那么好了。
“从记载上看,穆昶借二皇子南下那回,入宫面见皇后是十月初三。
“而穆皇后是我和二皇子十二岁那年的冬月过世的。
“也就是说,他口中所指的腊月,应该就是在二皇子前往江陵到皇后过世这几年间。”
晏北吸气起身,踱了两圈步。“他们返回江陵,已经没有官身,而且当时在京还有宅子,就算是中间往返京城,也是自由的。
“但二皇子在他府上,他来到京城,却不曾入宫面见皇后禀报二皇子的近况,这对劲么?
“就不怕先帝皇后知道了问责?
“而腊月……又是哪一年的腊月,因为何事,他进京呢?”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穆昶动作如此之快,去往内务府查找这些东西,所以他其实是害怕他某年腊月入京的这一点被发现?”
月棠拿起已经不烫的茶水给阿篱,一面沉吟:“昨日夜里,他在我面前暴露了两件事。
“一件是他似乎有些害怕穆皇后,另一件就是他极有可能去过端王府内殿。
“所以他拿的这些东西,一定跟他暴露出来的事情相关。
“如果疑点就在他某年腊月悄悄入过京城上,要么就是他和穆皇后之间有秘密,要么就是跟他去过端王府有关。”
她抬眼看过来:“可他压根没有亲自面见皇后,皇后也不能私自出宫。
“所以也许,他是害怕到过端王府这件事败露。”
话说完后,她掏出手帕来给阿篱擦脸。
帕子落到孩子嘴边,她的手却忽然一抖……
晏北疑惑:“怎么了?”
月棠脸色忽然变得像外面浮云翻滚的天空。
“腊月……除夕?”
她从凳子上站起来。“你传华临过来!”
晏北不知所措,立刻打发人去找华临。
“阿篱怎么了?!”
华临一路小跑冲进殿里,人站住了,气还没喘匀。
一看阿篱好好的,反而月棠一只手撑着桌子,神色异常,便又冲过去,二话不说搭上了她的脉息。
月棠拂开他的手:“你记得我跟你提过那年除夕,母妃把你的压岁钱误塞给我的事?”
华临讷然:“记得啊。”
“那你再给我好好回忆回忆,那天夜里,我们在大瓶子里掏压岁钱的时候,从内殿冲出来的母妃,是不是神色不对劲?”
一脸茫然的华临,轮流看了看他们两个,连忙收敛心神。随后道:“没错,那个时候病情很严重了,那年的除夕,王府过得特别热闹,也是因为王爷想要为王妃祛病消灾。
“但是我和郡主放完烟花,回到永庆殿取回我们临时放在大花瓶里的压岁钱时,王妃突然冲出来,脸上还有异样的潮红。
“鲜少下地走动的她动作很利索,冲过来,把瓶子里所有的压岁钱全都塞给你,然后又把我们推了出来……
“郡主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如果我说当时母妃好像在遮掩什么秘密呢?”
华临顿住:“她已经病得那么严重,能有什么秘密?”
“比如说,当时她正在和人见面。”
华临更纳闷了:“与人见面?与谁?”
“穆昶!”
两个字吐出来,华临怔愣得后退了一步。晏北却倏地往前走了一步:“你确定?你母妃为何会在重病之中私见穆昶?”
“我不知道!”月棠摇头,“但他明明不应该与端王府有更深的接触,可他后来对我、对父王都下了手!说不定我哥哥也是。
“他到过永庆殿!
“还知道避开正路从侧道出去,这说明一定有人向他提供过路线!
“如果说这所有的不合理都需要一个解释,那为什么不可以是因为我和二皇子的出生,恰恰好夭折了次子的端王妃呢?”
月棠说这话的声音不大。但震得二人的耳朵嗡嗡响。
端王妃……
这位早就郁郁而逝的贵妇人,几乎不在他们任何一次的话题当中出现。
在后期端王府接连遭遇的变故当中,也没有过她的任何影子。
但此时,月棠却把穆昶身上诸多不合理之处聚焦到了死去那么多年的端王妃身上!
“这不可能……”
华临喃喃地,“你的意思是说,王妃在世的时候,暗中勾结了穆家?
“她可是你亲娘啊!”
也是他的表姐。
他接受不了这样的猜测。
月棠攥紧了双手,没有分辩。
即便当下对自己的身世有了怀疑,到底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在她的心里,不管端王妃对她态度如何,那就是她的亲生母亲。
除去对自己冷漠一些,端王妃高贵淡雅,几乎与世无争,称得上是个正直善良的女子。
月棠何曾愿意把她与穆昶那等奸贼相提并论?
“我还是要找证据!”她站起来,“我必须弄清楚,穆昶在那一年的腊月,是否到过京城!”
“对!”晏北抬头,“只要能够证明,穆昶的确在那个时候入过京,那么哪怕尚不清楚端王妃与他相见是为何事,他就是因为前来悄悄面见端王妃到过永庆殿的,也算有谱!”
“那上哪找证据?”华临望着他们,“哪里有现成的证据可找?”
“有两条路。”月棠凝眉,“一是去找当年陪伴皇上在江陵的宫人,一是找到穆家的人打听。”
晏北凝眉:“穆家一问就打草惊蛇了。
“他们今日动作如此之快,再让他知道点风吹草动,怕是要坏事!”
说到这里,他重新拿起了马鞭:“我先去看宫里那边有没有办法。”
月棠拉住他:“穆疏云的事才过去,不可莽撞。
“内务府太监俞善,从前是先帝身边的人,正好今日之事我还要问问他后续,你先想办法把他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