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轻轻揉了揉脸颊,苦笑回应:“江兄别开玩笑了,如果吕布真的到了,我早就拉着你逃跑了,哪里还有时间闲聊。”
“这么说来,曹操已经及时调兵阻挡了吕布。那你为什么还一脸愁容呢?”
江兄见解深刻,此番战斗我军损失巨大,近万名精锐士兵。
众人听后脸色大变,回想当初方悦率领三万大军夜袭,设伏拦截,历经一日一夜,仅令吕布五千骑兵受损。
而今这场战斗,持续多久?
后方杀声连连,前后不过短短两个时辰,吕布竟消灭我军近万名精锐。
这还是在江琛预警,曹操有所防备的情况下。
若非江琛提醒,损失恐怕更为惨重。
得知损失近万,江琛笑容凝固。
与历经战乱的曹操等武将不同,江琛穿越前生活在和平时代。
此刻突然听闻十里之外,一战死亡上万,即便来此已近两年,江琛仍被曹操所言震惊,一时愣住。
“江兄,这是我亲眼所见……”曹操见江琛神色不对,连忙推了他一下。
江琛猛然回神,急忙命令曹休停车,满怀愧疚望向战场:“怎会如此!
曹操拥兵八万,又提前准备,怎会被吕布重创至此?”
他低声自语,眼眶泛红,内心懊悔,觉得自己让曹操示警,可能适得其反,干扰其决策,导致损失巨大。
曹操见状,连忙按住江琛肩膀:“江兄无须自责,此战之错不在你,而是我大意,忽略了魏续侯成……”
在他人面前,曹操绝不承认错误。
但在江琛面前,他坦然承认,此战失利,源于上次匆忙离去,忘了江琛提醒,除了吕布,还有魏续侯成的兵马潜伏……
曹休深知曹操性格,这位曹家少主极为骄傲!
即便面对部将下属,乃至生父曹嵩,有错也绝不承认!
谁能想到,曹操竟当着他和方悦的面,坦言战事失利与江琛无关,是自己的过错。
曹休拽着愣神的方悦匆匆离去,深知留下只会增加风险。
曹操见曹休离开,目光柔和许多。但很快被江琛愤怒的目光打断,江琛怒斥道:“曹操!竟是你这糊涂蛋闯的祸!”
曹操面露尴尬:“江兄,这……这……”
“什么这这那那的!近万条人命啊!就因为你一时疏忽,多少家庭破碎。你平时的智慧呢?”江琛愤怒地揪住曹操衣领,曹操只能苦笑。
曹休见状,淡淡一句便让欲上前的曹兵停下:“想送死就过去。”
唉,劝架不成,反倒可能丧命。曹休深知曹操对江琛的态度,于是无人上前打扰。江琛骂了曹操半个时辰,直至声音嘶哑。
曹操递上水杯,微笑道:“江兄,喝水,别伤了嗓子。”江琛接过水杯,一饮而尽,沉声问道:“你此行除了认错,是否还担心张杨损失惨重,影响军中稳定?”
曹操目光一亮,赞许道:“江兄见解独到!我家少主兵力匮乏,多倚仗鲍信与张杨。鲍信前次遇伏,少主力保,已惹王匡、乔瑁不悦。此番张杨重创,他们定会借机生事。”
江琛听后,心中稍舒,笑道:“曹操啊曹操,既欲马儿疾驰又不给草料,你是担忧王匡、乔瑁趁机篡权吧。”
“江兄高见,可有破解之法?”曹操急切追问,“此二人目光短浅,若心生歹念……”
总兵力三万,皆为外军,令少主忧心李儒趁机作乱。
曹操头痛不已,兵力不足,行事受限。
此次强压王匡、乔瑁,命张杨、黄忠对抗吕布。
战事虽未败露,但八万大军折损万余,颜面无光。曹操苦无安抚王匡、乔瑁之策。
所幸,凡事不决,可求江琛。
曹操正处困境,静待转机。紧握江琛之手,曹操演技精湛,言若无良策,便无颜面对少主,欲自刎以慰亡灵。
曹操佩剑已出,方悦欲阻。曹休眼疾手快,拉住方悦,低声道:“勿急,此时上前,恐坏大事!”
未等曹休说完,江琛已夺剑,直指曹操鼻尖,斥道:“你一死有何用?死者岂能复生?”
方悦愕然望向曹休,曹休摸鼻轻笑,暗示江琛已有对策。
果然,江琛面露自信。
曹操不知,那被他视为栋梁的少年,早已看透其意。
曹操讪笑收剑:“江兄,此战败责在我。然人死不能复生,我愿加倍抚恤。”
“总算说了句明白话。”江琛点头轻叹。
江琛深知,乱世之中,曹操此举实属难得。
见江琛神色好转,曹操亦松一口气,欲再请教。
江琛冷笑:“若少主忧王匡、乔瑁篡权,何不各行其是?”
曹操闻言大惊——各行其是?
江兄欲我分兵?
岂有此理!
联手尚难攻虎牢,今欲分兵?
此举不仅给李儒逐个击破之机,那游离的吕布,谁能阻挡?
若他人言此,曹操早已拔剑。
但今出此言者,乃江琛,他最信赖的智囊……
曹操初惊后定,细品江琛深意。
合则生,分则亡!
王匡、乔瑁,岂会不知……
明白了!
妙策!以退为进!
分兵之策,连他曹操都无把握抗西凉军,更别提那二人。
他们既不敢担分兵之险,就只能继续服从。
机会已给,是他们未把握,有何可言?
念及此,曹操大笑,向江琛抱拳:“江兄,曹某已悟,时不待人,先行一步。事后,我家少主必有重赏。”
言罢,曹操未饮滴水,即刻扬鞭而去。
曹操离去后,方悦与曹休鼓起勇气靠近。
方悦冷静自持,专注于手头事务。
曹休年轻活泼,驾车时不停向江琛询问曹操的话语。
江琛无心搭理这活泼少年,目光穿过模糊的虎牢关城墙,取出材料,沉浸于制作。
见状,曹休安静驾车,力求平稳。
曹操回到中军,果然遇见预想中的人物。
王匡、乔瑁高傲地与黄忠等人对峙,鲍信焦急劝解,刘备与关羽、张飞旁观,张杨未到。
乔瑁见曹操骑马而来,冷笑嘲讽。
众将愤怒,曹洪欲反驳,被曹操制止。
王匡直言不讳,指责曹操反对联手抗吕,损失精兵,战后又擅自离开。
王匡准备充分,直击曹操要害。
但曹操已有对策,大笑回应。
王匡脸色阴沉,乔瑁轻蔑撇嘴,鲍信为曹操忧虑。
刘备不愿曹操失势,好奇其如何应对。
曹操大笑三声,直言王匡与乔瑁联手欲逼他交出兵权。
王匡撕破脸,乔瑁附和,鲍信劝阻,场面混乱。
张飞抱怨未战先乱,关羽冷笑,刘备瞪了张飞一眼,忆起江琛之言,对联军失望,厌恶地看向王匡和乔瑁。
你们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吗?
打仗岂有不死人的道理!
你们上阵就能必胜?
黄忠与张杨稳固后方,仅凭八千步兵便击退了吕布麾下的三千骑兵,此等战绩于汜水关堪称辉煌。
刘备心中对王匡、乔瑁不屑之时,曹操提议:“若公节与元伟质疑我的指挥能力,不如这样,我立刻书信通知汜水关大营,自此刻起,你我分兵,各攻虎牢关一门,谁先攻下,谁便是首功,如何?”
曹操此言令王匡、乔瑁面如土色,噤若寒蝉。既要防吕布、李儒,又需防此二人作梗。曹操怒意显现,笑道:“我仍为主将,我先选东门,谁愿同行?”
鲍信挺身而出:“鲍某身为先锋,自当与主将共进退。”王匡、乔瑁对此只能暗自焦虑,他们擅长夺权,却非硬仗之才。
刘备见状,起身站到鲍信身旁,以示支持。此举让王匡、乔瑁无言以对,同时也赢得了鲍信与曹操的青睐。刘备在这纷争中意外收获了好感。
张杨闻讯赶来,了解情况后,毅然支持曹操,并对王匡、乔瑁严厉斥责。二人面对挫败,只能在张杨的斥骂声中狼狈逃走。
危机解除,曹操表面镇定,内心却因江琛的提前提醒而庆幸。若非如此,处理不当恐使七万大军陷入危机。
曹操随即下令加速行军,并派人向汜水关报捷。正如刘备所料,击退吕布并消灭其骑兵,是一大战功。尽管曹操将占主要功劳,但同阵营之人亦能沾光。
至于损失的步兵,张杨并未计较,且有曹操在战报中为其开脱,除非有人自找麻烦,否则无人会在袁绍面前揭露此事。
汜水关外联军大营,袁绍高坐主位,刚收到曹操捷报,内容是黄忠擒张辽,并斩杀了魏续、侯成的三千并州狼骑。情报传递有延迟,但袁绍阅后,面无表情地递给旁人。袁术、韩馥等依次传阅,中军帐内顿时议论纷纷。袁术、韩馥因曹操立功而心生嫉妒,孔伷等人则面露懊悔,似乎后悔未站在曹操一方。孔融最为超脱,身为孔子后裔与名士,他已达成会盟目的,战功于他并不重要。
袁绍心绪难平,他费尽心力夺得盟主之位,却在汜水关停滞不前。
而他派遣的曹操,甫一离开,便大显身手,不仅压制了袁遗与公孙瓒,更令吕布损失惨重,歼灭了三千并州狼骑,还擒住了大将。
曹操的好运让袁绍心生不快,但为了联盟大局,他只能隐忍,命令袁术对曹操进行奖赏。
袁术听到又要奖赏曹操,满心不悦。
尽管他敢于算计孙坚,却不敢对曹操动手,只能勉强接受,准备大出血一次。
袁家兄弟的尴尬神色,让孙坚心中暗喜。
什么四世三公,若非家世,你们焉能在联军中身居高位?
即使你们迫使曹操让位,不也被曹操压了一头?
上次袁术断粮导致兵败,孙坚已与袁家决裂,好在曹操及时相助,提前赊给足量的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