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泉的冬日,暖阳高照。城市的肌体日益强健——雾江碧波荡漾,高楼广厦林立,新兴产业园区机声隆隆,市民的钱包越来越鼓。然而,在市委书记周海洋和市长秦风的战略视野中,一座城市的真正崛起和持久繁荣,绝不仅仅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硬件的日新月异。当物质生活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社会风尚的期待、对城市品格的认同,便会愈发凸显和迫切。如果精神的成长滞后于物质的积累,那么发展的成果将是脆弱的,城市的魅力也将是表面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先贤的古训言犹在耳。江泉,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转型爬坡之后,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追求“物质富裕”迈向追求“精神共富”,从塑造“城市筋骨”转向铸造“城市灵魂”。这是一场更为深刻、也更为漫长的“软实力”锻造工程,关乎这座城市的精气神,关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内心的安宁与自豪,更关乎江泉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底蕴。
一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专题学习会上,周海洋书记抛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同志们,我们江泉的Gdp上去了,高楼多了,车子多了,老百姓的收入也增加了。这是好事,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身边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炫富攀比,铺张浪费;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守秩序的行为依然常见;邻里之间关系淡漠,互助精神有所减弱;甚至还有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的事情发生。这些问题,大家怎么看?”
这个话题,立刻引起了与会领导们的共鸣和深思。
市长秦风神色凝重地接过话头:“周书记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也非常及时。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但如果社会风气下滑,道德水准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滑坡,那么我们的发展就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这就像一个人,体格健壮了,但如果精神萎靡、品行不端,也算不上是一个健康、有魅力的人。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常委、宣传部长郑强深有同感:“确实如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协调发展,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现在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显着成就,精神文明这块短板必须尽快补上。否则,经济发展可能会失去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社会和谐也会受到影响。”
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建军从社会治理角度补充:“一些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积累起来就会影响社会秩序,甚至滋生矛盾。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泉’的内在要求。”
经过热烈的讨论,与会领导们达成了高度共识:江泉的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持续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城市精神,提升市民素质,塑造与城市硬实力相匹配的软实力。会议决定,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尽快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文明江泉”建设 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实施意见》。
在周海洋和秦风的直接指导下,郑强部长带领宣传部、文明办、文旅局、教育局、民政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部门的精干力量,成立了文件起草专班。他们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学者、道德模范、市民代表的意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
起草过程充满了思想的碰撞。有的同志主张先从整治不文明行为入手,立规矩,严管理;有的则认为重在教育引导,潜移默化;还有的建议多搞活动,营造声势。
秦风在听取汇报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搞成‘一阵风’,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系统思维,做到‘立破并举、标本兼治’。‘立’,就是要树立标杆,明确我们倡导什么;‘破’,就是要革除陋习,明确我们反对什么。要设计一套组合拳,把倡导弘扬和治理约束结合起来,把集中活动和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
经过数易其稿,《实施意见》最终成型。其核心框架清晰:
一是凝练弘扬“江泉精神”。 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将“江泉精神”概括为“诚信务实、开放包容、创新奋进、守望相助”,并通过媒体宣传、主题实践、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学习活动。 建立“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常态化选树机制,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让凡人善举成为城市风景。
三是持续整治突出不文明行为。 针对公共场所秩序、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社区生活等领域的不文明顽疾,开展专项治理,完善法规约束,强化社会监督。
四是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其打造成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
五是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六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举办高品质文化惠民活动,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这份《实施意见》,为“文明江泉”建设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方案既定,关键在于落实。宣传部和文明办率先行动,启动了首届“江泉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消息通过媒体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各单位、各社区积极推荐,群众也踊跃参与,发现和推荐身边的感人故事。
评选过程严谨而感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收到了大量候选人事迹材料:有数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瘫痪岳母的女婿张建军,有用微薄收入资助了十几名贫困学生读书的退休教师李芳,有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救落水儿童的快递小哥王强,有在岗位上刻苦钻研、实现技术革新的青年工程师陈浩,还有诚信经营、拾金不昧的个体工商户刘阿姨……
郑强部长在评审会上动情地说:“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可感,感人至深。他们是我们这座城市道德的灯塔,精神的坐标!”
隆重的表彰大会在江泉大剧院举行。周海洋、秦风等市领导亲自为道德模范颁奖。当大屏幕播放着模范们的感人事迹,当聚光灯照亮他们质朴而崇高的身影时,台下掌声雷动,许多观众热泪盈眶。道德的力量,在这一刻汇聚成温暖的洪流,涤荡着人们的心灵。
秦风在表彰大会上号召全市人民:“模范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江泉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让道德的阳光洒满江泉的每一个角落!”
表彰活动后,组织了道德模范事迹巡回报告会,让他们走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与干部群众、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他们的故事,口口相传,深入人心,激发着更多人向上向善的力量。
在树立标杆的同时,针对突出的不文明行为,治理行动也同步展开。市文明办联合城管、公安、交通、卫健等部门,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专项整治行动。
在中心城区的主要路口,交警和文明劝导员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进行劝导和处罚;在公园、广场,城管队员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遛狗不牵绳等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在公交地铁站,引导乘客自觉排队、文明礼让;在社区,开展“楼道清整”行动,清理乱堆乱放,美化居住环境。
治理初期,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有的市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与管理人员发生争执。秦风在一次暗访中,亲眼看到一位市民因乱扔烟头被城管队员制止时,情绪激动地反驳:“多大点事?管得真宽!”
这件事让秦风深思。他在相关工作会议上指出:“治理陋习,不能简单粗暴,要疏堵结合,重在引导。一方面要严格执法,维护法规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讲清不文明行为的危害,让市民理解、支持并自觉参与。同时,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多设垃圾桶、增加公共厕所、优化交通标识等,为文明行为创造便利条件。”
各相关部门调整工作方法,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和教育引导。媒体开设了“曝光台”和“点赞台”,既对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曝光,也对文明行为进行表扬鼓励。各社区将文明行为规范纳入居民公约,开展“文明楼栋”“文明家庭”评选。渐渐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文明礼让开始成为更多市民的自觉行动。
精神文明建设,更深层次的力量在于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江泉市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并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展览和讲座;“市民艺术节”、“书香江泉”阅读活动、群众性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盛宴。
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创作了一批反映江泉变迁、歌颂真善美的优秀文艺作品。一部以道德模范为原型的广播剧在电台播出后,感动了无数听众;一场以“诚信”为主题的话剧在高校巡演,引发了青年学生的热烈讨论。
市教育局在中小学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理论宣讲、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健康咨询、文艺活动在此汇聚,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逐渐成为社会风尚。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江泉的社会风气和市民精神面貌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公交车上的主动让座多了,马路上的交通秩序好了,社区里的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了,窗口单位的服务微笑更加真诚了,企业的诚信意识更强了,志愿者“红马甲”成为街头亮丽的风景……
一位从外地来江泉出差的企业家对秦风感慨道:“秦市长,你们江泉不仅城市变漂亮了,更重要的是,感觉这里的人精气神不一样了,更文明、更友善、更有温度了!这种软环境,对我们投资者来说,比优惠政策更有吸引力!”
周海洋书记在一次调研中,听到社区老人高兴地说:“现在日子好了,心里也更舒坦了。住在这样的城市,觉得脸上有光!”
听着这些反馈,秦风感到欣慰,但更多的是清醒。他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素养提升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漫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他在一次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会上强调:“成绩值得肯定,但任重道远。我们要始终保持一股韧劲,持续用力,不断巩固和深化成果,让‘诚信、互助、奋斗’的城市精神融入城市的血脉,让文明之花在江泉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
新风拂面,气象万千。江泉,这座在物质层面实现华丽转身的城市,正在精神层面进行着一次更为深刻的升华。这种升华,将为她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注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铸魂育人的工程,永远在路上;文明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也温暖着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