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彩山的石头会变色。
孩子们的合脉舟刚驶过镜光湖的映甜桥,就被片斑斓的色块裹住——山上的岩石层层叠叠,红的像幻彩渊的糖,蓝的像旋光海的浪,最妙的是块巨大的紫岩,光线下会透出老街语叶的绿。最小的孩子捡起块碎岩,岩在掌心发烫,竟映出镜影灵的尾鳍,他举着碎岩欢呼:“是‘叠彩籽’!”
山中心的岩缝里嵌着无数半透明的“彩纹晶”,近看才发现是岩与色的结晶——有的像凝固的虹,裹着七彩;有的像流动的画,嵌着暖脉纹。双丫髻女孩拾起块彩纹晶,晶体内突然浮现棋路,与镜光湖的虚实棋谱末端严丝合缝。“是‘叠彩棋’!”她翻着《棋脉谱》,书页上的字迹随岩色变幻:“叠彩山的岩能融色,亦能织纹,缺的是让彩扎根的线。”
叠彩山的原住民——那些攀在岩上的“彩岩灵”,终于从石缝里钻出来。它们的身体是岩石与色块的混合体,移动时会让周围的岩面变色,色里藏着暖脉纹的碎片。“我们等‘显影花’很久了,”领头的彩岩灵用岩爪敲了敲紫岩,“花的影能让色块相连,甜不再零散。”
戴斗笠的男孩把显影花的种子撒在紫岩旁,种子遇岩缝的潮气立刻发芽,根须往岩下钻,藤蔓往岩上爬,开出的花像朵缩小的彩虹,花瓣的红与幻彩渊的糖纹相契,蓝与旋光海的浪纹相合,最中心的黄,竟与老街的暖脉纹完全一致。“是‘织彩花’!”他望着花瓣的纹路,“赵奶奶的后人说,‘零散的色,织起来才是画’。”
扎羊角辫的女孩教彩岩灵做“彩甜纹”——用叠彩山的岩粉、显影花的花汁、镜光湖的实影露调和,画在岩壁上,干后会变成会流动的暖脉线。彩岩灵们学得专注,它们的岩爪划过岩面,留下的纹与孩子们花籽袋里的叠彩籽相融,竟在半空拼出立体的色带,像响石滩的音谱在山上显色。
孩子们和彩岩灵摆了场“织纹局”。叠彩棋落在织彩花旁,会让周围的色块往棋上聚,白棋接旧色,黑棋添新彩,最后在紫岩上拼出的彩图突然发亮,与山外的“落星原”产生共鸣,原上的星草竟泛起彩色的光,像在回应山的暖。彩岩灵的小灵突然往图上撒了把“融色砂”——是叠彩山最深层的岩砂,“带着它,落星原的灵能看懂我们的彩。”
合脉舟的船身此刻生出新的“攀岩爪”,爪上的纹与织彩花的藤蔓完全吻合,船在岩间行驶时,能收集沿途的色块,储存在舱内的“集色瓶”里,瓶壁印着所有见过的颜色,像本流动的画册。双丫髻女孩往瓶里放了朵织彩花,瓶内立刻传出混着甜香的风声,雾气里浮出落星原的原图,图上的“聚星坪”标着闪闪烁烁的点,像在说“下站到了”。
当第一缕彩光在落星原织出暖脉纹,孩子们知道该往原的方向去了。彩岩灵们用彩纹晶在山口铺了条“织色路”,路上的色块每踩一步就变种组合,最后汇成道彩虹,直指原中心的“落星泉”。“我们会把彩甜往原上送,”领头的彩岩灵用岩爪碰了碰孩子们的花籽袋,“就像你们说的‘甜要穿成串,色要织成毯’。”
合脉舟离山时,织彩花突然与所有彩岩共鸣,色块顺着织色路流落到星原,原上的星草竟开出彩色的花,花瓣上的纹与叠彩山的岩纹完全重合。最小的孩子对着山喊了声“再会”,回声裹着岩的实、色的艳,像给彩岩灵们留了句带暖的诺。
而灵脉渠的水,此刻正顺着织好的彩纹往落星原流去,水流过的地方,色在交织,甜在相融,暖在蔓延——
宇宙的每个角落,都在变成会开花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