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邑人(今河南商丘一带),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庄子的祖上曾是宋国贵族,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没落了,所以庄子长期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据《庄子·外物》记载,庄子曾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粟,监河侯敷衍他说:“待我收了封地的赋税,就借给你三百金,好吗?” 庄子闻言,立刻讲述了一个“涸辙之鲋”的寓言:“我昨天来的时候,看到路上有一条鲫鱼被困在干涸的车辙里,它求我给它一升半斗的水活命。我说‘待我南游吴越之地,引西江之水来救你’,鲫鱼却愤怒地说‘你这样说,不如趁早到卖鱼干的店里找我’。” 这个故事不仅是对监河侯虚伪的讽刺,但也证明了庄子的生活是比较窘迫的。

尽管生活清贫,庄子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他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对老子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子的“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庄子尤其推崇。

庄子曾担任过蒙邑的漆园吏,这是一个管理漆树园、负责漆器制作的小官。然而,官场的繁文缛节、同僚的阿谀奉承,都让他感到窒息。他看透了官僚体系的腐朽,也明白这个小官的职位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久后,他便辞去了官职,从此彻底告别仕途,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辞去漆园吏后,庄子回到家乡,过起了躬耕自食的隐居生活。他的名声,却在不经意中传遍了诸侯各国。

当时的楚威王,素闻庄子贤能,想招揽他辅佐自己成就霸业。于是,楚威王派了两位大夫带着厚重的礼物,前往蒙地拜访庄子。这天,庄子正在濮水岸边垂钓,两位大夫风尘仆仆地赶到,恭敬地对他说:“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愿以境内之事累先生,请先生为相。”

庄子手持鱼竿,头也不回,缓缓问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活了三千年。大王把它杀死后,用锦缎包裹,珍藏在宗庙里,以占卜吉凶。你们说,这只神龟是愿意死后被尊为神灵,还是愿意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大夫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愿意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爬行啊!”

庄子闻言,哈哈大笑,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那只神龟一样,‘曳尾于涂中’,自由自在地活着,也不愿被名利束缚,成为宗庙中的祭品。” 说完,他继续专注地垂钓,再也没有理会两位大夫。

这个“濮水拒相”的故事,被记载于《庄子·秋水》中,它生动地展现了庄子对自由的极致追求。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成为诸侯的相国是无数士人的终极梦想,而庄子却视之为牢笼。与其在官场中勾心斗角,失去自我,不如隐居山林,顺应本心,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拒绝出任楚相之后,庄子带着弟子们游走于山林之间,讲学论道,用通俗的寓言向弟子们传递自己的思想。有一次,弟子问他:“先生,您为什么拒绝诸侯的邀请呢?难道您真的不向往富贵吗?” 庄子指着路边的一棵歪脖子树,说:“你看这棵树,因为长得歪歪扭扭,没有用处,所以才不会被工匠砍伐,得以茁壮成长。而那些笔直的大树,早已被砍去做了栋梁。这就是‘无用之用’啊!富贵名利看似有用,却会让人陷入危险;而我们看似‘无用’的隐居生活,却能让我们保全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

庄子的“无用之用”,是一种通透的生存智慧。在乱世之中,他以“无用”为铠甲,抵御着世俗的裹挟;以“无为”为旗帜,坚守着精神的独立。这种智慧,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启示,在“内卷”如此严重的现代社会,不必强求自己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有用之人”,学会接纳自己的“无用”,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或许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庄子有一位重要的挚友,也是他最重要的对手,惠施。惠施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擅长逻辑思辨,曾任魏国相国,与庄子的生活境遇、思想主张截然不同,却偏偏成了一生的知己。《庄子·秋水》中记载的“濠梁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着名的辩论之一。一天,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散步,庄子看着水中游弋的鱼,感慨道:“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施立刻反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反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施又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则从容回应:“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场辩论,看似是文字游戏,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惠施强调“名实之辩”,注重逻辑的严谨性,认为人与鱼不同,无法真正感知对方的快乐;而庄子则跳出逻辑的框架,主张以直觉体悟万物,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的,通过观察鱼的“出游从容”,便能感受到它的快乐。这场辩论没有胜负之分,却展现了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惠施的“理性思辨”与庄子的“感性体悟”,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除了“濠梁之辩”,庄子与惠施之间还有许多有趣的交锋。《庄子·秋水》中记载了一个“鸱得腐鼠”的故事:惠施在魏国做相国时,庄子前往拜访。有人告诉惠施:“庄子来魏国,是想取代你做相国。” 惠施听后,十分恐慌,在魏国都城搜捕了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听说后,主动去见惠施,说:“南方有一只鸟,名叫鹓鶵,它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只栖息在梧桐树上,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甘甜的泉水。一只猫头鹰抓住了一只腐烂的老鼠,看到鹓鶵飞过,便抬头怒喝一声,生怕它抢走自己的腐鼠。现在你以为我是来抢你的相国之位吗?”

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惠施的功利之心,却也从侧面反映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只有真正的知己,才敢如此直白地调侃。惠施虽然看重名利,却始终尊重庄子的思想;而庄子虽然不屑于惠施的仕途,却也珍惜这份难得的友谊。

公元前310年左右,惠施去世。庄子听到消息后,十分悲痛,他前往惠施的墓地,对弟子们说:“自从惠施去世后,我就再也没有可以对话的人了。” 他还讲述了“匠石斫垩”的寓言:在楚国郢都,有一位石匠(人称“匠石”)与好友郢人配合默契,创造了惊世骇俗的技艺表演。郢人将一块白垩(石灰)涂抹在鼻尖上,厚度薄如苍蝇翅膀 。匠石则挥动斧头,风声呼啸中精准削去白垩,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无损,且面不改色地伫立当场 。这一表演不仅展现了匠石“运斤成风”的纯熟技法,更揭示了两人无需言语的绝对信任——郢人敢以性命相托,匠石能以斧代手,达到“心手合一”的境界 。庄子用这个故事比喻惠施的离世——惠施是他思想上的“对手”,也是他精神上的知己,没有了惠施,他的思辨也失去了意义。

晚年的庄子,潜心着书立说,他与弟子们一起,将自己的思想融入一个个生动的寓言故事中,编撰成了《庄子》一书。《庄子》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其中内篇七篇被认为是庄子亲手所着,集中体现了他的核心思想;外篇和杂篇则多为弟子及后学所作,是对庄子思想的补充与延伸。

庄子的文章,以“三言”——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手法,其中寓言是最具特色的。他创作了三百多个寓言,这些寓言看似荒诞不经,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将抽象的哲学思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故事,让人在潜移默化中领悟“道”的真谛。

“庄周梦蝶”是《庄子·齐物论》中最着名的寓言之一:“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在梦中变成了蝴蝶,翩翩起舞,悠然自得,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后,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庄周。他不禁疑惑:到底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

这个看似奇幻的梦境,揭示了庄子“齐物论”的核心思想——“万物齐一”。在庄子看来,人与万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生与死、物与我、是与非,都是相对的。蝴蝶与庄周,看似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却在“道”的层面上相互转化,融为一体。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庄子所追求的精神自由——摆脱自我与外物的对立,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万物齐一的观点包含着深刻的“生死如一”的自然观。在庄子看来,生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就像水结冰,冰又融化成水一样,都是“道”的运化。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又回归自然,这是一种顺应天道的解脱,而不是悲剧。因此,不必为死亡悲伤,也不必为生命留恋,只需坦然接受自然的安排,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据《庄子·列御寇》记载,庄子晚年病重,弟子们想为他厚葬。庄子却拒绝了,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以万物为赍送。我的葬礼已经很隆重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厚的葬礼呢?” 弟子们说:“我们担心乌鸦和老鹰会吃掉您的身体。” 庄子笑着说:“在地上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在地下会被蝼蚁吃掉,你们为什么要偏护蝼蚁,而剥夺乌鸦和老鹰的食物呢?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庄子的这番话,展现了他对死亡的终极坦然。他不畏惧死亡,也不执着于身后之事,而是将自己完全托付给自然,回归“道”的怀抱。

公元前286年左右,庄子在蒙地的隐居之所安然离世,享年约83岁。他一生清贫,没有留下万贯家财,也没有留下显赫的官职,却留下了一部《庄子》,一部凝聚着他一生智慧的着作。这部书,在他去世后,经过弟子们的整理和传播,逐渐成为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与《老子》并称“老庄”,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唐宋,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尊崇,庄子和老子一样,也慢慢被神化了:

唐玄宗在天宝元年(742年)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并将他的着作《庄子》尊为《南华真经》。宋徽宗时期,庄子被追封为微妙元通真君。这进一步提升了庄子在道教中的地位。

在罗贯中所着的《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

这段故事里的南华老仙就是庄子,可见到了明代,庄子的神话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还在《警世通言》里记载了庄子得道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庄子在山中偶遇一素衣寡妇,正手持扇子拼命扇一座新坟。妇人哭诉亡夫临终遗言,需待坟土干燥后方可改嫁。庄子心生怜悯,以道术助其扇干坟土。妇人感激不尽,留下纨扇作为谢礼。归家后,庄子将此事告知妻子田氏,并感叹“生前个个说恩深,死后人人欲扇坟” 。田氏听罢勃然大怒,痛斥此寡妇薄情,并发誓若庄子身故,自己一定会守节终身,并撕毁纨扇以明志 。

庄子为试探田氏,以道法假死,而后化身“楚国王孙”携老仆前来吊唁。王孙年轻俊美、谈吐风雅,声称久慕庄子之名,愿为其守孝百日。田氏面对王孙的殷勤关怀,渐生情愫。不到半月,田氏便违背誓言,与王孙定下婚约 。

新婚之夜,王孙突发心痛,声称需人的脑髓入药。田氏竟持斧劈开庄子棺椁,欲取其脑髓救新欢。此时庄子突然复活,告诉田氏王孙与老仆皆为自己幻化并当场作诗道:“夫妻百夜有何恩?见了新人忘旧人。甫得盖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坟!”田氏羞愧难当,悬梁自尽 。

庄子将田氏火化后,以瓦盆为鼓,唱道:“大块无心兮,生我与伊……真情既见兮,不死何为!”随后打碎瓦盆,焚毁房屋,随老子云游而去,终成大道……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