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回流节点的内壁因常年水流冲刷,附着了一层细小的岩石碎屑,这些碎屑虽然不影响水流,却阻碍了灵能的快速传导。
引脉箭的灵能刚一接触碎屑,流动速度便明显减慢,如同溪流遇到了浅滩,无法快速深入节点深处。
老山羊见状,立即走到镇渠岩旁,用羊角轻轻敲击岩石表面——这并非暴力撞击,而是通过羊角的“灵能振动”,将淡黑色的灵能传入岩石内部,震落内壁的碎屑。
羊角敲击的节奏很有规律,如同古老的“地脉唤醒鼓点”,每一次敲击,都能让岩石内部的碎屑松动一分。
“咚——咚——咚——”
敲击声在暗渠旁回荡,淡黑色的灵能顺着敲击点渗入岩石,与引脉箭的灵能相互配合。
岩石内壁的碎屑纷纷脱落,被水流带入暗渠深处,回流节点的灵能通道彻底通畅。
引脉箭的灵能如同挣脱束缚的河流,快速涌入节点深处,与撞杆山的地脉灵能汇合。
引脉箭的箭头深深嵌入回流节点六十丈深,与簸箕山、兔儿山的引脉箭保持着相同的深度;箭杆以十五度角向上翘起,箭身上的“引脉纹”与节点内壁的“回流纹”完美对接,淡黑色的灵能顺着箭杆缓缓流出,与簸箕山的淡青黄色灵能丝带、兔儿山的淡青白灵能丝带汇合,三条灵能丝带在空中交织成一道三色灵能网,朝着豆腐堰的方向延伸。
老山羊站在暗渠旁,看着三条灵能丝带的形成,眼中满是欣慰。
它低头舔了舔羊角上的杂息颗粒,将其吞入腹中——这些杂息在它的体内会被灵能分解成无害的物质,随后通过汗液排出,不会对自身或地脉造成任何影响。
做完这一切,老山羊走到镇渠岩旁,卧在岩石阴影中,开始闭目养神,同时用灵识监测着回流节点的灵能流动,确保后续不会出现异常。
此时,寨子山巅的月平终于感受到了三支引脉箭的灵能反馈——淡青黄、淡青白、淡青黑三道灵能信号如同三颗稳定的星辰,在他的灵识中闪烁,每一道信号都代表着一座山峰的地脉通道已成功打通。
他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紧绷的身体也随之放松,扶着镇脉石的手微微颤抖,这一次,不再是因疲惫,而是因喜悦与安心。
他深吸一口气,调动起体内仅存的“纯和黑意”——这是最后一丝灵能,也是完成“灵能循环”的关键。
月平双手结印,口中默念陈家传承的“引脉诀”,诀语如同古老的咒语,在山巅的空气中回荡:“天地灵脉,以山为引,以箭为媒,通脉入堰,循环不息,守护安宁。”
随着诀语的落下,月平的灵识顺着三支引脉箭的灵能丝带延伸,如同三条无形的线,将三座山峰的灵能与豆腐堰的地脉紧密连接。
他能清晰感受到,簸箕山的淡青黄色灵能如同“源头之水”,源源不断地汇入豆腐堰;兔儿山的淡青白灵能如同“净化之流”,过滤着灵能中的杂质;撞杆山的淡青黑灵能如同“回流之渠”,将豆腐堰中多余的灵能回收,重新注入三座山峰,形成一个完美的“灵能循环闭环”。
“嗡——”
三道灵能丝带在空中加速流动,淡青黄、淡青白、淡青黑三种颜色的灵能相互交织,在豆腐堰的上空形成一道直径约十丈的三色灵能网。
灵能网缓缓下降,覆盖在豆腐堰的水面上,网眼如同细密的筛子,将灵能均匀地注入塘底的每一条地脉支脉。
豆腐堰的塘水开始轻微颤动,塘底的灵脉纹路在灵能的滋养下,泛着越来越亮的淡青色光晕,如同一条条苏醒的灵龙,在岩层中缓缓游动。
灵脉晶的光芒也愈发璀璨,表面的天然纹路如同活过来一般,快速吞吐着灵能,将灵能输送到周边的灵水草与地脉节点,整个堰塘的地脉活力瞬间提升到新的高度。
“老鸭婆”的灵识波动变得平稳而愉悦,它在塘水中轻轻游动,淡蓝色的灵能从它的身体中溢出,与三座山峰的三色灵能相互融合——这是意灵与地脉灵能的“深度共鸣”,意味着“老鸭婆”已完全接受了新的灵能循环,愿意与人类共同守护豆腐堰的地脉。
它游动的轨迹也变得有规律起来,沿着塘底的灵脉纹路缓缓移动,仿佛在协助灵能的扩散。
此时,豆腐堰旁的陈重与长辈们也感受到了灵能的剧烈变化。
八爷爷陈守业手中的灵脉监测仪表盘指针疯狂跳动,最终稳定在“九成”的灵能浓度刻度上,他激动地喊道:“灵能浓度达到九成了!这是豆腐堰近五十年来的最高值!而且灵能波动幅度小于千分之五,完全稳定!”
五奶奶陈守云看着塘水中“老鸭婆”的游动轨迹,脸上满是笑容:“‘老鸭婆’的灵识频率稳定在每分钟二十八次,比之前更平缓了!它在协助扩散灵能,这说明它已经完全信任我们,认可了这个新的灵能循环!”
陈重抬头望向寨子山巅的方向,眼中满是骄傲与心疼——他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月平耗尽灵能的付出。
他对着身边的陈阳说道:“快,准备灵脉丹与灵米粥,月平回来后需要立即补充灵能,不能让他过度消耗。”
“是!”陈阳应声,立即转身朝着陈家祖地跑去,脚步轻快而坚定——他知道,这场地脉守护的胜利,是月平与所有守护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必须好好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九大望眼中的陈玥则抱着灵识探测仪,走到堰塘边,看着水面上的三色灵能网,眼中满是震撼:“太神奇了!三条灵能丝带不仅打通了地脉通道,还形成了循环,以后豆腐堰的灵能再也不会枯竭了!下游的农田也能长期稳定地获得灵能供给,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收成了!”
此时,寨子山巅的月平已经耗尽了体内最后一丝“纯和黑意”,他再也支撑不住,缓缓坐在镇脉石旁。
他抬头望向豆腐堰的方向,虽然看不到具体的景象,但灵识中传来的稳定灵能反馈,如同最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他所有的疲惫。
他从怀中取出陈重给的“灵脉护符”,护符依旧泛着淡青色的光芒,没有被使用——他成功了,没有辜负爹爹的嘱托,没有辜负长辈们的信任,更没有辜负陈家世代守护地脉的使命。
他将护符重新贴身收好,指尖轻轻摩挲着护符上的“守脉纹”,心中满是踏实——这枚护符不仅是祖父留下的信物,更是陈家守护精神的传承,如今它完好无损,也象征着这场地脉守护的圆满。
山风依旧吹拂,却不再带着此前的凛冽,反而裹挟着三座山峰传来的温暖灵能——那是灵能循环形成后,地脉对守护者的“馈赠”。
淡青黄、淡青白、淡青黑三色灵能如同细密的溪流,顺着月平的衣襟渗入体内,缓缓滋养着他疲惫的灵脉。
他能清晰感受到,泥丸宫中的二样化炭炉虽然依旧暗淡,却在灵能的滋养下,表面的灵槽开始逐一闪烁微光,如同沉睡的星辰逐渐苏醒。
月平闭上双眼,调整呼吸,让体内的灵脉与山巅的灵能保持同步。
他没有急于恢复灵能,而是细细感知着灵能循环的每一处细节:簸箕山的灵能依旧稳定汇入,如同源源不断的活水;兔儿山的灵能过滤功能正常,灵草甸的灵心草在灵能滋养下愈发翠绿;撞杆山的灵能回流顺畅,暗渠中的水流带着淡黑色灵能,将豆腐堰中多余的灵能送回山体。
这每一处细节,都印证着“灵能循环”的稳固,也让他更加确信,豆腐堰的地脉从此将进入新的平衡。
大约一炷香后,月平缓缓睁开双眼,苍白的面色已恢复些许红润,双腿的颤抖也减轻了不少。
他扶着镇脉石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腕,灵脉传来的刺痛感已减弱至微不可察——地脉的馈赠与自身的调整,让他恢复了四成灵能,足够支撑他下山。
月平望了一眼三座山峰的方向,簸箕山巅的淡青黄色灵能丝带、兔儿山腰的淡青白灵能丝带、撞杆山下的淡青黑灵能丝带,如同三条忠诚的纽带,依旧稳定地连接着山峰与豆腐堰。
他微微躬身,对着三座山峰行了一礼——这是对山之灵能的感谢,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随后,他转身朝着山下走去,步伐虽仍有几分沉重,却带着完成使命后的坚定。
下山的山道上,灵植的叶片在夜色中泛着微光,地脉草的根系随着灵能波动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引路。
月平的灵识始终保持着与灵能循环的微弱连接,确保途中不会出现意外。
他路过一处山泉时,停下脚步,掬起一捧山泉水——泉水带着淡淡的灵能,入口甘甜,能进一步缓解灵能消耗带来的疲惫。
就在此时,他的灵识中突然传来一丝微弱的异动——是豆腐堰方向的“老鸭婆”!
它的灵识频率比之前提升了两次,却并非躁动,反而带着一丝“邀请”的意味。
月平心中一动,意识到“老鸭婆”或许是在向他表达感谢,也或许是在确认灵能循环的稳定。
他对着豆腐堰的方向,用灵识传递出一道温和的“安抚信号”,随后便继续下山。
半个时辰后,月平抵达豆腐堰旁。
远远望去,堰塘上空的三色灵能网依旧明亮,如同笼罩在水面上的彩虹,塘底的灵脉纹路在灵能网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青色光晕,美得如同幻境。
陈重与几位长辈早已等候在堰塘边,手中提着灯笼,灯笼的光芒在夜色中泛着温暖的橙黄色,与灵能网的色彩相互映衬。
“月平!”陈重率先迎上前,语气中满是关切,他伸手扶住月平的胳膊,能清晰感受到月平身体的虚弱,“快,灵脉丹与灵米粥都准备好了,就在祖地的书房,你先补充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