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江泉,天高云淡,金桂飘香。这座曾经背负沉重转型包袱的城市,如今披上了共同富裕的初熟硕果,如同这个季节一般,呈现出丰饶而温暖的气象。几年来,以“收入倍增计划”为抓手的共同富裕探索,不仅实现了居民钱袋子的鼓胀,更深刻地改变了城乡面貌、增进了民生福祉、凝聚了社会共识。当国家统计局的最终核实数据传来——江泉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基准年实现翻番,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显着缩小至全国领先水平时,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江泉,这个曾经因雾江治理和绿色转型而闻名的城市,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这次是因为它在一个更具根本性的命题上——共同富裕——取得了具有说服力的实践成果。很快,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个部委联合组成的调研考察团,以及来自全国东、中、西部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十个兄弟城市代表团,纷纷向江泉发来了考察学习的函件。江泉,被时代推到了前台,成为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实践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样板”。
市委常委会会议室,气氛庄重而热烈。市委书记周海洋亲自主持召开迎接全国考察团专题部署会。
“同志们,”周海洋声音洪亮,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常委和部门负责人,“江泉能在共同富裕探索上取得一点成绩,获得中央和兄弟省市的关注,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这次全国范围的考察交流,是对我们工作的全面检阅,更是我们学习提升的宝贵机会。我们一定要以开放、坦诚、谦虚的态度,做好接待和汇报工作,全景式展示我们的实践,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各方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
市长秦风接着部署具体工作:“考察活动要精心组织,内容要实,形式要活。既要展示亮点,也要直面痛点;既要讲成功经验,也要讲走过的弯路。安排上,要点面结合,既有全市层面的数据解读和机制介绍,也要深入社区、乡村、企业一线,让考察团看得真、听得懂、有启发。各相关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把最真实、最立体、最生动的江泉呈现给全国的同仁。”
很快,详细的接待方案出炉。考察活动为期三天,内容包括:全市情况汇报会、分组实地考察(城乡社区、特色村镇、龙头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等)、专题座谈会、自由交流等环节。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接待领导小组,秦风市长负总责,各副市长分工牵头,确保万无一失。
考察首日,江泉市国际会议中心大会堂座无虚席。全国考察团的成员、国家部委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江泉市各级干部代表济济一堂。主席台两侧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全国共同富裕(江泉)实践经验交流会”的会标。
汇报会由秦风市长主讲。他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系列扎实的数据、生动的图表和鲜活的案例,向来宾们展示了江泉的“共富答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秦风开场沉稳有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江泉的实践,是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立足本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探索过程。”
他首先展示了核心数据:“过去五年,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额完成‘收入倍增’目标。更可喜的是结构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缩小至:1;低收入组收入增速持续快于高收入组;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稳步提升至%。”
接着,他分析了收入增长的“四大支柱”:
“一是经济发展与就业扩大带来的‘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以下的较低水平。”
“二是创业环境优化与经营成本降低带来的‘经营性收入’活力迸发。实有市场主体数量增长%,民营经济占比超过%。”
“三是农村改革与要素激活带来的‘财产性收入’潜力释放。农村‘三块地’改革盘活沉睡资产,农民股份合作、资产收益分红成为增收新渠道。”
“四是民生投入加大与社保体系完善带来的‘转移性收入’托底保障。养老金、低保标准逐年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持续保持在**%以上。”
秦风的汇报,数据翔实,逻辑清晰,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支撑,赢得了与会者阵阵掌声。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司长点评道:“江泉的数据不仅体现了‘量’的增长,更体现了‘质’的优化,特别是在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劳动报酬份额方面,成效显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后的两天,考察团分成若干小组,深入江泉的肌体,去感受共富成果的温度。
A组考察城乡社区。 在改造一新的“幸福苑”社区,退休工人王大爷对考察团成员激动地说:“以前住棚户区,下雨漏水,冬天灌风。现在这房子,亮堂、暖和!社区还有食堂、养老中心,日子美着呢!”社区书记介绍了如何通过党组织引领,整合资源,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智慧化的行政服务中心,考察团体验了“一网通办”的高效便捷,了解了江泉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b组考察特色村镇。 在“雾江源”生态农业示范园,考察团看到了绿色农业如何带动农民增收。返乡创业大学生李婷向考察团介绍了她的电商品牌如何将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并带动周边农户标准化生产。在柳源村,考察团参观了智慧茶园、特色民宿,听取了村支书关于如何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汇报。
c组考察龙头企业。 在旭日光伏集团,考察团了解了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创造高附加值岗位,以及其完善的薪酬增长和股权激励计划。集团负责人表示:“企业发展了,要反哺社会,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这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持续发展的动力。”
d组考察公共服务机构。 在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考察团观摩了针对不同群体的免费技能培训课程,了解了江泉如何通过“授人以渔”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在区域医疗中心,考察团听取了关于医共体建设、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介绍,了解了江泉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的探索。
每一处考察点,都有具体的负责人、受益群众与考察团进行深入互动问答。真实的场景、具体的数据、质朴的语言,比任何报告都更具说服力。一位来自西部地区的市长感慨:“百闻不如一见!江泉的经验不是空中楼阁,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特别是他们在城乡融合、产业带动、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在专题座谈会上,气氛更加热烈。考察团成员们抓住机会,就各自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与江泉市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位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书记问:“秦市长,你们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淘汰落后’与‘保障就业’的关系?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衔接是怎么做的?”
秦风坦诚回答:“这是一个痛苦但必须面对的过程。我们的做法是:政策先行,保障托底。制定了详细的职工安置方案,包括转岗培训、公益性岗位兜底、社保接续等。同时,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关键是公开透明,让职工看到希望和出路。”
一位农业大市的市长问:“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除了传统农业,你们还有什么有效的抓手?”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回答:“我们注重‘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同时,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土地、宅基地等沉睡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
还有同志关心财政可持续性:“民生投入这么大,财政压力如何化解?”
常务副市长回答:“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民生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同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壮大税基,形成良性循环。”
座谈会成了经验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江泉的做法、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种坦诚和务实,赢得了考察团成员的普遍赞誉和深深思考。
考察活动结束时,召开了简短的总结交流会。国家部委领导做了总结发言,高度评价了江泉在推进共同富裕实践中取得的显着成效和宝贵经验,认为江泉探索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体现规律要求的可行路径,为全国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他也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鼓励江泉继续探索,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送走考察团后,周海洋和秦风站在市委大楼前,望着车水马龙、充满活力的城市。
周海洋意味深长地说:“秦风同志,样板立起来了,但责任更重了。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区域差距仍需努力缩小,民生保障网还需织密扎牢。共同富裕,永远在路上。”
秦风坚定地点头:“是啊,书记。这次考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我们要把兄弟城市的真知灼见吸收好,把我们的短板弱项补齐。下一步,我们要在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探索,努力让江泉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