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阳站在市发改委大楼的台阶上,风从东边吹来,带着几分寒意。他低头看了眼手表,指针刚刚走过上午十点。昨夜他辗转反侧,脑海中反复盘旋着那份迟迟未批的工业互联网项目审批表。今天,他必须拿到它。
推开办公室门时,那位熟悉的主任正低头翻阅文件,头也不抬地说:“林市长,手续还没齐全,暂时不能调档。”
“我只需要看一眼。”林海阳语气平静,“程书记昨天不是已经指示要加快进度吗?”
主任抬起头,目光中透出一丝迟疑,但很快又低下头:“是得等书记签字确认。”
林海阳点点头,没再争辩,只是走到窗边站着。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斜影。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办公桌上那串钥匙的位置——挂在椅子靠背上的夹克口袋里。
大约十分钟过去,主任起身去倒水。林海阳抓住机会,快步走向档案室门口,掏出备用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拧,门开了。
档案室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纸张陈旧的气息。他迅速扫视架子,找到标有“工业互联网项目”的文件盒,抽出审批表,快速浏览。
果然,审批流程被人为拖慢,几乎每个环节都标注了“暂缓”字样。最后一页角落里,一张便条用蓝黑墨水写着:“待书记批示”,落款日期是三天前。
他迅速拍照,将表格放回原位,轻轻合上门。回到大厅时,主任正好回来,见他仍站在窗边,似乎松了口气。
“林市长,真对不住,这事确实得等上面定夺。”
林海阳微微一笑:“理解,我也是来督办的,回头还得请您多配合。”
走出大楼,他立刻拨通秘书电话:“马上准备一份详细说明材料,我要在明天的调度会上讲清楚这个项目的紧迫性。”
市政府大门口,人群已经聚集起来。十几位企业主围着保安岗亭,有人举着写有“还我贷款”的纸牌,有人高声喊着口号。
“我们不是不支持转型,但我们撑不住了!”一位穿着灰西装的老板激动地说,“银行收贷,政府又不给配套资金,我们怎么活?”
林海阳快步走下台阶,双手示意大家安静:“各位,我是林海阳,你们的问题我知道。三日内,我会召开专项协调会,请大家先回去,我们会拿出方案。”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质疑:“你说了算吗?”
“我说了不算,政策说了算。”他声音不高,却足够清晰,“现在,我请财政局的同志现场登记企业名单,我们会启动应急周转金机制,优先解决现金流问题。”
一位戴眼镜的工作人员立即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几位企业主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报上了名字。
一位年长的企业主拉住林海阳衣袖,低声说:“林市长,我听说……这事背后有人卡着,不想让项目落地。”
林海阳望着他,点了点头:“我知道。但只要老百姓需要,我就会坚定地为大家争取。”
深夜,会议室灯光依旧亮着。林海阳坐在桌边,面前摆着几份刚收到的反馈材料。省科技厅的答复来了:“林市长,我们可以争取一笔数字化转型扶持资金,但你要确保项目能真正推进下去。”
他放下电话,抬头看向对面的技术负责人:“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待批复,而是主动推动。”
“可财政预算已经满了。”财务科长皱眉。
“那就整合资源。”林海阳站起身,“我刚才联系了几家本地龙头企业,他们愿意牵头组建‘数字化转型联合体’,共享技术、共担风险。我们不能再被动等政策,要自己创造条件。”
小奕走进来,递给他一杯热茶:“你已经连续工作二十个小时了。”
“还有事要做。”他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帮我联系工商联那边,明天上午九点,我亲自去一趟。”
次日上午的常委会上,气氛比预想中更凝重。程国栋端坐主位,神情淡然,陈立明则在一旁翻阅材料,偶尔点头附和。
“这个项目,目前看来风险不小。”程国栋缓缓开口,“一旦失败,财政压力会很大。”
“但如果成功呢?”林海阳接话,“如果我们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呢?”
程国栋没有回应,而是看向其他常委。
林海阳打开投影仪,播放一段采访视频。画面中,几位企业主面对镜头说出他们的困境与期待:“我们不怕改变,只怕没人带我们往前走。”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林海阳指着屏幕,“这是莫高市未来五年的方向。我们不能因为怕错,就不做。”
随后,他拿出省科技厅的批文与企业联合体协议:“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支持。如果今天不通过,这些资源也会流向别的城市。”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程国栋终于开口:“那就先试。但出了问题,责任自负。”
林海阳站起身,微微鞠躬:“谢谢书记支持。”
会议结束,走出会议室时,他脚步轻快了些。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走廊尽头,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他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