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浅水湾别墅区。
郭家灯火通明,一大家族人在郭老爷子的要求下,都住在一起,是相当有温馨感的。
郭琳娴从新华社驻港分社下班回来,她刚推开家门,就听到了客厅里传来一阵阵大呼小叫的声音,夹杂着郭家小辈们的兴奋和议论声。
这倒是有些稀奇了,日常除非看港姐决赛或者是《天龙八部》和《寻秦记》的时间,小辈们可很少滞留在客厅里,毕竟都有些心虚,怕被大人拎着叨叨教育一顿。
可今天倒是奇了怪了,电视也没开,小辈们几乎一个没少的聚在了客厅。
“太好看了!这个魔法世界也太神奇了吧!”
“哈利波特也太惨了,刚出生父母就没了,不过他居然是巫师,太酷了!”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要是真有这样的学校,我肯定第一个报名!”
郭琳娴听到这些奇怪的议论,更是愣了一下,好奇地走了进去。
只见客厅里,女儿柳茹梦坐在沙发中间,旁边围着郭家几乎所有的小辈,郭富城、郭富珠、郭敬安……一个个都捧着几页稿纸,聚精会神地看着,时不时发出了惊叹的声音来,眼睛里更是闪烁着止不住的兴奋光芒。
柳茹梦看到母亲郭琳娴回来,立刻就放下手里的稿纸,起身迎了上去,脸上带着笑容说道:“姆妈,你回来得正好!我和小林生正有事要拜托你帮忙呢!”
“哦?什么事这么着急?”
郭琳娴一边换鞋,一边问道。
她看了一眼那些小辈,一个个都沉浸在手里的稿纸中,连她回来了都没太在意,心里越发好奇了。
“是这样的。”
柳茹梦拉着郭琳娴走到沙发边,拿起了桌上的一叠稿纸,“这是小林生写的小说,叫《哈利波特》,讲的是魔法世界的故事。我们觉得特别好看,小林生过几天要去英国,打算把这部小说带到英国去运作,让它在西方世界出版。”
郭琳娴接过稿纸,心里有些惊讶:“小林生写的小说?他还会写英文小说?”
在她的印象里,林火旺是东北农村出来的,虽然在内地的时候,就写过风靡大陆的小说《伤痕》和《亮剑》。
现在又在港岛闯出了一番事业,能力出众,但要说林火旺能用英文写小说,还是让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如假包换!不过小林生的英文稿子还是不太流畅。”
柳茹梦笑着说,又从郭富城手里抢过另一叠稿纸,“这是中文的原稿,我们都看入迷了。小林生说,想让你帮忙把第一卷翻译成英文,要准确、流畅,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时间有点赶,他过几天就要出发了。”
她先拿起那份英文原稿,仔细看了起来。
虽然里面有不少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地方,但整体的叙事节奏、情节设计,都非常出色。
那种对魔法世界的想象力,那种细腻的人物刻画,完全不像是一个非母语者写出来的,甚至比得上很多英国本土的作家。
“这……这真是他写的?”郭琳娴抬起头,看向柳茹梦,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
“当然是啦!”柳茹梦点点头,“小林生说,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琢磨这些,慢慢就写出这么一部小说了。我们都看了,真的特别好看,姆妈你快看看中文原稿就知道了。”
郭琳娴放下英文原稿,拿起中文原稿,认真读了起来。
一开始,她还带着几分怀疑的心态,但越读,就越被里面的情节吸引。神奇的魔法石、会说话的帽子、会飞的扫帚、各种各样的魔法咒语……一个全新的魔法世界,在她眼前徐徐展开。
哈利波特的悲惨身世、他和罗恩、赫敏的友谊、他与伏地魔的对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
不知不觉间,郭琳娴已经沉浸其中,连旁边小辈们的议论声都听不见了。
她完全理解了,为什么这些小辈们会看得如此入迷,舍不得放手。这部小说的想象力实在是太奇特了,情节也太吸引人了。
过了好一会儿,郭琳娴才放下中文原稿,脸上露出了由衷的赞叹:“写得太棒了!真的太好看了!只要翻译到位,肯定能在西方世界大火!小林生真是太有才华了,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本事。”
听到姆妈的夸赞,柳茹梦脸上满是自豪:“我就说嘛,这部小说肯定能火!小林生也对它寄予厚望,说这是他打开西方市场的关键一环。姆妈,你愿意帮忙翻译吗?时间确实有点紧,我们得抓紧时间。”
“没问题!”郭琳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么好的小说,能帮上忙,我当然愿意。你给我搭把手,我明天请两天假,我们娘俩熬一熬,肯定能把第一卷翻译出来。”
不得不说,不管是当初在内地东北,还是现在港岛,郭琳娴的心里确实一直都很佩服林火旺这个人。
就是这么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人,不仅在商场上叱咤风云,还能文采飞扬,写出这样精彩的小说,实在是太难得了。能为这部小说的翻译出一份力,她也觉得很有意义。
“太好了!谢谢姆妈!”柳茹梦高兴地抱住了郭琳娴,“我替小林生谢谢你!他要是知道你愿意帮忙,肯定会很开心的。”
“跟我还客气什么。”郭琳娴笑了笑,“赶紧把所有的稿子收起来,我们现在就去书房,抓紧时间开始翻译。争取早点完成,不耽误他去英国的时间。”
柳茹梦点点头,立刻把散落在小辈们手里的稿纸都收了回来。
那些小辈们见状,一个个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啊?姆妈,你们现在就要拿去翻译啊?我们还没看完呢!”郭富城一脸不舍地说。
“就是啊,姑姑,梦梦姐,我们才看到哈利波特要去霍格沃茨呢,后面还有什么精彩的情节啊?”郭敬安拉着柳茹梦的衣角,撒娇道。
“等我们翻译完了,再给你们看。现在时间紧,必须先把翻译完成。小林生要带着它去英国,这可是大事。”
柳茹梦摇了摇头解释道。
“好吧。”
小辈们虽然心里是相当的不舍和不情愿,但也知道事情的轻重,只能无奈地看着稿子被两人带进了书房里。
“不过说真的,小林生这个未来姐夫也太厉害了吧!”
郭富城忍不住地感慨道,“不仅会做生意,还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小说,简直就是全能天才啊!”
不得不说,在郭家的这些小辈当中,小林天望这个姐夫那是相当的有牌面。
自从小林天望和柳茹梦正式确定了关系之后,他们在学校里的腰杆子都硬多了,巴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姐夫是小林生。
“是啊是啊,我以前还觉得,姐夫只是个会赚钱的商人,没想到这么有才华。”
郭敬珠也是附和道,“这部《哈利波特》太好看了,比我看过的所有小说都好看。”
“等小说在西方出版了,姐夫肯定会更出名的!”
郭富城更是一脸崇拜地说道,“到时候,我们郭家也跟着沾光。”
客厅里,小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哈利波特》的剧情,同时也夸赞着林火旺的才华,心里头都迫切地盼着能早点看到后续的内容。
而书房里,郭琳娴和柳茹梦已经坐了下来,打开了稿纸和字典。
灯光下,母女俩低着头,先是分配了一下大概的任务和分工,然后两人便非常认真地开始翻译着,时不时互相讨论一下用词和句式,进入了紧张的赶稿状态当中。
郭琳娴一边翻译,一边心里忍不住发出了感慨来。
林火旺这个东北的农民孩子,真的是给了她太多的惊喜。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东北农民,到全国知名的诗人和作家,再突然到港岛后成为商界新贵,现在又写出了如此精彩英文小说来。
他的未来,真是不可限量。
她也越发觉得,自己女儿柳茹梦的眼光真的比自己好,她没有看错人,林火旺确实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母女俩就这么沉浸在翻译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夜色越来越深,书房里的灯光却依旧明亮。
她们却都还没有要睡的意思,母女俩也都希望,能尽快把这部精彩的小说翻译好,让它在西方世界绽放光彩。
与此同时,在日本本土,十一月的秋意正浓。
东京的一家知名连载刊物《文学世界》编辑部里,主编看着手里的两篇小说稿件,脸上满是兴奋。
一篇叫《伤痕》,一篇叫《亮剑》,作者署名是“海子”。
“这个海子,真是天才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一代人》这两首诗,已经在日本诗坛火了这么久,没想到他的小说也写得这么好!”
主编忍不住赞叹道。
是的!
自从大半年之前,林火旺以海子为笔名,在日本的几大诗刊上同时刊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一代人》这两首诗,就已经几乎奠定了他在日本诗坛和文学界的地位了。
海子这个笔名,也可以说在日本的文学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旁边的编辑闻言,也是连连点点头附和道:“是啊,《伤痕》写的那种特殊时期的人性挣扎,太打动人了。《亮剑》更是精彩,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紧张刺激,人物也特别的鲜活。同时,也让我更加透彻的从中国人的角度上,直面那场战争的真实面貌……”
“赶紧排版,下一期就开始连载!”
主编点点头,然后立马就拍板决定,“另外,按照之前和小林惠子小姐约定的,把海子是中国人的真实身份公布出去。”
编辑愣了一下,有点谨慎地问道:“主编,真的要这么公布吗?之前整个日本文学界可是一直对外宣称海子是日本的新锐诗人,现在我们突然说他是中国人,会不会引起整个文坛的震动,以及普通读者的反感?”
“这正是小林惠子小姐的要求。而且,这也是一个大新闻,肯定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中国人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和小说,本身就是一个看点。”
主编毫不担心地说道。
编辑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道:“好,我这就去安排。另外,我们已经联系了几家主流报刊,让他们做深入报道,引用中国《诗刊》和《人民日报》的相关内容,证实海子的中国身份。”
“很好。”
主编满意地点点头,“一定要把这个消息炒热,让更多的人知道海子,知道这两部小说。”
很快,《伤痕》和《亮剑》在日本的《文学世界》连载刊物上正式刊发。
同时,各大报刊也刊登了重磅消息——备受日本诗坛推崇的大诗人“海子”,并非日本人,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一代人》这两首诗,也都是出自这位中国诗人之手。
这消息一出,整个日本的诗坛和文学界,可以说是瞬间就炸开了锅。
这个乌龙,牵连那叫一个相当的广。
毕竟之前为了托举这位“诗坛新秀”,日本诗坛的诸多大佬们可都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呢!
可现在……
“什么?海子是中国人?这怎么可能!”
“我们之前还把他当成日本诗坛的新星和希望,竟然是个中国人?”
“太丢人了吧!这么长时间,我们竟然把一个中国诗人当成了自己人,还一个劲地吹捧!”
诗坛上,不少的日本诗人和评论家顿时都觉得脸上无光。
他们之前对海子的诗赞不绝口,甚至有人说海子是日本诗坛的未来,现在海子是中国人的真相大白,他们的吹捧都成了笑话。
“这个海子,肯定是故意隐瞒身份,就是想欺骗我们!”
有诗人立马就愤怒地说道,“他的诗虽然不错,但这种行为简直是太不光彩了!而且如果他早早的表明了中国人的身份,他的诗,压根就不可能被刊登出来。”
“就是,我们不能接受一个中国人,用这种方式欺骗日本的读者和文坛!这个海子,良心简直是大大的坏!”
还有人呼吁抵制海子的作品,要求连载刊物停止刊登《伤痕》和《亮剑》。
然而,让日本文坛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愤怒和抗议,却并没有引起普通民众的共鸣。
相反,广大的日本民众,对文坛的出糗和误判大感兴趣起来。
“原来海子是中国人啊,真有意思。”
“之前只知道他的诗,没想到小说也写得这么好,我得去看看。”
“中国人写的抗日战争故事,会是什么样子?有点好奇。”
很多原本不怎么看文学作品的日本人,因为这个消息,反而对海子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去购买连载刊物,阅读《伤痕》和《亮剑》。
《伤痕》里那种特殊时期的人性挣扎和情感纠葛,让日本民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中国社会,觉得新奇而震撼。
这段中国的历史,倒是在日本的新闻报道上,频繁的被提及,以及相当的被夸大。
只是,这些报道都是比较宽泛的介绍,并没有什么真情史感在其中,让日本的民众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可《伤痕》一刊登出来,通过其中女主角和母亲的经历与悔恨之情,立马就让日本的民众们,相当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气息。
而《亮剑》里的故事,则更是让他们的眼前一亮。
在日本国内,关于侵华战争的很多小说和书籍,基本上都是严重偏离历史事实,创作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侵华战争洗地的。
但在《亮剑》这本小说当中,八路军战士的勇猛无畏、李云龙的桀骜不驯、战争的残酷激烈,却是都让他们看得热血沸腾。
这种精彩的剧情,是没有国界和文化隔阂的,日本的民众们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和欲罢不能。
尤其是书中把日本人叫做“小鬼子”,不仅没有引起他们的反感,反而让不少人觉得有些可爱。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主要是因为“子”这个字,在日本一般属于对女孩子亲切的称呼后缀,比如“樱子”、“惠子”之类的,天然就带有一点的萌感,所以当日本人听到,中国人对他们的称呼是“小鬼子”时,莫名的就会觉得这是有点可爱的“爱称”,你说荒诞不荒诞。
“这个李云龙,真是太有个性了!”
“‘小鬼子’这个称呼,还挺有意思的,感觉很形象。”
“原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这样的,和我们课本里学的完全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亮剑》里真实地描写了侵华日军的种种罪行——烧杀抢掠、屠杀老百姓、无恶不作,甚至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这让很多日本民众大为震惊。
在日本政府修改的历史课本里,他们一直被灌输的是,日本当年出兵中国,是带着正义的目标,是去解救受苦的中国人民,实现大东亚共荣的。
可在《亮剑》里,侵华日军竟然是如此残暴的形象,简直就是畜生。
“这不可能!肯定是中国作者歪曲历史!”
“怎么会这样?我们的军队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一定是假的,是他故意抹黑我们日本!”
很多日本民众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他们觉得《亮剑》是在歪曲历史,故意丑化日本军队。
于是,不少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到连载《亮剑》的报社和刊物编辑部门口抗议,要求停止连载,公开道歉。
“停止刊登《亮剑》!这是对日本的污蔑!”
“歪曲历史,误导民众,必须道歉!”
“我们不接受这样的小说,把它下架!”
面对民众的抗议,连载《亮剑》的报社编辑们却异常平静。
因为这一切,小林惠子早就提前和他们沟通过,并且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证据。
左派报社的这些编辑们,直接拿出了一叠叠的资料,递给抗议的民众:“大家先不要激动,看看这些资料再说。这些都是当年日军侵华时的真实记录,有照片,有文字档案,还有证人证言。”
他们指着资料上的内容说道:“你们可以看看,这是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这是日军杀人比赛的记录,这是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证据。这些资料,现在都保存在日本的历史博物馆里,大家可以亲自去查证。”
抗议的民众半信半疑,不少人真的拿着资料,去了日本的历史博物馆。
当他们亲眼看到那些血淋淋的照片、那些令人发指的文字记录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看到了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士兵屠杀中国老百姓的惨状,老人、妇女、儿童,无一幸免;看到了731部队把中国人当作实验品,进行各种残忍的实验;看到了日军在占领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证据。
真相远比《亮剑》里写的更加残酷,更加令人发指。
侵华日军的罪行,比起小说里描写的,更加猪狗不如,更加恶心。
“天啊,这是真的吗?我们的军队竟然做过这种事情?”
“太可怕了,这简直不是人能做出来的!”
“原来我们一直被政府欺骗了,历史的真相竟然是这样的!”
这些普通的日本民众可以说是彻底破防了。
他们之前的信仰和认知,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彻底崩塌了。
他们为自己之前的无知感到羞愧,为日军的残暴罪行感到愤怒和耻辱。
一时间,因为《亮剑》的连载,日本国内竟然掀起了战后最大的反思思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政府的历史教育,开始主动去了解真实的二战历史,开始反思日本当年的侵略行为。
幸运的是,此时的日本首相和政府,是比较亲华的,他们一直致力于认清和承认历史,改善中日关系。
因此,对于《亮剑》的连载和这股反思思潮的传播,政府并没有进行明面上的阻挡,反而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然而,这股思潮和《亮剑》的连载,触动了不少军国主义遗毒的利益。
那些当年参与侵华战争的日本政客和家族,一直试图歪曲历史,掩盖罪行,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不能让这种思潮继续蔓延下去!否则,我们的家族荣誉就毁了!”
“必须封杀《亮剑》,抹黑那个中国作者,重新歪曲历史真相!”
他们开始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向报社和刊物编辑部施压,要求停止连载《亮剑》;他们在媒体上发表文章,污蔑海子是中国政府派来的奸细,目的是破坏日本的社会稳定;他们还组织人手,散布谣言,说那些历史证据都是伪造的。
但是,他们的反扑,早在林火旺和小林惠子的预料之中。
小林惠子按照林火旺的授意,提前收集了更多、更详实的证据,包括当年日军高层的命令文件、士兵的日记、被俘日军的供词等等。
在军国主义遗毒开始反扑的时候,这些证据被源源不断地抛了出来。
不仅如此,小林惠子还联系了日本的左派电视台,把这些证据制作成纪录片,在黄金时段播放。
纪录片里,一张张真实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证言、一个个残酷的事实,让无数的日本民众看得热泪盈眶,也让他们彻底看清了历史的真相。
“原来当年的事情是这样的,政府真的骗了我们这么多年!”
“那些军国主义分子太可恶了,竟然还想掩盖真相!”“我们必须正视历史,向中国人民道歉!”
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加入到反思的行列中,他们纷纷呼吁政府正视历史,承认过去的侵略罪行,要郑重的向中国人民道歉和补偿。
这股反思思潮,就像是一股洪流,席卷了整个日本,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社会和政治格局。
可以说,林火旺的这一计划,彻底改变了日本思想潮流的历史走向。
原先从七十年代末以后,日本国内会逐渐开始疯狂打压左派思想,疯狂的修改教科书和历史来掩盖罪行。
日本国内那些仅有的左派报纸、电视台,将会逐渐的失去市场,最后甚至都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来。
但是现在,因为林火旺的介入,因为《亮剑》这部小说在日本刊物上的连载,就像是一点火星溅在了稻草堆里,刷的一下就点燃了许多日本民众,对于那段侵略历史的正视来。
也是林火旺挑的时机非常好,早几年或晚几年,他都无法造成这样巨大的影响。
龙腾报业日本总部大楼,小林惠子站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街景,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现在的这一切都是林火旺君想要看到的结果。
通过一部小说,不仅在日本打响了“海子”的名气,更让日本民众认清了历史真相,推动了中日两国对这一段侵略历史的正确共识。
而远在港岛的林火旺,当收到小林惠子发来的电报,得知日本的情况后,也只是淡淡一笑。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他还要用更多的方式,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让历史的真相不再被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