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历史以来的难题,在古代不尊重婆婆那是大逆不道,是会被休的,现代的律法更仁慈了,因为没有了约束。所以个别的有些人呢也更得寸进尺,自古以来从不缺乏刁钻的婆婆,不讲道理的婆婆,这也可以说是修行人的“试金石”,是专门来磨掉你“我执”的最锋利的金刚钻。为啥这么难?因为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女人,因为一个共同爱的男人,被硬拉到一个屋檐下,还都觉得自己是“女主人”,这本身就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修静心,头一条就是要彻底放下“争女主”这个念头。你得从心里承认,那是婆婆的家,她是她那个王国里几十年的女王,你去到她那里,是客人,不是去夺权的。在自己家,你是女主人,但也要给予她足够的尊重和空间。把这个名分和地盘从心里让出去,你内在的对抗就先消失了一大半。
接下来,要修“不把婆婆当妈”的智慧。这话听着刺耳,但却是大实话。你对你妈可以撒娇、可以发脾气,过后谁也不记仇。但对婆婆,你得用对“长辈”和“客人的礼数来相处。礼数,就是一种有距离的尊重。有了这份距离,你就不会生出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期待她像妈一样疼你,自然不会因为她没做到而失望怨恨。她给你什么,哪怕是句客气话,你都当“额外的礼物”来感恩;她没给或做得不好,你觉得“本来也不是她该做的”,心里就平了。这叫“降低期待,收获惊喜”。
然后,要修“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夫。婆婆挑剔你、说你,你别光听那些表面的词儿,你要去看她这些话背后的“情绪语言”。她说你浪费,可能她内心的台词是“我老了,我对这个家没用了,我怕你们不需要我了”;她说你带孩子不对,其实是在说“我失去了价值感,我想证明我还有用”。当你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不安、害怕被时代抛弃的老人,而不是一个处处与你为敌的恶婆婆时,你的慈悲心就升起来了。
你可能会开始主动请教她一些老法子,夸她菜做得好,让她在一些小事上拿主意。你给了她最需要的“价值感”和“尊重”,很多矛盾自然就化开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修好“夫妻同盟”。你和丈夫才是这个新家的核心。要静心,必须和丈夫有良好的沟通,让他成为“桥梁”而不是“夹心饼”。别逼他选边站,而是和他一起商量,如何用智慧的方式来爱护和安顿好两个家的女主人。当你的情感支持主要来自丈夫,你就不会那么渴望和计较从婆婆那里获取情感认可了。你的内心是满的,是安的,外面的一点风浪,也就动摇不了你了。记住,在婆媳关系里修成的静,是经过最复杂人情世故淬炼过的,是真静,是大静。
当你做到这些除了得到你的静心,还得到一段和谐的婆媳关系,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