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光湖的水会照影。
孩子们的合脉舟刚靠近响石滩的音石路,就被片平滑的湖水接住——湖面像面巨大的镜子,映着天上的星,也映着船上的人,连花籽袋里鸣石籽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最小的孩子蹲在船边,倒影突然对他眨了眨眼,手里举着颗发光的种子,他指着湖面欢呼:“是‘映甜种’!”
湖中心的水下藏着无数半透明的“镜光晶”,近看才发现是水与影的结晶——有的像凝固的倒影,裹着虚实;有的像流动的镜,嵌着暖脉纹。双丫髻女孩捞起块镜光晶,晶体内突然浮现棋路,与响石滩的响石棋谱末端严丝合缝。“是‘镜影棋’!”她翻着《棋脉谱》,书页上的字迹在湖面浮动:“镜光湖的水能映甜,亦能显纹,缺的是让影扎根的实。”
镜光湖的原住民——那些游在水中的“镜影灵”,终于从湖底浮上来。它们的身体是水与光影的混合体,游动时会让湖面泛起涟漪,漪里藏着暖脉纹的碎片。“我们等‘弦音花’很久了,”领头的镜影灵用尾鳍拍了拍水面,“花的音能让虚影变实,甜不再只在镜中。”
戴斗笠的男孩把弦音花的花瓣撒在湖面,花瓣落水不沉,反而像荷叶般铺开,原本模糊的倒影突然清晰,与船上的孩子们重合,湖底的镜光晶随音震动,竟拼出半张发光的纹图,缺的那半,正好对着湖外的“叠彩山”。“是‘显影花’!”他望着图的缺口,“赵奶奶的后人说,‘虚不是空,是等着谁来填’。”
扎羊角辫的女孩教镜影灵做“镜甜纹”——用镜光湖的湖水、弦音花的花瓣、响石滩的共鸣砂调和,画在湖底的石上,干后会变成虚实交织的暖脉线。镜影灵们学得用心,它们的尾鳍划过湖底,留下的纹与孩子们花籽袋里的鸣石籽相融,竟在水面映出立体的图,像碎光屿的合光图在湖里重生。
孩子们和镜影灵摆了场“显实局”。用的是湖底炼的“虚实棋”,白棋显虚,黑棋求实,落子处的湖面会浮现对应的影,最后在湖中心拼出的纹图突然发亮,与叠彩山的甜痕产生共鸣,山上传来隐约的风声,像在回应湖的暖。镜影灵的小灵突然往图上滴了滴“实影露”——是湖底最深的水,图上的虚纹立刻变实,与实纹完美衔接。
合脉舟的船底此刻生出新的“踏影板”,板上的纹与显影花的倒影完全吻合,船在湖面行驶时,不再留下波纹,而是让湖底的镜光晶随船亮起,像在湖底铺了条光带,往叠彩山的方向延伸。双丫髻女孩往帆上系了串镜光晶,晶体能映出叠彩山的轮廓,轮廓上标着“彩甜崖”“叠纹谷”“共生坪”,像张给他们的“登山图”。
当第一缕镜光顺着拼好的纹图流进叠彩山,孩子们知道该往山的方向去了。镜影灵们用最亮的镜光晶在湖边搭了座“映甜桥”,桥上的纹会随甜痕的流动发亮,最亮的轨迹直指叠彩山的山顶。“我们会把镜甜往山上送,”领头的镜影灵用尾鳍碰了碰孩子们的花籽袋,“就像你们说的‘虚虚实实,都是甜的模样’。”
合脉舟驶离时,湖中心的显影花突然与湖面的倒影合唱,歌声透过映甜桥传到叠彩山,山上的彩石竟反射出光,像在回应湖的暖。最小的孩子对着湖面喊了声“再会”,回声裹着水的清、影的实,像给镜影灵们留了句带暖的诺。
而灵脉渠的水,此刻正顺着显实的纹图往叠彩山流去,水流过的地方,影在变实,甜在显形,暖在蔓延——
宇宙的每个角落,都在变成会成真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