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退一步腰酸背痛上官芸离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胡步云一个人。
空气中还残留着上官芸身上淡淡的香水味,但更浓的是挥之不去的疲惫感。他瘫坐在宽大的皮质办公椅上,感觉身体的每一个零件都在发出抗议。拿起桌上那支沉甸甸的万宝龙钢笔,想批阅几份积压的文件,却发现视线里的字都在跳舞,心思根本沉不下来。
苏永强这一手,玩得真是滴水不漏。胡步云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位省委书记,面上大力支持改革,充分放权,可一旦触及到他真正的权力核心或者可能影响全省平衡的敏感点,他那只看不见的手就会立刻伸出来,稳稳地按住。
“金鼎案”就是一块试金石,也是一次不显山不露水的交锋。
苏永强的底线很明确:案子要办,民愤要平,但火候必须控制在他的砂锅里,绝不能烧出来,更不能烧到他自己身上。而胡步云想得更多,他既要借此平息民怨,巩固自己的权威,还想看看能不能从这潭浑水里,摸出几条未来可能用得着的“大鱼”。
这其中的分寸拿捏,需要的政治智慧不比解一道哥德巴赫猜想简单。
他莫名地想起了以前在基层拼杀的日子。
那时候虽然官小权轻,上面有钱志强、楼锦川、高隆以及宋家那些大佬顶着天,关键时刻,甚至连章秋水那样的人物也能递过话来帮一把。下面呢,有李碧君、魏明生、上官芸、马非、程文硕这一帮能冲能打、敢拼敢干的兄弟扛着事。
虽然艰苦,但心是热的,劲儿是往一处使的。
现在呢?位置坐到了省委副书记,封疆大吏,看似风光无限,可每一步都像走在薄冰上,耳边总能听到冰面细微的碎裂声。
因为他自己成了那个需要替别人顶住一片天的人。
更让他感到无力的是,下面很多老部下已经派不上用场,身边能完全信任、可以推心置腹说几句硬话、实话的人,掰着手指头数,越来越少了。
程文硕倒是忠心耿耿,指东不打西,可格局和手腕总是差那么点意思,难当大任;
上官芸能力超群,是她绝对的左膀右臂,可家里那摊子烂事总像一根无形的绳子捆着她的手脚;
李国明是员干将,执行力强,但锋芒太露,像一把没装鞘的利剑,已经引得不少人在背后非议,说他胡步云用人唯亲,手下尽是些跋扈之辈……
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就像窗外渐渐弥漫开的暮色,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来,包裹了他。
“笃笃笃”,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秘书龚澈探进头来,低声道:“书记,组织部李部长来了。”
“请进。”胡步云坐直了身子,迅速将脸上的疲惫收敛起来。
李国明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进来,脸色不太好看,眉头拧着个疙瘩。“步云书记,这是近期需要调整的几个省直部门和地市一把手名单,苏书记那边先看过了,做了些修改,让我拿来请您最后审定。”
胡步云接过那份薄薄几页纸,却感觉有千钧重。
他目光快速扫过,立刻在几个关键位置上凝住了。
省发改委主任一职,原主任张海潮到点卸任后,他原本属意的是和怀市委书记黎明。
黎明在经济改革上思路开阔,敢于创新,之前在和怀市的几次合作中也颇有默契,是推动他下一步改革理想的得力人选。
可现在,名字被换成了省发改委现任副主任钱波。
此人是出了名的“老黄牛”,作风严谨,甚至可以说是保守,按部就班的功夫一流,开拓精神基本为零。
再看浩南市常务副市长的人选,也从一个他颇为看好的、锐意进取的年轻干部,换成了一位从省厅平调过去、年纪偏大、据说和张悦铭省长走得颇近的厅长。
胡步云的手指在那两个职务下面轻轻敲了敲,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两个人选,是谁提名的?”
李国明似乎早有准备,如实回答:“是张省长提的。”
“哦?”胡步云抬起眼皮,“苏书记有什么特别的指示吗?”
李国明斟酌了一下用词,才谨慎地说:“苏书记说,发改委是经济综合部门,关系全省发展大局,一把手需要稳健持重,经验丰富的人来担任。浩南市最近改革动作比较大,常务副市长的人选,也要考虑熟悉省里情况,便于上下协调沟通。他认为张省长提的人选比较合适。”
话说得冠冕堂皇,四平八稳,任谁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但胡步云心里那面镜子照得清清楚楚。
苏永强这招看似“躺平”,不动声色地下放人事权,尤其是在经济要害部门和浩南这个核心城市的关键人选上,按理说他这个省委书记是要紧紧抓在自己手里的,至少要安插更符合他本人心意,或者至少不那么紧密围绕在张悦铭和胡步云身边的人。
可现在,他居然顺水推舟,同意了张悦铭的提名。
这绝非放权,而是一种更高明的、预防性的制衡。
很可能是自己到省委后,借着“金鼎案”和几项改革举措,风头出得有点猛,手腕显得有点硬,让苏永强心里感到了不适,这是在用这种方式敲打他,告诉他谁才是北川省真正的主角。
胡步云拿起那支沉甸甸的钢笔,笔尖在名单上方停顿了好几秒。如果他此刻强行否决,坚持用自己的提名,势必会引发与苏永强、张悦铭的正面冲突。
在“金鼎案”正处于敏感善后的节骨眼上,这绝非明智之举,很可能导致局面失控。
但如果就这么签了字,点了头,就等于默认了苏永强和张悦铭联手推动的人事布局,自己好不容易才打开局面的改革,在未来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内部掣肘,许多政策到了执行层面,可能就会变了味道。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钢笔笔尖细微的摩擦声。
李国明屏息静气地站着,等待着胡步云的决断。
沉吟片刻,胡步云最终还是手腕一动,在文件签批栏上流畅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就按苏书记和张省长的意见办吧。干部多交流锻炼,也是好事。”
李国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外,但他很好地控制住了表情,什么也没多问,接过文件:“好的,步云书记,那我尽快走程序,然后提交常委会表决。”
看着李国明离开的背影,胡步云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弧度,带着点自嘲。
苏永强和张悦铭想通过人事安排来平衡他,这点小九九,他岂会看不透?
但有时候,在战场上,暂时的后退,不是为了认输,而是为了拉紧弓弦,更好地观察对手的破绽,等待更有利的出击时机。
老祖宗都说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虽然他现在觉得,退一步有时候是腰酸背痛。
新上来的人,未必就一定是铁板一块,就一定对他胡步云忠心耿耿。
只要大家还在这个游戏规则里面玩,他就有的是办法慢慢渗透、引导和分化。
更何况,省发改委和浩南市政府里面,那些副职、关键处室的中层干部里,不乏他这几年悉心提拔起来的得力干将。
一把手可以换,但如果执行层面的人得力,照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策的走向和落实的力度。
他心里嘀咕了一句:“换汤不换药,只要火候掌握得好,这锅菜味道差不到哪儿去。”
这只是漫长博弈中一个小小的回合,序幕都还没完全拉开呢。
接下来的几天,胡步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金鼎案”的善后处理和全省维稳上。
程文硕那边总算有所斩获,抓捕了几个“金鼎财富”在逃的重要高管,顺藤摸瓜追回了一部分被转移隐匿的资金,虽然相比那巨大的资金窟窿只是九牛一毛,但总算是有了个交代。
上官芸领导的纪委工作组这边,也连续对外公布了对几名涉案程度较深的官员的处理进展,该双规的双规,该移送的移送。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那些血本无归、情绪激动的投资者。
省委省政府大门前,抗议的人群虽然没有完全散去,但终究没有再出现之前那样大规模聚集的情况。
这让一直神经紧绷的胡步云,心里总算感到了一丝宽慰,能稍微喘口气了。
此外,胡步云又抽时间亲自跑了几趟京城。
他婉转地向楼锦川、宋道宪和宋汉生这几位老领导、老关系提到了穆家在北川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希望他们能在京都市层面的圈子里帮忙斡旋一下,看看穆家是否愿意,或者说是否有可能,拿出一些边缘的、不影响其根本的资产来,象征性地补偿一下北川的投资者,至少做出一个积极的姿态,平复一下舆论。三个老家伙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听完之后,谁也没有打包票,口径出奇地一致,只表示会“帮忙问问情况”、“研究研究”、“尽力而为”。
这种官场上的片儿汤话,胡步云自己也没少说,知道基本等同于“此事难度很大,希望非常渺茫”。
另一方面,他也没放松对省委大院内部的掌控,私下嘱咐了齐俊成和龚澈,要他们多留意大院里的风声动向,特别是苏永强书记那边的任何细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