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两个汉子站在他旁边,脸上满是羡慕的神色。
刚才的赞叹声,就是从他们嘴里发出来的。
周安挤到人群边上,目光落在那两个麻袋上。
心里的好奇更甚了,忍不住往前凑了凑。
对着福贵和另外两个汉子拱了拱手,语气带着几分客气和好奇。
“几位大哥,打扰一下,你们刚才说的‘过山龙’是什么东西啊?能不能让我开开眼,给我看看?”
他刚说完,福贵和另外两个汉子就转过头来看他。
周安是姜宁从东北带回来的对象,村里乡亲们大多都听说过。
那几个大哥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爽朗的笑容,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哈哈,你就是小宁从东北带回来的对象吧?想看过山龙啊,没问题!”
福贵说着,手一提一拽,就把其中一个麻袋的绳结给解开了。
顺手将麻袋口往下一翻,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周安顺着袋口往里一瞧,眼睛“唰”地一下瞪得老大。
瞳孔都缩了缩,说实话,还真吓了一大跳!
麻袋里的玩意儿,长的可真奇怪!
个头不是特别大,一只大概有十三四斤左右。
在这两个麻袋里面,总共有七八只。
它最显眼的,就是那身“盔甲”。
从头到尾全裹着,一层一层的硬鳞片。
鳞片是黑褐色的,看着又硬又粗糙,跟老树皮似的。
叠在一起就像古代战士穿的铠甲,严丝合缝。
这些鳞片不是死的,能跟着身体动。
有些蜷缩着,把自己裹成个圆滚滚的“鳞球”,连脑袋带四肢都藏在里面。
脑袋是尖尖的,有点像老鼠的头。
但比老鼠头宽点,眼睛小小的,黑溜溜的。
四肢短短粗粗的,前爪尤其粗壮。
指甲又长又尖,像把小铲子。
尾巴也不短,差不多占了体长的一半,上面也盖着鳞片。
周安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口中的“过山龙”,居然是穿山甲!
他们本地人把穿山甲叫做过山龙,其实也能理解。
毕竟穿山甲这玩意爬行灵活、善翻山,这俗名确实很贴切。
周安上辈子只在视频里见过这东西,知道是稀罕玩意儿。
没想到这辈子,居然在云南见到了活的。
而且一下子就是七八只,难怪刚才那几位大哥这么兴奋。
周安的目光还黏在,麻袋里的穿山甲身上。
旁边一个汉子忍不住了,凑到福贵跟前,语气里满是好奇地问道。
“福贵,你可真厉害!这些过山龙到底是在哪儿弄到的呀?快给大伙说道说道!”
福贵听着这话,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
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声音洪亮地说道。
“嗨,还能在哪儿,山里呗!我昨儿带着家里的狗子大黄,翻了三座山,才在一片树林的陡坎下头,发现了它们的洞穴。”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其实只要来对了地方,它们的洞还挺好找的。
这过山龙的洞口,全是用它们自己的爪子刨磨出来的,跟别的野兽洞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
另一个汉子追问着,周安也竖起了耳朵,心里头对这穿山甲的洞穴越发好奇。
“那洞口啊,圆溜溜的,边缘滑溜溜、齐整整的,一点碎石头、乱草屑都没有,”
福贵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洞口的大小。
“那是它们常年进进出出,用爪子磨、用身子蹭出来的。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准是过山龙的窝,错不了!”
这话刚说完,旁边一个戴草帽的汉子就接了话。
他像是早有耳闻似的,看着福贵说道。
“我可听说了,这过山龙的洞道可深了!一般的至少得有两三米,长的怕是能有五六米呢!
就跟条弯曲的土隧道似的,有的还得拐一两个弯,绕来绕去的。”
他顿了顿,又往福贵手里的麻袋看了看。
“而且我听老人说,这洞得一直到最底下,才是过山龙住的地方,又隐蔽又安全。
你这一下子弄出这么多,到底是怎么把它们从那么深的洞里掏出来的呀?”
周围的人也都跟着点头,一个个眼神里满是期待。
就连周安也忍不住看向福贵,心里琢磨着。
这么深又弯曲的洞,想把缩在里头的穿山甲弄出来,确实不是件容易事。
福贵被众人围着追问,清了清嗓子,像是要好好讲讲,这里面的门道。
“你们是不知道,掏过山龙的洞,得看时节!
现在是三伏天,日头毒得很,它们的洞要浅多了,可比冬天的时候好掏百倍不止!”
“哦?还有这说法?”
围在旁边的人都来了兴致,周安也听得认真。
福贵拍了拍大腿,继续说道。
“那可不!这过山龙精着呢!有夏洞和冬洞,分得明明白白!”
他顿了顿,掰着手指头给大伙解释。
“先说这夏洞,浅不说还短,大多选在向阳的坡上,洞口对着风,通风凉快得很。
它们白天就躲在里头避暑,外头再热,洞里也凉丝丝的,舒服着呢!”
“那冬洞呢?”有人忍不住插话。
“冬洞就不一样了!”福贵声音抬高了些。
“冬洞深着呢,还长得很,有的能往岩石缝里钻,保温是顶呱呱!
冬天山里冷,它们躲在里头,风刮不着,雨淋不着,能舒舒服服躲一整个冬天。”
他指了指手里的麻袋,笑着说。
“我这回找的是夏洞,最深的也就两米来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所以要好掏多了。”
福贵又接着往下说。
“找到洞穴之后,我琢磨着灌水法不怎么靠谱。
山里的土吸水性强,灌进去的水一下就渗没了。
还是烟熏法更靠谱,简单又管用!”
“那你是怎么弄的?”旁边的的汉子追问。
“我就在附近找了些枯枝、干杂草,堆在洞口旁边,”
福贵一边说,一边比划着点火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