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击穿钢盔,在颅内炸开。武警副中队长庞如宝缓缓倒下时,手中还攥着那颗来不及投出的手榴弹。
1992年8月31日,云南省文山州平远镇,一场特殊的“战争”在晨雾中打响。三千名武警与公安干警将这个边陲小镇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的对手不是外国军队,而是盘踞在此十余年的武装毒贩。
当武警云南总队二中队副中队长庞如宝敲响毒贩马慈林的别墅大门时,他不会想到,这扇门后藏着亚洲最猖獗的黑枪市场核心,也不会想到自己将成为这场战役中最惨烈的牺牲者之一。
---
一、 黑枪之都
“为什么不去越南、柬埔寨买枪?”审讯室里,办案人员不解地问。
“平远街什么枪都能买到。”世纪悍匪张子强平静地回答。他团伙中那些令香港警方闻风丧胆的79式冲锋枪,全部来自这个云南边陲小镇。
平远镇,这个仅有数万人口的小镇,坐落在文山州砚山县的交通要道上。明代以来,这里就是回民聚居区,十几个清真寺的尖顶在亚热带阳光下发亮。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自治传统。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政令在此形同虚设——没有门牌号,没有身份证,没有结婚证,没有计划生育。
一切的转折发生在1979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文山州被划为战区。军方无暇他顾,平远街长期维持的高压管控瞬间瓦解。这个本来就有对抗政府传统的边陲小镇,迅速沦为无法无天的“国中之国”。
“吃饱饭,加足油,平远街上不(敢)停留。”——这条在滇西南司机中流传的顺口溜,道出了平远街的恐怖。
家家私藏武器,户户经营毒品。税务部门不敢收税,工商部门不敢收费,连部队设立的军供站都因遭手榴弹袭击而被迫撤离。公安部后来估计,仅平远街私藏的军用武器,就足以武装一个野战营。
---
二、 血色序曲
1979年9月21日,平远镇民警余全毕的命运,成为了这个小镇未来十余年的预兆。
当他在镇政府门口制止骚乱时,绝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平远街公然杀害的第一个执法人员。毒贩马礼三带头围攻,余全毕鸣枪示警,却引发了更疯狂的攻击。
600多名回民冲进镇政府,石块砖头如雨点般落下。余全毕被迫再次鸣枪后,被暴徒打昏在地。派出所所长邓忠祥带领干警赶到时,面对数百名暴徒,只能偷偷将余全毕背回派出所藏匿。
暴徒们追至派出所,闯进房间,乱棒乱刀之下,余全毕被活活打死。法医后来检验发现,他全身伤痕不下百处,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更令人发指的是,暴徒们公然威胁:“如果敢为余全毕开追悼会,我们就拿枪把参加追悼会的人扫光!”
在淫威之下,直到1992年平远街严打前,当地政府真的没敢为这位因公殉职的民警召开追悼会。
---
三、 无法无天
随着中越边境战争持续,平远街的暴徒们通过抢劫、偷窃军用物资,武装到了牙齿。
从最初的山寨手枪,发展到手榴弹、冲锋枪、轻机枪,甚至火箭筒。有了这些武器,他们的暴行愈发猖獗。
1987年12月30日,公安人员查处违章驾车时,遭到数百人围攻。不法分子不仅打砸公安分局,还用手榴弹炸伤15名干警,烧毁警车和档案,放走在押犯人。
1990年10月14日,毒贩沙忠福在弥勒县强行冲卡被击毙后,同伙林洪恩、王保恩率120多人分乘几辆大卡车,阻断323国道八小时。他们威胁“踏平”县政府,最终逼得县政府违心赔偿4.7万元。
1992年,一位将军亲自带人前往平远街寻找部队被盗的通讯车。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持枪暴徒竟缴下了他们的武器,强行搜身,并索要10万元赎金。老将军返回昆明后悲愤交加:“老子当了一辈子的兵,打老蒋也没这么窝囊过!”
---
四、 最后一根稻草
1992年3月30日,文山州政法委书记金寿平的牺牲,彻底触动了中央的底线。
那天,金寿平带领4名民警到东白泥村抓捕毒贩。刚走进毒贩家中,一颗67式手榴弹就在他们脚下爆炸。
金寿平被炸得血肉横飞,当场牺牲。同行的省民委干部王明良也被炸倒在地。当毒贩纵火逃跑后,增援人员从瓦砾中拉出两具尸体时,发现王明良因伤重无法爬出,被大火活活烧死。
公然杀害州政法委书记,这在全国都是闻所未闻的恶性案件。
与此同时,公安部秘密工作组在平远街的见闻更加触目惊心。便衣特警站在公安分局门口不过几分钟,就有毒贩主动上前招揽生意。跟着毒贩走进地下室,手枪、冲锋枪、反坦克雷、手榴弹、自动步枪、轻机枪、40火箭筒等轻重武器琳琅满目,让见多识广的公安部特警都目瞪口呆。
公安部在向中央政法委的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平远街的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不能再拖下去了。”
---
五、 雷霆出击
1992年8月29日,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拉开序幕。
100多辆军车以拉练为名,连夜向平远街进发。3000多名军警在37公里长的平远地区形成大军压境之势:村内大部队集结,村外制高点火力控制,外围200公里内到处设卡堵截。
为迷惑外界,云南日报刊登消息称“美国的军事卫星发现中国在向中越边境集结部队”。越南方面果然误判形势,以为解放军又要进攻,全军进入戒备状态。
8月30日,政府发布最后通牒,限定犯罪分子在期限内自首。一些罪行较轻者纷纷投降,交出的武器毒品已相当惊人:
小毒贩马国选交出13支冲锋枪;女枪贩林红玉交出126支枪支;
从毒贩马武生的鸡窝里搜出海洛因3万2500克;
平远街公认的“穷光蛋”王华聪吐出毒资200万。
然而,那些罪大恶极的毒贩自知难逃一死,决定负隅顽抗。其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马慈林。
---
六、 血战毒巢
34岁的马慈林是平远地区有名的恶霸。他参过军,在缅甸给土军阀当过保镖,精通各种苏制枪支。他身背多条人命,平时出门必腰别54式手枪,肩挎冲锋枪。
8月31日清晨,战斗打响。庞如宝带领武警班长游建强、刘天茶撬开马慈林家的正门,敲响了别墅的大门。
开门的是马慈林的妻子。一见全副武装的军警,她立即大叫报信。在民警控制住她后,庞如宝命令她带着孩子离开。
随后,军警们开始喊话:“马慈林,你被包围了,赶快放下武器出来投降!”
几分钟过去,别墅内毫无动静。八名军警冒险冲入搜索,十分钟一无所获。
突然,民警游建强看到一楼窗户人影闪动,高喊:“有人!小心!”
隐藏已久的马慈林立即开火,哒哒哒的轻机枪子弹射向院内。马关县公安局民警黄云高左手和右大腿中弹,成为第一个负伤者。
马关县公安局民警苏太德立即用79式冲锋枪还击。然而79式冲锋枪射速极快,弹匣仅有20发,心情紧张的苏太德扣动三四下扳机就打光了子弹。
为掩护战友,苏太德没有撤退,转而投掷手榴弹。当他抓起第三枚手榴弹时,一颗子弹击中腹部。不过三分钟,苏太德壮烈牺牲,年仅37岁。
目睹战友遇难,庞如宝悲痛万分。他端着冲锋枪从二楼冲下,对着马慈林可能躲藏的地方扫射。在火力掩护下,其他民警急忙救护伤员。
庞如宝扔出手榴弹后,冒险冲进一楼屋内,立即遭到马慈林的三点射。右臂中弹的庞如宝换成左手持枪,一面还击一面向后撤退。
此时,砚山县公安局缉毒队干警高文亮加入战斗。两人交叉射击,将马慈林逼入厨房。负伤的庞如宝才得以冲进厨房,用菜刀切开急救包包扎伤口。
马慈林困兽犹斗,泼洒汽油点燃衣服扔进房间,企图趁乱突围。高文亮和罗杰在浓烟中坚持战斗。当马慈林突然冲出时,罗杰的79式冲锋枪竟卡壳了。
“快撤!我掩护你!”高文亮一边开枪一边高喊。就在罗杰跳出窗的瞬间,马慈林的子弹击中了高文亮。
杀红眼的马慈林利用暗门和夹墙,且战且退,最后躲进后院厕所。负伤的庞如宝和高文亮追击而至,向男厕所投掷手榴弹。
“炸着了,这次肯定炸着啦!”高文亮兴奋地喊道。
万万没想到,马慈林已转移到女厕所,突然开火射击。子弹正中高文亮心脏,他当场牺牲,连一句遗言都没留下。
一旁的庞如宝热血冲头,跳出来连续射击,击中马慈林肩部。然而79式冲锋枪再次因高射速瞬间打光子弹。当庞如宝拧开手榴弹盖时,马慈林的子弹击穿了他的钢盔。
子弹在颅内炸开,庞如宝缓缓倒下,与高文亮倒在了一起。
整个战区对讲机里十分钟听不到声音,指挥员、战斗员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愤怒的军警们将仇恨压进枪膛,向马慈林藏身的地方倾泻上万发子弹。当负伤的马慈林爬上围墙企图逃跑时,被密集的子弹打成马蜂窝。
此战,军方以几十倍兵力围攻马慈林一人,却付出3人牺牲、数人受伤的惨重代价。
---
七、 重归平静
历时81天的“严打”作战于1992年11月18日结束。战果惊人:收缴海洛因896公斤,鸦片85公斤,枪支964支,各种子弹4万发,手榴弹、手雷、地雷278枚,赃款1047万。
平远街第一次钉上了门牌,实行了城市户口管理办法。十年来第一次补交了公粮、税款,居民办理了身份证,124对夫妇补办了结婚登记证。
从此,这个亚洲最大的黑枪市场彻底覆灭,滇西南司机口中的恐怖之地重归平静。只是在当地烈士陵园里,庞如宝、高文亮、苏太德等人的墓碑,默默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
后记:如今的平远镇已回归宁静祥和,成为云南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但那段历史依然警示世人:国法如山,不容挑战;扫黑除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