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族谱是后来京城侯府来人,说明了原因,并把他们所有人的户都从京城消了。
人都死了,再想上也上不了了。
就有了这本特殊的族谱。
翻开之后,果然在上面找到了:沈静悠的名字。
当时安定侯府来人说是走失了个姑娘,还以为是安慰他们的。
毕竟那么多人都死了,怎么可能就唯独会少个小姑娘?
一个小姑娘自己能跑去哪里?
一个人确实是跑不了,但若是有人帮忙那就另当别说了。
“母妃也说过,他们出事的那地方叫断遥崖。”耶律庄适时的说出了这个地方的名字。
三叔公老泪纵横:“对,是这个地方,那里几乎葬了我沈家的两代人啊。”
沈族长抹了抹眼角:“爷爷,在孩子面前说以前的事儿干啥?那个,接下来要去接来吗?”
“……”
接是没法接的。
先不说那位现在是西荒国王宫的王妃,就算是西荒宫里普通的宫人也不是想接就接出来的。
但先联系上或者碰个面还是可以的。
以三叔公的名义写了封信。
沈守义这边则是以唯一嫡亲子侄的身份也写了信。
沈守义道:“三叔公,族长,其实我应该过去的,如果小九没记错的话,这就是我亲姑,我这个当侄子的该亲自去见一面才可以的。”
族长摆手:“有族里出面,等确认了身份你再去也不迟。”
说完还戳了戳老爷子。
三叔公嘴唇动了动,也道:“对,这是咱们族里决定的,守义你先不要急。”
按理来说确实该沈守义亲自去。
但是吧,这不是都赶到一块了吗?
沈书凡这边才接到成为代太子的圣旨,这个西荒国的九王子紧跟着就把沈静悠的消息送过来了。
这个时候沈家这边要是把沈守义给派出去了,万一这消息是假的呢?
就是为了要制肘沈书凡呢?
三叔公甚至还想让沈庆近和沈守义一块去的想法,也让沈族长劝了一晚上给劝没了。
家族里的人死的够多了。
总不能吃一堑,吃一堑,再吃一堑吧?
也该是时候长长脑子。
三叔公很欣慰。
大孙子到底是能独当一面了,比他想的长远。
沈族长:都是太子爷想的周到啊!
沈书凡安排的那个关于暴风雪解决文书的事情,沈族长也去了。
散离的时候,沈书凡就和族长同路说了些话。
其中就有凡事多想想。
为什么?
利益,弊端,还有自己的损失是什么?
到关重要的是外人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
这三个大问题,差点让沈族长把头发都愁掉了。
还是沈庆近和沈庆远一块回来,沈族长赶紧把这哥俩叫到屋里来才商量出来点苗头。
也是用这苗头把三叔公的念头给按下去的……
当年的小姑娘一个人离家这么多年是很苦,但也不能让自家的孩子再去趟这还未知的危险。
庆远说的对,至少得等到太子爷在京城坐稳位子。
到时候就算是沈守义去了西荒国出了点什么事儿,太子爷哪怕鞭长莫及,但看在他的身份上,西荒国也会在解决此事上多想想后果……
*
在得知即将要下大雪的时候,耶律庄就提出要回西荒国的打算。
“大王子出事的事情,应该不会有人往我身上想了,母妃应该也等急了。”
沈书凡道:“那就麻烦小九你帮我们全家向贵妃娘娘问好,我家的事情你都知道了,我这也马上就要回京城了,实在是不能去向她老人家请安了。”
不管对方是不是自己的姑奶奶,那都是长辈。
能当同盟就比当敌人要好。
耶律庄雇的人死了个干净,就能看出那位在西荒国过的并不差。
想必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
除非真有什么别的目的。
要不是二郎出去是偶然,而且碰到耶律庄也是二郎主动去要吃的,否则沈书凡还真不一定会这么好说话。
耶律庄道:“我会转达的,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呢,真好。”
他在沈家住的这些日子了,难得的体会到了真正的家的滋味。
虽然不舍,但还是要回自己的家。
那个充满了阴谋诡计算计还生死难料的家……
在耶律庄离开的时候,写的信都交给了他,沈书凡又给了他两个很大的布袋。
“我娘说你在家里的时候看着挺喜欢吃这些的,就给你多做了一些,回去想吃的时候让人蒸蒸就能吃,一袋是给你的,一袋是给贵妃娘娘的。”
“多谢。”耶律庄感动到了。
他确实很喜欢吃。
而且其实在他的马背上已经带了不少了。
这一袋其实主要是给母妃的吧,他的那份是捎带的。
这样更让他高兴。
只要回去确认,以后自己就有个很好的亲戚走动了。
临离开的时候,沈书凡突然道:“小九,有没有想过自己当王?”
“啊?我?”耶律庄指着自己,有些心虚的道:“父王说过很喜欢我,但大王子说过我是最不可能是坐上大位的,因为我的眼睛就不是正统的西荒王室的血脉。”
沈书凡一噎:“……可以想别的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你可以的!”
“!!!”
说到这事儿,沈书凡也有点词穷。
其实不止西荒王室,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正儿八经的皇室就没有哪个串串能当上太子,登上大位成为帝王的。
本来是想在这上面给这位九王子提个希望,让他去西荒王宝好好的折腾一番。
不管行不行的,他这期望在这里了,总归是个友军啊。
结果才刚开口竟然就有点谈不下去的扯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