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完金圣叹后,江宁返回兵部衙门无事堂,继续处理公务。
接下来的几日,他陆续收到各方来信:各路兵马发动江南底层百姓,检举揭发趁机作乱、违法乱纪的士绅与富商,进展神速。
照这情形,用不了多久,江南的土绅之乱便能彻底平息。
看到这里,江宁终于松了口气——事情总算没脱离预料。
他当即给各路人马回信,让大家再加把劲,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江南局势回归平稳。
与此同时,何可纲带来的候补官员在苏州向袁可立报到后,也已经陆续前往各地走马上任,尽快恢复地方正常运转。
至于那些尚未补缺的职位,也不着急,李若琏已带领锦衣卫四处拿人,官职很快便会空缺出来。
南京城外的码头更是人山人海:各路被抓捕的士绅、富商、读书人,以及参与民变的百姓齐聚于此。
大批官兵根据名单,将人犯押往不同船只,准备沿运河北上。
那些得知要被发配至缅南、缅北的士绅、富商及其亲族,无不破口大骂或抱头痛哭。
他们在江南富贵了百余年,如今要举家迁往蛮荒之地,这无疑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但官兵根本不理会他们的怒骂与哀嚎,一顿皮鞭伺候后,便将其悉数“打包装船”。
与之相比,参与民变的百姓得知要被迁往北方数省安置,个个喜笑颜开,几乎没有反抗。
毕竟朝廷推行的新政,他们早已有耳闻,如今北方百姓的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朝廷给百姓借贷买田,即便手头没钱,也能向官府购田,再分期偿还,单是这项政策便让无数人称赞。
即便遭遇天灾,朝廷也会及时减免赋税、赈济救灾。
加上北方大兴土木、兴修水利,就连征调的徭役都给钱,可谓是处处有活计。
对这些底层百姓而言,这哪是发配,分明是去享福。
他们巴不得早点启程,又怎会反抗?
要知道,江南的富庶繁华,从来只属于士绅、富商与读书人,与底层百姓毫无关系。
他们反倒像牛马一样,为士绅富商耕地做工,一年到头收入微薄,还要遭受层层剥削压榨,早已苦不堪言。
因此,一众百姓自觉排好队,按顺序登记上船。
这情景让前来协助的漕运总督杨一鹏目瞪口呆,若不是知晓这些人是参与民变的人犯,他真以为是朝廷在组织移民。
…………
几日后,高文彩匆匆走进无事堂,道:“启禀侯爷,倭国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派来使者,请求面见侯爷,说有国书呈上。”
江宁笑着点头:“没想到这德川家光回信还挺快。
小高,把人带上来,本侯倒要看看这群倭人又想玩什么花招。”
高文彩应声点头,一旁的温体仁也放下毛笔,来了兴致,毕竟江宁坑倭人可不是一两回了。
不多时,一名身高不足五尺、身着倭国服饰的男子,在高文彩带领下走进无事堂。
那倭人二话不说,“咣咣咣”一连磕了二十七个响头,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倭国幕府将军使者小仓一郎,拜见大明天朝上国钦差大人!
下臣奉德川将军之命呈上国书,还请钦差大人过目。”
说着,将国书高高举过头顶。
江宁笑了笑,没想到来的竟是个熟人。
上次在鸿胪寺,这小仓一郎被自己讹了足足五万两黄金,最后还打了欠条。
他示意高文彩接过国书递给自己,却懒得细看,直接扔给了温体仁,随后笑着问道:“小仓一郎,你们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派你来见本钦差,所为何事?”
小仓一郎抬头,见上方的江宁正一脸坏笑地盯着自己,瞬间惊得目瞪口呆,吞了口口水。
江宁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了,当初正是眼前这位天朝上国的大人物,讹走了自己五万两黄金,搜刮完的家底后,还逼着打了四万八千两的欠条。
返回倭国后,若不是自己还有些用处,差点被德川家光一刀劈了。
此刻再见江宁,小仓一郎怎能不害怕?
他赶忙开口:“回钦差大人,德川将军命下臣此次前来递交国书,其一便是向钦差大人表明:我国永远臣服大明,绝不敢有违逆之心。
至于李旦,他只是寄居在倭国的大明商人,我国上下皆以大明贵客相待。
若李旦做出任何危害大明之事,我国第一时间便与其划清界限,绝不会为其提供任何帮助与支援。
还请天朝上国钦差大人明鉴!”
听着小仓一郎的话,江宁满意点头:“大明有句古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看来你们倭国的德川家光,也是个识时务的。”
小仓一郎连忙点头哈腰:“钦差大人说得是!
德川将军向来对大明尊敬有加,绝不敢生出任何违逆之心。
只是……还有一件事,将军托下臣转告天朝上国钦差大人。”
江宁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冷声道:“讲。”
小仓一郎见江宁面色变冷,额头顿时冒出冷汗。
但想到德川家光交代的任务,若是办不成,自己回去怕是分分钟就得切腹自尽,于是咬牙开口:“启禀天朝上国钦差大人,德川将军希望大明能够停止向倭国各地大名售卖火器。”
江宁冷声问:“德川家光什么意思?”
小仓一郎赶忙道:“还请钦差大人不要误会!
德川将军绝无对天朝上国不敬之心,只是自从大明将火器卖给我国各地大名后,这些大名拿着天朝上国的火器,开始在我国内四处作乱,为此德川将军头疼不已。
所以恳请天朝上国停止售卖火器给倭国各地大名。”
江宁冷笑:“当初我大明与你国签订贸易文书时,并未明文规定不能卖给你国各地大名火器。
如今德川家光因你国内部大名作乱,便要求我大明停止售卖,简直是无稽之谈!
德川家光怎么不找找自己的原因?
为何这些倭国大名要四处作乱?
反倒将问题全怪罪在大明售卖火器上,真是可笑!”
小仓一郎吓得冷汗直流、浑身发抖,赶忙带着哭腔道:“还请钦差大人明鉴!
自从我国各地大名购买了天朝上国的火器,纷纷开始四处作乱。
德川将军四处镇压,结果情况越搞越糟,造反的大名越来越多。
所以希望天朝上国能停止售卖火器,这样德川将军才能彻底平定我国内乱。”
江宁冷笑:“照你这么说,你国内乱是因我们大明售卖火器引起的?
那你们倭国每年向我大明朝贡倭刀上千把,若是哪天大明内乱了,是不是也能将问题怪在你们倭国和德川家光头上?”
小仓一郎直接愣在当场,觉得江宁说得好有道理,自己竟无法反驳。
就在这时,江宁笑道:“小仓一郎,你回去告诉德川家光,别总在别人身上找问题,没事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别的大名能在我大明购买火器,为何德川家光不向我大明购买,用来平定倭国内乱呢?”
小仓一郎整个人呆若木鸡,仔细一琢磨,眼前这位天朝上国钦差大人的话实在太对了——德川将军只看到国内大名购火器作乱,却没想过自己也能从大明购火器,简直是蠢到家了。
既然如此,不如自己代表幕府向大明购买火器,想必以这位钦差大人与自己的“交情”,定会给个友情价。
这样一来,自己回去既能交差,还能再立一功。
于是他赶忙点头哈腰:“钦差大人所言极是!
是德川将军没有搞清状况,下臣在这里代德川将军向钦差大人赔礼道歉了!”
江宁笑着摆手:“多大点事,本钦差不记仇。
说起来,本钦差与你也算是熟人了,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三回便是好朋友。
本钦差可上奏大明天子,售卖给你们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火器,将会是其他大名的数倍之多。
而且我大明还可免费派遣士兵前往倭国,帮助你们幕府将军训练士兵使用火器、平定内乱。
要知道,我大明帮你们倭国其他大名训练士兵,可是要收费的。
怎么样,本钦差够意思吧?”
小仓一郎赶忙点头:“多谢钦差大人成全!
下臣感激不尽,在这里代德川将军向钦差大人表示感谢!”
说着,又一口气磕了二十几个响头。
江宁见状,差点笑出声来,随后让高文彩将小仓一郎带下去。
等高文彩带着小仓一郎离开,温体仁赶忙笑着问道:“侯爷,这是开始布局倭国了?”
江宁笑着点头:“太祖曾评价倭国‘国王无道,民为贼,他日必为大患’。
当年太祖本想派兵攻打,只因北元不断侵扰边境,此事才被迫作罢。
太祖都这么说了,咱们身为后世子孙,自然要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
温体仁满脸笑意点头:“这样一来,倭国的银矿便能成为咱们大明的了。”
江宁打趣道:“老温此言差矣,那银矿本来就该是我大明的,不过是上天放错了地方,咱们得自己取回来。
这事回头就交给老郭和魏公公来办。”
温体仁赶忙笑着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