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还配发了一张略显模糊但能辨认出胡步云身影的照片:他正从浓烟中艰难地背着一个人出来,脸上满是烟灰,手臂处的衣袖有明显烧焦的痕迹。
报道并未对此事过多渲染,只是作为现场救援复杂性和危险性的一个佐证。
这两篇报道,尤其是孔雀新闻网补充的胡步云亲自参与一线救援并负伤的事实,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京都新闻网和孔雀新闻网作为影响力巨大的央级媒体,其报道的公信力远超地方媒体。它们以事实为基础,聚焦英雄本身和火灾现场的惨烈,展现了消防战士的英勇牺牲和副市长亲临一线、参与救援的具体行动。这与之前省媒集中火力批判“监管漏洞”、“投入不足”和着重渲染“副市长态度蛮横”形成了鲜明对比。
读者和网民的评论开始大量转向:
“看哭了,这才是真正的英雄!那些批评副市长态度的人,看看人家在火场里干什么!”
“省媒那篇说副市长推搡记者的文章呢?跟人家亲自冲进去救人比起来,你们拍的那点画面算个啥?是不是挡着救人的路了?”
“火灾原因要查,投入不足是事实该解决,但揪着人家现场指挥时语气不好做文章,是不是有点转移焦点、避重就轻了?看看牺牲的消防员!”
“空座位那个细节太讽刺了…本地媒体人呢?这时候装哑巴?”
“胡副市长能冲进去救人,说明他至少没把自己当官老爷。省媒那篇东西,现在看起来味道不对了。”
舆论的天平悄然发生了倾斜。省媒之前那篇批评胡步云“态度蛮横”的评论文章,在胡步云亲自参与一线救援并负伤的铁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被不少网民解读为“刻意抹黑”、“转移公众对火灾核心问题和英雄牺牲的注意力”。
省媒联合造势形成的压力,被这两篇来自更高层级、更具事实分量的报道巧妙地化解了大半。胡步云在常委会上那句“让老百姓知道,是谁在真正玩命保护他们”,其效果开始显现。
京都新闻网和孔雀新闻网的报道,如同投入建安市这潭深水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到整个北川省。舆论的风向悄然转变,对胡步云个人的质疑声在英雄事迹和副市长身先士卒的铁证面前,显得单薄而刺耳。这股冲击波不仅震荡着网络舆论场,也传到了北川省委。
几天后,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新带着一个规模不小的队伍抵达建安。队伍里不仅有省委组织部、省委政研室、省委宣传部的几名工作人员,还有一队记者,他们来自省城几家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以及一两家与省委关系密切的京都媒体。这个阵容,明显带着挖掘、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的任务而来。
市委大楼里,市委书记杨建兴和市长孟长江等人接待了王新一行。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杨建兴满面春风,握着王新的手连连表示:“王部长亲自带队下来,是对我们建安工作的巨大关心和支持,我们市委、市政府一定全力配合,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他转向王新身后的采访组成员,声音洪亮,“胡步云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他是我们建安市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省委组织部深入挖掘总结,意义重大,我们绝对无条件支持。”
孟长江在一旁微笑着补充:“是啊,步云同志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确实是我们干部队伍中的优秀代表。这次火灾事故的后续处理,特别是他推动的消防站所建设方案,也展现了很强的破局能力和务实作风。我们一定把最真实的情况、最详实的材料提供给采访组。”
王新微微颔首,脸上带着组织干部特有的沉稳笑容:“杨书记、孟市长,你们太客气了。胡步云同志在火灾中的表现,以及在舆论风波中的应对,省委主要领导都有关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我们下来,就是要把这些闪光点挖掘好、总结好,结合他在兰光县任县委书记的时候,短时间带领兰光县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与当地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的事迹挖掘出来,把他勇当改革先锋、扎根人民群众的精神实质提炼出来,为全省干部队伍树立一个可学可做的标杆。”