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银钱呀,”孩童说得理所当然,“上回那个叔叔收了老丈人的银子,我趁他们数钱时逃了。”
这话听得林彦秋心头发酸。他正色道:“好,我绝不卖你。”
孩童伸出小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好,一百年不许变。”林彦秋郑重点头,两根小指勾在一处。孩童这才稍稍舒展眉头。
恰在此时,齐家小姐步出报馆。晨间那封石沉大海的回信犹在心头,正自郁郁,忽见街边有个熟悉的身影。待走近些,竟见那冤家正与个蓬头稚子勾指起誓。
“这呆子...”齐小姐以袖掩唇,忍俊不禁。堂堂县丞,竟在闹市与孩童玩这等把戏。可那眉眼间的温柔,偏又教人移不开眼。
林彦秋正待细问孩童来历,却见小家伙突然瞪圆了眼睛,脆生生道:“仙女姐姐!”
那孩子虽唤得甜,见齐芝怡走近,却忽如惊兔般窜到林彦秋身后,小手死死攥住他的青袍下摆。
林彦秋回首见是齐家小姐,温言道:”晨间驿使传书时,正逢车马颠簸,恐有闪失,故未及回复。”
齐芝怡早将嗔怨抛到九霄云外,粉面含春轻声道:“妾身省得的。”
正说话间,林彦秋忽觉袍角被轻扯。蹲身相询,那孩子却拽着他往巷口退去,小脸绷得紧紧:“先生当心,越是标致的娘子越会骗人!”
林彦秋愕然,正色道:“既已拉钩为誓,小郎君可否告知,为何流落街头?”
孩子偷瞄齐芝怡一眼,凑到林彦秋耳边:“咱们往远处说可好?”
行至巷尾花圃后,孩子才颤声道:”那日随娘亲赶集,娘亲在布庄挑料子时,有个戴绢花的姐姐说要带我去买糖人...”说着突然打了个寒战,”后来她把我交给个络腮胡大叔,说是要坐骡车去瞧大戏...”
稚童的指甲深深掐进林彦秋的衣袖:“那大叔凶得很,说要拿马鞭抽我...最后把我卖给个白胡子老丈...”脏兮兮的小脸上突然滚下泪珠,“我趁他们吃酒时,从狗洞爬出来的...”
孩子说得急切,却条理分明。林彦秋听罢暗自蹙眉,这稚童分明是外乡人,寻亲之事怕是要大费周章。难怪他惧怕齐家小姐,原是曾被艳妆妇人诓骗过。
“小郎君可记得家中住址?这一路怎不寻差役相助?”林彦秋柔声再问。
潇潇茫然摇头:“娘亲说衙役都是虎狼...可塾师又说虎狼是恶人...”忽又想起什么,”不过我记着外祖家在杭州清波门...”
林彦秋闻言苦笑。如今驿站通畅,官场稍有风吹草动,各州邸报便传得沸沸扬扬。想必这孩子的娘亲是遭过衙役欺压,才在孩子跟前这般说道。他取出随身名刺,记下清波门三字。
“小郎君名讳?年岁几何?父母名讳?”
“我叫林潇,爹爹林国东,娘亲闺名梅娘,今年虚岁六岁。”
林彦秋暗惊,这孩子身量倒似七八岁孩童,想是家中富足养得好。
“潇儿可信我?”林彦秋温言相询。
小童认真点头:“先生既与我拉钩,自然信得。”
这般童真理由,倒让林彦秋哭笑不得。他指向齐芝怡:“那位娘子亦是善人,稍后带你去沐浴更衣,再托驿丞寻你双亲。”
潇潇看看齐芝怡的罗裙,又瞧瞧林彦秋的官袍,终是勉强颔首。
齐芝怡听闻此事,气得绞紧手中罗帕:“哪来的妖妇,败坏我们女子名声!”
林彦秋抱起潇潇时,小童初时瑟缩,待见自己泥污蹭脏了先生的青袍,反倒生出亲近之意,竟主动环住林彦秋的脖颈,将小脸贴在他肩上。
寻至一家绣庄,林彦秋正欲放下怀中稚子,却发现潇潇已然睡去。即便在梦中,那小脸仍绷得紧紧,显是惊魂未定。林彦秋心头一酸,朝齐芝怡使个眼色,自寻了张圈椅坐下,轻轻将孩子环在颈间的小手解开,让他躺得舒坦些。
齐芝怡唤来绣娘,比着潇潇的身量,选了两套杭绸童衫,每样要了三套尺寸相近的。
因抱着熟睡的稚子,便由齐芝怡驾着马车。行至一处清幽宅院,齐芝怡低声道:“这是衙门分的官舍,平日少来。”
上得三楼,安顿潇潇睡下后,林彦秋偷眼去瞧齐芝怡神色。这小娘子非但不嫌孩子脏污,反是红着眼圈,满目怜惜地望着那张睡颜。
林彦秋轻拍齐芝怡香肩以示宽慰,转出内室取出名刺:“这清波门的地址,烦你查查附近几处大城的驿路。听潇儿口音,当非本地人。”
齐芝怡接过名刺:”这孩子穿的虽是粗布衣,可内衬却是苏绣,想必家境殷实。我先从临安、金陵这些大城问起。”
书房里有各地驿路图,齐芝怡正细细翻检,林彦秋忽从灶间转出,苦笑道:“方才只顾着孩子,竟忘了采买米粮。”
齐芝怡轻拍额头:“我让厨娘去市集置办。”说着唤来婢女吩咐几句。
林彦秋则按图索骥,托驿丞往各州府送信。奈何问遍江南各府,有的查无此地,有的说无此户,竟是一无所获。
林彦秋思忖片刻,取来驿路图,指着临安府道:“且往此处送封急递。”驿丞领命而去,不多时带回回执:确有一户叶姓人家住在清波门。
齐芝怡研墨铺纸,林彦秋提笔写道:”敬启者:今于江南道沧山县拾获稚子一名,自称林潇,年约六岁,言父林国东,母闺名梅娘...”
信使快马加鞭,三日后来报:那梅氏初闻讯时,先是怔忡不语,继而嚎啕大哭,声震屋瓦。其夫林国东抢过信笺,双手颤抖不能自持。
林彦秋轻手轻脚来到榻前,柔声唤道:“”潇儿醒醒,你爹爹来信了。”
潇潇揉着惺忪睡眼,待听明白后,小脸突然亮了起来:“真的么?爹爹在哪里?”
齐芝怡在旁看着,不觉已湿了眼眶。她悄悄退到外间,吩咐厨娘备些茶点,好让这苦命的孩子与父母相认时,能吃上口热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