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浓重,雪落无声。
寝殿内灯光摇曳,火炉里的炭火燃得正旺,滋滋作响。
裴司堰满身疲惫,抬脚进殿,就看到窦文漪还伏在书案上认真翻阅书籍。
他略为惊诧,自然而然地俯下身笼罩着她,“都快子时,你怎还不就寝?”
窦文漪蓦地抬头,“惊羽的病症我已有了方案,不过得让他再调理一阵子,等身体恢复些,才能给他施针除去脑中的淤块。”
裴司堰点了点头,“若能借神医的名头最好,葛神医行踪不定,若是说他治好的,只怕影响太大,所有人都会盯着,反倒不行。”
“师.....葛神医,也有弟子的,就说是他的关门弟子,可好?”窦文漪差点说漏嘴,慌忙改口。
上一世,她还被世人称之为‘小医仙’,只是这个秘密,就连谢归渡都不知道。
“好,先把这事宣扬出去。”
裴司堰眉目含笑,“漪儿,真是我的福星!”
窦文漪转头望着窗外茫茫的大雪,喃喃道,“这大雪再这样下下去,不知又要死多少人,米行是不是已经开始乱了?”
裴司堰强势地把她的书合上,握着她的手,有些动情,“手都快冻僵了,还不快去床上暖暖?”
“朝堂已准备开仓放粮。上次粮仓的事,从谭家查抄的大批贪腐银钱都充了国库,就已拨款买粮了。米粮暴涨的事应该很快就会得到遏制,漪儿,多亏有了你的提醒,这次提前部署应该会好很多。”
就在这时,安喜公公急匆匆扣门,“殿下——”
裴司堰面色染上一抹不虞,“何事?”
“殷大人过来了,说是有要事相商。”
——
裴司堰起身去了书房。
殷从俭眉头皱得很紧,递了一道折子的拓本过来,“殿下,这是今晚江淮发运使顾梓骁的急奏,大意就是原本于三日后抵挡天宁城的海船遇到暴风,数万石粮食全都沉入大海。”
“另外,前几次运到天宁城的粮食质量也极差,霉变率竟高达到了三层,远是规定的十倍。而今又出了沉船事件,恐怕天宁城的粮食还得疯涨。”
裴司堰接过折子,飞速扫了一眼,“江南另外所调的米粮呢?”
“殿下,天气极寒,运河已经结冰,运不进来啊。”
“我已查到户部的记录,近一年来,就米粮和官盐的运送,因各种原因上报户部的沉船,就有二十多起。这次走海运,依旧遇到风暴,太巧合了,这里面恐藏有猫腻啊!”
裴司堰沉默下去。
殷从俭越想越是心惊,“还查吗?”
顾梓骁是禁军统领顾聿风的胞弟,顾家与皇家多年交情,穆宗皇帝一向信任他们。顾聿风是太子的人,上次在离宫出了乱子,他才趁机从副职变成的正职。
若是顾梓骁真的有问题,顾聿风禁军统领的位置恐怕同样不保。
“查!”
殷从俭拿起折子刚准备往外走,忽地想起什么,“对了,那则流言不会是真的吧?”
裴司堰眉梢拧起,“什么流言?”
“说太子妃对你深情不渝,你兜了这么个大圈子就是想谋娶她?”殷从俭八卦之魂熊熊燃烧,试探着开口。
裴司堰唇角上扬,“是,她爱极了孤。”
殷从俭微微一怔,彻底激动了,“你......裴司堰,要我怎么说你好呢?真是,你就不怕世人说你薄情寡义吗?窦茗烟可是你的救命恩人。”
裴司堰俊俏的面容倏地冷了下去,“她自己作死爬了龙床,怎么能怪孤呢?”
“什么?”殷从俭并不知道内情,满脸震惊,只觉得不可思议。
难怪......
那圣上让他同时娶正妃和侧妃的目的,就耐人寻味了。正妃侧妃同时进门,简直就是打太子妃的脸啊。
难得从裴司堰嘴里套出几句真话,殷从俭趁机多问了几句,“那盛惜月呢?”
裴司堰想起这事就觉得心烦,语气笃定,“她不会嫁过来,东宫有一位太子妃足矣!”
窦文漪心眼小,脾气还大,他应付她都应付不过来,哪有闲工夫看其他女人?
殷从俭抽了抽唇角,剜了他一眼。
难怪钦天监的人选了半天,都说今年没有什么吉时,硬要把婚期拖到开春以后。哪怕穆宗发了一大通火,他们都还不改口,原来是太子捣的鬼。
如今又遇到百年难遇的寒冬,大灾面前,圣上倒是歇了让他立马大婚的念头。
天宁城又连续下了几日大雪,哪怕米粮疯涨,更有奸商屯着粮不卖,民众顿时陷入了缺粮的恐慌之中。加之不少流民又涌入了天宁城,一时间,城外冻殍遍野,触目惊心。
世家大族们纷纷在城外搭了粥棚,开始救济灾民。
裴司堰也命人搭建了粥棚,因为大雪不断,街道上很多店铺都关门了,唯有粮铺面前热闹非凡。
寒风刺骨,似刀子似的刮了过来,到了城外,窦文漪放眼望去,乌泱泱到处都是灾民。
太子的粥棚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各种咒骂声、抱怨声、哭泣声充斥着她的耳膜,再次看到人间惨状,窦文漪心口揪了起来。
“太子妃......我们已经按照你开的药方,已经熬制了汤药,灾民们听说是预防疾病的,都过来领着喝。一传十十传百,到我们这边的人太多了,我们准备的米粮根本撑不了几天啊。”东宫的长史恭敬禀报。
窦文漪眉头紧拧,“这些汤药就每日集中两个时刻发放呢?”
长史担忧地看了一眼灾民,叹了口气,“太子妃有所不知,我们所用的米比他们其他的都好,那些世家大族也不知道在哪里弄来的,十有八九都是些发霉变质的米,还参了沙石,熬出来的粥一股子霉味......”
窦文漪听明白了,是他们太特立独行了。
很多世家大族搭建粥棚不过是想捞一个仁善的名声。算了算时间,郑之龙的海船就快回来了,只是即便如此,也只是杯水车薪,要想有效赈灾,还得想想其他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