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名脸色苍白的黄袍男子笑道:“干儿子,别害怕,今儿个干爹跟着太祖和列祖列宗来找你,没有恶意。”
江宁看着他哽咽道:“干爹?
我啥时候认您了?
咋不记得有您这么个干爹?”
脸色苍白男子笑道:“干儿子年纪不大,记性咋这么差?
上次在太庙,你还给干爹上香磕头呢!”
江宁猜出是光宗朱常洛,挤出笑容:“干爹,是干儿子不孝,让您老操心了。
您跟着太祖列祖列宗找我,要是缺钱,就给朱兄托梦,我让他安排人送钱。
要是有事交代给朱兄就行,干儿子胆小,您别吓我……”
朱常洛看着江宁,脸上笑意不减。
就在这时,朱元璋却大笑道:“小子,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担在你肩上,咱这不孝子孙躲在你身后,咱不找你找谁?”
这时,身旁一名身材魁梧、相貌威严的中年男子沉声道:“小子,我们一大家子来找你,你咋扭扭捏捏的?
好歹也是领过军、上过战场,见过血的人,咋跟个女人似的?”
江宁心中更慌,哽咽道:“这位老祖宗,小子领兵打仗那是纯纯去打酱油的……小子入朝几年,别说杀人,连鸡都没杀过。”
中年男子顿时火冒三丈:“你他娘的,我………”
朱元璋抬手打断了中年男子的话,笑着说道:“老四,他娘的能不能改改你这臭脾气?
老子还在这呢,轮得到你发号施令?
给老子滚一边去!”
中年男子缩了缩脑袋,退到一旁。
江宁猜出是了这名中年男子应该是成祖永乐朱老四,赶忙道:“成祖爷,您老别生气,小子天生胆小,见着列祖列宗,一时激动又有些害怕……”
朱棣听到成祖二字,顿时暴怒:“小子,你他娘的再说一遍!
老子是太宗,不是成祖!”
说着解下玉带,抓住身旁一位穿龙袍、相貌清秀、留三缕长须的老者一顿爆抽。
边打边骂道:“他娘的,让你给老子改庙号!
让你给老子从太宗改成祖!
老子一辈子当牛做马,好不容易挣个太宗庙号,你居然改成成祖!
老子今儿个非抽死你!”
江宁看着暴怒的朱老四,瞬间猜出被打的是世宗嘉靖朱厚熜,暗自咋舌。
这时,朱元璋看不下去了,沉声道:“老四,要打带一边去,别吓着孩子了。”
朱棣领命,拽着嘉靖拖到一旁接着揍。
江宁看得头皮发麻,整个人都麻了。
朱元璋走下龙椅,蹲在他面前笑道:“小子,你是好样的,可惜晚生了两百多年。
若是生在咱手里,咱一定让你入朝为官。”
江宁吓得寒气从脚底板窜上天灵盖,摇头道:“太祖爷,您太看得起我了!
小子跟您手下的名将谋士比,连根毛都算不上,当不得您厚爱。”
朱元璋笑道:“怕什么?
咱手底下有的是能人教你。
想当文官,就让你拜师李善长、跟在胡惟庸身边学习。
想当武将,就让蓝玉教你用兵。”
江宁魂飞魄散,哽咽道:“太祖爷,小子无才无德还怕死,实在担不起您的厚爱!”
朱元璋笑道:“搞了半天,原来是怕死呀?
这简单,咱赐你一道免死金牌,够意思了吧?”
江宁闻言,吓得涕泪横流,心中却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晚穿了两百多年,这要是到了洪武朝,老朱这话简直是催命符,那可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前后左右横竖都是个死。
见江宁惊恐,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你出身市井,治国治军手段却堪称一流,最重要的是这小脑瓜子好使,咱都想劈开看看咋长的。”
江宁当场吓尿,抱着朱元璋的腿哭道:“太祖爷,小子就是个普通人,犯不着您老人家重视!
小子的脑子就是个猪脑子,劈开了啥用没有!”
朱元璋哈哈大笑:“小子,不逗你了。
原本大明国运衰败,眼瞅着没几年就他娘的得玩完了。
却不曾想咱这不肖子孙出门捡到了你这么个人才。
你入朝为官之后,平息党争,肃清官场,整军经武,减免农税,改收商税,推行商贸,提拔人才,大兴新政,大明这才转危为安。
今儿个你动了撤销南京陪都的念头,咱才从紫金山下来看看,顺便把顺天的一众儿孙叫过来一起见见你。
但有句话你得记好了:咱朱重八平生不求人,今儿个求你尽心尽力辅佐咱这不成器的子孙。”
江宁闻言,赶忙磕头表忠心:“太祖爷放心!
小子这辈子为大明当牛做马,死而无憾,绝不敢懈怠!”
朱元璋满意点头:“还有,南京陪都不可撤。
咱当年定的国策,如今好多已经不实用了,但是当年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大明是在元人的废墟之上建立的,很多事情咱也是没有办法。
如今你破了咱不少规矩,但南京陪都绝不能动!
记好了,不然到了阴曹地府,咱定将你剥皮抽筋!”
江宁吓得连连点头:“太祖爷放心,南京陪都绝不撤销!”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这样咱就放心了。
好孩子,大明接下来靠你们兄弟俩了,咱在天之灵会保佑你们的。”
说罢抬脚迈出大殿。
江宁转头望去,殿外已空无一人。
先前那穿四团龙袍的中年男子走到他面前,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小子,有本事,好好干。”
随后喊道:“爹,等等我呀!
回去晚了,娘又得骂我了!”
追了出去。
江宁猜出是懿文太子朱标。
接着,一名年轻黄袍男子满脸委屈地追了出去,便追便喊:“皇爷爷,爹,你们等等我呀!
江宁暗自猜测是建文帝朱允炆。
随后,直接朱棣一手拎着玉带、一手拽着嘉靖来到他面前,笑道:“大男儿志在四方,今后得上点心,为大明打下大大的疆土,把你那些治国治民的法子都用起来,务必让大明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江宁赶忙点头:“成祖爷放心,小子记住了!”
朱棣脸色一黑:“小子,你刚刚叫我什么?”
江宁吓得一哆嗦,改口道:“太宗爷放心,小子记住了!”
朱棣这才满意,又对朱由校道:“小子,记得把咱的庙号改回来,太宗就行,别再叫什么祖。
咱当年虽抢了允炆的皇位,但大明在咱手上迎来盛世,咱一辈子没敢下马背,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你们这些后世子孙可别在糟践咱了!”
朱由校吓得连连点头:“太宗爷放心,稍后就改回来!”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拖着嘉靖往外走。
嘉靖趴在地上,看着江宁眼中放光:“小子,朕观你是修道的好苗子,你那位师傅也不一般。
朕给你念首诗,好好参悟,或许能得道成仙,只听嘉靖缓缓吟道:“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山水在瓶。”
江宁赶忙点头:“世宗爷,小子记住了!”
嘉靖笑道:“记住就好,朕看好你,用心修道……”
话音未落,朱棣暴怒,拎着玉带又是一顿暴抽:“修道?
修你娘的道!
看老子回去怎么收拾你!”
说着拽着嘉靖出了大殿。
江宁看着暴怒的朱棣与惨叫连连的嘉靖,吓得一声不敢吭。
这时,一名身材肥胖的黄袍男子朝他走来,满脸笑意:“好孩子,你是个好样的,大明江山今后可得靠你了。”
江宁刚要开口,对方却赶忙道:“行了,朕也该走了,不然以我爹的暴脾气,估计得把朱厚熜那小子活活抽死不可。”
说罢追了出去。
江宁看着眼前的混乱场景,整个人早已呆若木鸡,但也猜出来对方的身份,仁宗洪熙帝朱高炽。
很快,又有一名身穿龙袍的男子揪着另一名身穿龙袍男子的耳朵,身后还跟着一名身穿龙袍满脸委屈的年轻人。
只见那揪耳朵的男子边踹边骂道:“你个废物!
没老子的本事,倒得了老子的病!
让你御驾亲征,差点葬送大明。
让你不安分守己,发动夺门之变。
让你做了瓦剌的俘虏,老朱家的脸都让你丢尽了,让你当叫门天子。
让你害了自己亲弟弟!”
三人骂骂咧咧走出大殿。
江宁一听便知,这是宣宗宣德帝朱瞻基,还有土木堡留学生英宗朱祁镇与代宗朱祁钰。
紧接着,一名黄袍男子追了出去,边追边喊:“爷爷手下留情!
我爹快被你打死了!”
路过江宁身旁时,他停下脚步笑道:“孩子,当年朕的成化犁庭没犁干净,这收尾的活,可得劳你多费心了。”
江宁赶忙点头,目送对方快步离去,知道这定是大明第一情圣宪宗朱见深。
随后,又有两名黄袍男子往外走,年长的满脸苦涩,一个劲点头道歉。
年轻些的埋怨道:“爹呀,您老可把我坑惨了!
文官在您手上彻底做大,我登基后圣旨都出不了皇宫。
好不容易摆平京城文官、拿到军权,结果被我娘和老师给害了!
您这眼光能再差点吗?
选的什么老师、挑的什么娘!
别人都是儿子坑爹,到您这倒成了爹坑儿子,最后我都死得不明不白!”
年长男子连连道歉,父子俩相携离去。
江宁瞬间猜出,这是第二代情圣孝宗朱佑樘与大明最后一位马上天子武宗朱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