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不等腰三角形果然,没过几天,关于省委某领导在“金鼎案”上“急于求成”、“反应过度”、“动用警力压制群众”的议论,就这么在特定的几个小圈子里悄摸传开了。
话都没点名,但靶心清清楚楚对准了刚烧起三把火的胡步云。
秘书龚澈汇报这事之后,胡步云眼皮都没多抬一下,手里的红蓝铅笔在报告上某个数字下面划了道杠:“舌头长在别人嘴里,还能给缝上?不用理会,干好咱们自己的活。”
他心里门儿清。这看似不经意的流言,源头大概率来自那两间办公室——苏永强和张悦铭。这是北川真正的一号和二号。他胡步云,排第三。这是人家组合拳里的第一式,舆论敲打,目的是给他降降温,提醒他摆正位置。
胡步云对排名倒没那么敏感。让他心里有点咯噔的是,万一那两位真联起手来,他这第三把交椅,坐起来可就有点烫屁股了,进退都得掂量着来。
周五下午,太阳斜打进来,在办公室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省长张悦铭不请自来。
这有点反常。通常都是胡步云过去,或者电话沟通。
“悦铭省长怎么过来了?快请坐。有什么事打个电话,我自己就去拜访您了,何必麻烦您亲自跑过来。”
胡步云从文件堆里抬起头,起身绕过办公桌,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响起来。为了“金鼎案”那烧钱的善后?还是为了浩南都市圈那几个吞金兽项目?
张悦铭没多少客套,屁股沾了沙发边,直接开门见山:“步云书记,‘金鼎案’后续,你这边压力大,辛苦了。”他扶了扶老花镜,“今天来,主要是沟通一下省里几个重大项目的资金问题。”
张悦铭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财政厅刚汇总的,明年重大项目资金需求预案。你自己看,”他手指点着纸面,“浩南都市圈这几个核心——跨江大桥、轨道交通延伸线、科技创新园区配套,哪个不是胃口巨大的主?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你也清楚,加上‘金鼎案’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省里这钱袋子,瘪得厉害。”
胡步云没接话,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心里冷笑:早不瘪晚不瘪,老子刚要踩油门你就喊没油?这手掐得真准。
张悦铭见他不吭声,继续推进:“我和财政厅的同志初步议了议,有些项目,节奏是不是能适当……放缓点?比如跨江大桥,先搞搞前期勘探设计,主体工程缓个一两年?或者,资金筹措方式变变,多拉点社会资本入伙,减轻点财政直接压力?”
图穷匕见。这是要从资金链上给他的浩南都市圈计划上紧箍咒。理由冠冕堂皇——没钱。
胡步云放下茶杯,声音平稳:“悦铭省长的担忧,我理解。财政压力是客观存在。但是,”他加重语气,“浩南都市圈是省委定下的大战略,是北川未来的引擎。这些项目,都是反复论证过的,对提升辐射力、优化结构至关重要。现在放缓,不止是刹车,更是泼冷水,市场信心和社会预期还要不要了?”
他话锋一转:“至于钱,方法总比困难多。一方面,我让发改委加紧跑部前进,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资金。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当然要引,ppp、基础设施REIts这些新模式都可以搞。但不能因为引入社会资本,就把项目进度放慢。正相反,正因为财政压力大,我们才更要加快推动项目,形成实物投资量,拉动增长,拓宽税基,这才是解决钱问题的根本办法。”
张悦铭往后靠了靠,镜片后的目光看不出情绪:“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引入社会资本需要时间,风险也不小。步云书记,我不是否定规划,是觉得在当前形势下,步子是不能再稳一点?摊子铺太大,万一资金链断了,搞出半拉子工程,负面影响更大,你我都不好交代。”
俩人一来一往,表面聊财政和技术,底下拼的是发展主导权和节奏。
胡步云知道不能硬顶。人家毕竟是省长,怎么说也稳稳地压着自己一头。
胡步云放缓语气,带点商量口吻:“悦铭省长的考虑很周全。这样,让发改委和财政厅再做个更精细的方案,对每个项目的资金需求、筹措方式、实施节奏,重新评估一遍。咱们优先保障最紧迫、带动效应最明显的,比如科技创新园区配套,吸引高科技企业就靠它了。一些周期长、投资巨大的,比如跨江大桥,前期工作可以做得更扎实点。但总体方向和盘子,不能变。你看怎么样?”
这是胡步云抛出的折中方案,给了对方台阶,也守住了自己底线。
张悦铭沉吟片刻,点头:“行。那就让两个部门再细化方案,报省政府常务会审议。”
张悦铭说着,站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回头补充了一句,语气随意却意味深长:“对了,永强书记前两天倒是提过一嘴,说咱们北川的‘铁三角’,还是要步调一致,才能走得稳当嘛。”
胡步云心里立刻“哦吼”一声,在这等着我呢。他面上不动声色,把人送到门口:“一定,步调一致是关键。”
门一关上,胡步云脸上的笑意就淡了。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张悦铭的车驶出大院。
“铁三角?”他低声自语,嘴角扯出一丝无奈的弧度,“明明是‘不等腰三角形’。”
他知道,下一回合的较量,已经在无声中开始了。而他能做的,就是在这有限的缝隙里,找到腾挪的空间,把那盘必须下的棋,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